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貪官”2個字,大家絕對是深惡痛絕,古往今來,無論中外,貪官污吏從來沒有斷絕過,要說我國“曆史十大貪官”,和珅絕對排名第一,和珅到底A錢了多少錢?當時的百姓是這樣說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當年乾隆帝隻給兒子嘉慶留了幾百萬兩銀子,可謂國庫空虛,但和珅有錢,嘉慶當年抄和珅的家,得了十幾億兩銀子,比“康雍乾”3帝攢的錢都多。
官員貪财大家尚且能想通原因,可皇帝貪财你見過嗎?今天要說的這位皇帝特别愛斂财,拿到錢也不亂花,非常摳門,一次他看到愛臣太清廉了,竟然主動對他說:愛卿,多少你也貪點吧。他到底是誰呢?
李适(kuò),出生于742年,是唐代宗李豫的長子,唐朝第9位皇帝(除武則天和唐殇帝外)。當年李适14歲的時候就爆發了安史之亂,他和其他皇室成員一路逃亡,飽嘗戰亂和家國之痛,經曆過這些,讓李适堅定了維護好國家安甯的志向。
763年,安史之亂平定,因為李适當年參與了和安史叛軍的最後決戰,立了功,是以被封為尚書令,并于次年被立為皇太子。779年,代宗病逝,38歲的李适登基,成為唐德宗。
因為李适從小飽嘗戰亂之苦,是以他一上位立馬進行改革,他善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幹政,而且昭告天下:山南枇杷、江南柑橘每年隻許進貢一次以供享宗廟,其餘的進貢一律停止;南方地方進貢奴婢、酒、銅鏡、麝香的行為統統廢除;不準進貢奇珍異獸,還它們自由等等,堪稱清明節儉皇帝典範。
皇帝過生日通常是特别誇張、特别豪華的,但李适不是,他拒絕了各個地區給他獻禮,如果有人硬是要獻禮,他就賣掉用來當那個地區的賦稅。這樣的皇帝,請問哪個百姓不愛?
然而李适因為“用力過猛”,力圖削藩,引起了很多節度使的不滿,他們組成了叛軍,想要推翻李适的統治,他們推舉朱泚為首領,史稱泾原之變。當年他和唐将領李懷光來了個裡應外合,打得李适倉皇出逃。
後來朱泚被部下所殺、朱滔病死、李懷光兵敗自缢,唐德宗李适又傳回了都城,經曆了逃亡中忍饑挨餓的日子後,李适突然變了,他覺得“錢”這個東西太重要了,他開始任用宦官為禁軍統帥,還到處斂财,要求地方不斷進貢,還公開派人去各地索取錢财!人們稱為“宣索”。
當年宦官們跑去買東西,以低價強買百姓物品,甚至以物換物,怎麼個換法?用價值100錢的東西換百姓1000錢的東西,強取豪奪,百姓苦不堪言。
在這個時期,李适的身邊有一位以清廉聞名的大臣,叫做陸贽,他這個人非常正直,他是唯一一個在李适肆意斂财時一直勸阻他的人,而且李适非常信任和喜歡他,當年泾原之變,陸贽就一直陪在李适身邊。
在路上他們失散過一次,唐德宗李适竟然急哭了,下令誰找到陸贽,就賞賜1000金,李适可是出名的“摳門”皇帝,能為了一個大臣這樣,實屬難得。後來陸贽自己找回來了,李适開心地沖上前拉住他。
看着原本清明的皇帝一步一步變壞,陸贽非常着急,他一次又一次納谏,李适都聽煩了,甚至說:“愛卿,不如你也貪點”雲雲,陸贽拒絕了,某些有心之人趁虛而入,誣陷陸贽,氣頭上的李适聽信讒言,居然要殺了陸贽。
但谏官陽城等人竭力為陸贽辯駁,才保住了陸贽一條命,陸贽傷透了心,開始閉門不出,這一下就是10年。
805年,李适逝世,太子李誦即位,他立馬下诏召還陸贽。诏書還在路上時,52歲的陸贽已在家中逝世,後獲贈兵部尚書,谥号“宣”。
參考資料:《新唐書》《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