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百日維新之袁世凱是政變前告的密,還是政變後為自保告的密?

1989年9月21日黎明,光緒帝到慈禧太後住處請安後,慈禧太後由間道進入西直門。到達西直門後,突然倉皇傳回,然後直奔光緒帝居住的寝宮。

根據曾擔任光緒帝起居注官十九年的恽毓鼎所著的《崇陵傳信錄》記載道:“太後直抵上寝宮,盡括奏章攜之去,召上怒诘日:‘我撫養汝二十餘年,乃聽小人之言謀我乎?’上戰栗不發一語,良久嗫嚅日:‘我無此意。’太後唾之日:‘癡兒,今日無我,明日安有汝乎?”’

揭秘百日維新之袁世凱是政變前告的密,還是政變後為自保告的密?

随後,慈福太後頒布懿旨,宣稱光緒帝病重,不能料理國政,自己将臨朝“訓政”,并将光緒帝軟禁在中南海的赢台。凡是光緒帝下達的變法诏令,一概廢除。此外,慈禧太後還下懿旨說:“谕軍機大臣等:工部主事康有為結黨營私,莠言亂政,屢經被人參奏,着革職,并其弟康廣仁,均着步軍統領衙門拿交刑部,按律治罪。”

從慈禧太後指責光緒帝“乃聽小人之言謀我乎”以及光緒帝面對指責的表現來看,慈禧太後确實聽到了關于“圍園劫後”的一些風聲。再從慈禧太後并未下令捉拿譚嗣同,僅僅捉拿了康有為和康廣仁并給二人定的罪名是“結黨營私,莠言亂政”來看,慈禧太後還不知道譚嗣同與袁世凱的密謀,是以,我們可以斷定此時袁世凱并未告密。

有人認為袁世凱是在受到光緒帝接見後傳回天津的當天,向榮祿告的密,榮祿又連夜派人乘坐火車将此事彙報給了慈禧太後,才導緻慈禧太後在第二天早晨突然發動政變。其實,早在1879年5月國内首條軍用電報線便在天津建成。1884年,清政府又設定了内城電報局專事收發官電。外城電報局收發商民電報,并把自行建立的第一條電報幹線延伸經京郊通州引入京城。

揭秘百日維新之袁世凱是政變前告的密,還是政變後為自保告的密?

到了1898年,電報已在全國各地普及,榮祿彙報維新派“圍園劫後”一事隻需要向京城發一電報即可,為何要乘坐火車進京彙報呢?況且對于袁世凱而言,他與守舊派的慶親王奕劻等人關系非同尋常,如果他真想告密,何必要等到傳回天津後才告密呢?是以,此說毫無根據。

不過,袁世凱卻在自己的《戊戌日記》中“坦陳”自己是在政變之前告的密:“抵津。日已落,即詣院谒榮相,略述内情,并稱皇上聖孝,實無他意,但有群小結黨煽惑,謀危宗社,罪實在下,必須保全皇上以安天下。”袁世凱說自己一回到天津,便立刻去拜見榮祿。并将維新派“圍園劫後”的陰謀告訴了榮祿。正當兩個人交談之時,葉祖邦與佑文突然來訪,兩人不便繼續商談。等到半夜,衰世凱見葉祖邦與佑文還沒有離開的意思,自己隻好先告辭,約定“明早再造詳談”。榮祿之是以能夠飛黃騰達,全仰仗慈禧太後的提拔,如果慈禧太後失勢。榮祿将随之失勢。如此危急關頭,榮祿又豈會允許袁世凱明日再談?由此可見,《戊戌日記》所記載的并非實情,不過是袁世凱為了撇清與維新派之間的關系、擊碎維新派打算聯合他發動政變的傳言所寫。

揭秘百日維新之袁世凱是政變前告的密,還是政變後為自保告的密?

事實上,袁世凱是在改變之後擔心維新派供出自己才被迫向榮祿告的密。

由于當時袁世凱親近維新派并多次被光緒帝召見,導緻榮祿對其起疑,是以才會以各種理由催促他傳回天津,以防發生變故。就在政變發生之後的當天晚上。榮祿将袁世凱召入府中。袁世凱到達時,發現“衛兵夾道羅列”,氣氛異常緊張。當時榮祿向袁世凱出示慈搐太後訓政的電報,袁世凱以為維新派密謀敗露,擔心會禍及自身,于是“乃大哭失聲,長跪不起”,并将維新派“圍園劫後”的密謀和盤托出,并“跪求榮為其作主”。

袁世凱的告密觸怒了慈禧太後,慈禧太後以光緒帝的名義下诏說:“(維新派)包藏禍心,潛圖不軌,前日競有糾約亂黨,謀圍頤和園,劫制皇太後及朕躬之事,幸經覺察,立破奸謀”,然後将“戊戌六君子”在不經審判的情況下處決了。自此,戊戌變法才徹底宣告失敗了!

揭秘百日維新之袁世凱是政變前告的密,還是政變後為自保告的密?

導緻慈禧發動政變的導火索到底是什麼?

9月18日,也就是譚嗣同與袁世凱密謀的當天,禦史楊崇伊到頤和園向慈禧太後上疏說:“大同學會蠱惑士心,紊亂朝局,引用東人,深恐贻禍宗社,籲懇皇太後即日訓改,以遏亂萌……風聞東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專政柄。臣雖得自傳聞,然近來傳聞之言,其應如響。伊藤果用,則祖宗所傳之天下不啻拱手讓

人。”慈禧看完奏折,臉色大變,立刻召叢集臣商讨對策。

事實上,以光緒帝為首的維新派與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沖突已經積蓄已久。慈禧垂簾聽政多年。手中握有軍政大權,而光緒帝臨朝攝政不到一年,慈禧太後發動政變隻是遲早的事,但發動政變需要找一個借口,而這個借口應當就是京城瘋傳但并未被她證明的維新派“圍園劫後”的密謀,而實際上讓她感到巨大危機的是日本前百相伊藤博文的到來。

揭秘百日維新之袁世凱是政變前告的密,還是政變後為自保告的密?

維新派見日本通過維新運動變得極其強大,于是便邀請伊藤博文來中國幫助指導變法。9月20日,光緒帝接見完袁世凱後,便立刻接見了伊藤博文。光緒帝與伊藤博文針對變法一事,相交甚歡。這讓垂簾旁聽的慈禧太後大為不滿。

9月21日,慈禧太後擔心“祖宗所傳之天下不啻拱手讓人”,便發動了政變,囚禁了光結帝。據《清廷戊戌朝變記》記載:“幽禁皇上,株連新黨,翻改新政,蓄此心固非一日,而借口發難,實由于伊藤之來也。”是以說,伊藤博文的到來才是導緻慈禧太後發動政變的導火索。

不過,戊戌政變的第一“功臣”當屆楊祟伊,如果不是他上疏,慈禧太後或許不會如此倉促地發動政變。事實上,政變之後慈禧太後也曾稱贊他“是于國家有功之人”,而他也常常以功臣自居。謝謝您關注小編“日月晨雲”,您的關注點贊評論是對我的最大支援,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