天天看點

忘恩負義的國家:埋着中國“十萬英雄”,現把烈士墳墓夷為了平地

在《中國抗日戰争正面戰場作戰記》中稱,中國駐印軍并肩作戰殲滅緬甸日軍,是“自甲午戰争以來,第一次援助盟邦進入異邦國土作戰,并獲得勝利的一次大規模作戰”。

日本侵略緬甸,中國發兵前往緬甸援助

在二戰時期,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

忘恩負義的國家:埋着中國“十萬英雄”,現把烈士墳墓夷為了平地

而當時的日本不僅侵略中國,并且亞洲地區的很多國家,也遭到了日本侵略,緬甸就是其中的一個。

緬甸作為一個小國家,根本抵抗不住日軍的侵略,為了幫助他們,于是中國派了遠征軍,前去緬甸同日本作戰。

在1941年的12月23日,中英雙方簽訂了《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于同月的26日,中英訂立了軍事同盟,決定了由中國編組遠征軍,赴緬甸支援英軍對日作戰。

當時,日本在中國的侵略遇到了瓶頸,于是便将其魔爪伸到了緬甸,而為了能夠營救緬甸,中國派出了多達40萬的遠征軍,前去協助緬甸抵抗日本。

戰争傷亡慘重,中國犧牲十萬戰士

據日本每日新聞社所出版的,《一億人的昭和史》之《日本陸軍史》别冊中記載稱,日軍在緬甸戰場中,總共投入了兵力230800人,其中戰死160400人,戰死率高達69.5%,接近其所投入總兵力的七成。

忘恩負義的國家:埋着中國“十萬英雄”,現把烈士墳墓夷為了平地

是以,中印緬戰場确實牽制以及消滅了日軍的重要武裝力量,并對亞太地區反法西斯戰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實,當時中國的遠征兵遭遇了很多困難,這是因為中國邊界到緬甸的道路十分難走,并且物資也十分匮乏,是以導緻了很多的戰士都染上了疾病。

再加上遠征兵不熟悉緬甸熱帶叢林中的環境,是以傷亡十分的慘重。這場戰鬥連續打了三年,期間中國犧牲了大約十萬人。

這些犧牲的戰士們都埋骨他鄉,而由于當時的條件有限,是以那些犧牲的中國烈士,也就無法被送回中國,隻能選擇都埋葬在了緬甸的國内。

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在緬甸,有很多中國遠征兵烈士的墓地。這是為了紀念他們所做出的功勞。

忘恩負義的國家:埋着中國“十萬英雄”,現把烈士墳墓夷為了平地

可是,在戰争過後沒幾年,緬甸的做法就讓人感到心寒。

緬甸過河拆橋,夷平中國烈士墓地

如今的緬甸過河拆橋,他們為了能夠在城市建造八莫市市政廳,竟然将這些中國烈士的墳墓夷為了平地!

這樣的做法,對于那些犧牲的烈士來說,是一種極大的不尊重!

就在緬甸公布這一決定時,就受到了不少人的強烈反對,甚至就連緬甸很多群眾,也對政府的做法紛紛的譴責。

但是,這并沒有什麼作用,緬甸政府最終依然是一意孤行,做出了這中讓中國人民既寒心又感到憤怒的舉動。

忘恩負義的國家:埋着中國“十萬英雄”,現把烈士墳墓夷為了平地

而更令我們感到氣憤的是,同樣是在緬甸國内的英法兩國的犧牲士兵的墓地,卻沒有受到任何破壞,甚至還有緬甸的人專門保護。

此外,甚至連那些曾是侵略者的日本兵的墳墓,也得到了緬甸政府的保護。

那些侵略者的墓地,沒有拆除而得到保護,而緬甸居然是先拆除了中國烈士的墓地,像緬甸政府這樣忘恩負義的舉動,着實是深深傷害了中國人民的心!

對此,緬甸方或許是為了讓他們做法聽起來更合理一點,他們甚至還提出了一種觀點。

在他們看來,中國之是以會派遠征軍來到緬甸,是想要和日軍聯合起來,一同覆滅緬甸。

忘恩負義的國家:埋着中國“十萬英雄”,現把烈士墳墓夷為了平地

這個理由聽起來真的是十分的荒唐,如果中國真的對緬甸有野心,為什麼不趁機滅了他們,而還要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幫他們趕走日本人呢?這個理由真的是十分的牽強。

小結

對于緬甸的這種做法,不得不說這是十分的可恥的。

然而,他們不但不反思自己錯誤的做法,而且還找來了各種各樣的理由,企圖來搪塞我們,這樣的惡劣行為,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沒有辦法接受的!

他們的這種做法,完全沒有考慮到會導緻的後果,在面對這樣忘恩負義的緬甸時,又讓以後的中國怎麼願意再出手幫助他呢?

雖然,遠征軍在緬甸的烈士陵墓如今遭到了破壞,但是,在我們的心中,他們永遠都是保家衛國都有英雄!

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緬甸這樣的無恥行為,終究會有承擔後果的一日!

參考資料:《中國抗日戰争正面戰場作戰記》、《一億人的昭和史》之《日本陸軍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