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北軍殘部整編第29軍時,張自忠實力最強,為何最終軍長是宋哲元

西北軍殘部整編第29軍時,張自忠實力最強,為何最終軍長是宋哲元

提起第29軍,人們不由想起長城抗戰中的《大刀進行曲》,不由想起盧溝橋事變時打響的全面抗戰第一槍,正是這支部隊在全面抗戰爆發前苦撐華北危局,在平津地區與日僞勢力對峙周旋,才避免華北變成第二個“滿洲國”。

但這支功勳卓著、戰力強悍的部隊,實際上卻是由西北軍的幾支殘兵拼湊而成。1930年下半年,馮玉祥統率的30萬西北軍在中原混戰中土崩瓦解,大部分倒戈投降蔣介石或被消滅收編,僅有張自忠、劉汝明、趙登禹等少數将領各率所部退入晉南,暫時栖身于“山西王”閻錫山麾下。

西北軍殘部整編第29軍時,張自忠實力最強,為何最終軍長是宋哲元

中原大戰後,率部出關助戰有功的少帥張學良被任命為全國陸海空三軍副總司令,并得到了對北方反蔣派部隊受降和改編的大權。在張學良的保護下,西北軍在晉南的數萬殘兵得以儲存,并于1931年1月改編為東北邊防軍第3軍,6月改番号為國民革命軍第29軍。

在改編前,該軍軍長一職由誰擔任曾經有過争議,如果按照軍閥混戰期間“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慣例,這軍長一職應屬張自忠莫屬。

西北軍殘部整編第29軍時,張自忠實力最強,為何最終軍長是宋哲元

其一,各路殘軍中,張自忠實力最強。

中原大戰期間,張自忠的第6師除了配屬友軍的第17旅被裹挾投蔣外,第15旅、第16旅及手槍團大部共5千人馬,都随張自忠突圍而出,是西北軍殘部中儲存最完整的部隊,也是兵力最多、裝備最好的部隊。

其二,張自忠得到中下級官兵擁護。

張曾擔任過西北軍學兵團團長、軍官學校校長,教人以盡忠報國、守法愛民及忍苦耐勞!而教授方法,系律己以教人,凡須下級遵守者,必己身先遵守實行之”,加上其一向潔身自好,“對于軍需開支尤為謹嚴”,是以得到多數基層官兵擁護。

西北軍殘部整編第29軍時,張自忠實力最強,為何最終軍長是宋哲元

其三,張自忠為人豪爽俠義。

有人經常以嶽飛與張比較,稱其“體魄堅實,顧視有成,口輔之紋甚深,為富有決斷之特征;性格豪邁,富于燕冀遊俠精神,慷慨結交,不因有地位而驕人,故為其友者,一經相識,即感其相特之厚,願為之用,複具有豁達大度之領袖性格”。

其四,張自忠得到了蔣介石等人支援。

在中原大戰的敗局中,張自忠的部隊沒有潰散、沒有倒戈,顯示了極高的能力。加上上述原因,張學良曾計劃讓張自忠擔任軍長,“預備把晉南所有西北軍的殘局交給張自忠來收拾”;蔣介石最初也企圖讓他收編西北軍殘餘部隊到江西去“剿共”。

西北軍殘部整編第29軍時,張自忠實力最強,為何最終軍長是宋哲元

雖然張自忠具有足夠的實力争奪軍長之位,但他也有明顯劣勢,就是入西北軍的時間晚,資曆也淺。後來擔任第29軍副軍長的劉汝明就說:張“雖然比我大一兩歲,但在當時還純然是後起之秀”幸運的是,張自忠從整個西北軍的大局出發,“不以個人利害而不顧大義”,極力推薦了資格更老、職位更高的宋哲元來統率西北軍殘部。

當時,宋哲元剛剛逃回晉南,身邊僅剩兩個警衛,幾乎是光杆司令。但他具有張自忠等人不可比拟的優勢。

西北軍殘部整編第29軍時,張自忠實力最強,為何最終軍長是宋哲元

資曆老。

宋自光緒年間就從軍入伍,長期跟随馮玉祥東征西讨,馮在辛亥革命爆發第二年升任混成旅旅長時,宋哲元早已是其麾下的副營長,後來長期獨當一面,擔任熱河都統、駐甯(夏)軍總司令、陝西省主席等職,同時,他也是當時晉南殘軍中唯一的一位上将。

威望高

。與劉汝明等老資格動辄可以輕視的張自忠不同,宋哲元是西北軍早期的五虎上将之一(另四虎是鹿鐘麟、張之江、李鳴鐘、劉郁芬),中原大戰前曾一度代理西北軍即第二集團軍總司令職務,晉南各路殘軍将領幾乎都曾是其舊部。同時,宋哲元為人坦誠開朗,處事公道,也是西北軍中公認的忠厚長者。

西北軍殘部整編第29軍時,張自忠實力最強,為何最終軍長是宋哲元

最終,宋哲元在部隊整編後擔任了軍長,劉汝明、秦德純任副軍長,張維藩任參謀長,蕭振瀛為總參議,張自忠、馮治安為師長,趙登禹為旅長。但29軍明确規定這8人為上司核心,“凡事八人共議,謀定而後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