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蘇發現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自古以來,盜墓都是一個見不得光的行業。但是因為利益關系,這個行業還是延續了下來。甚至衍生出了很多門派,很多人對盜墓的熟知,大多都是通過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這些盜墓的人,的确掌握着某種技巧,可以突破重重機關,得到墓中的寶藏。但是唯有江蘇的水中古墓,讓所有盜墓賊望而卻步。

江蘇發現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江蘇的水中古墓,到底什麼來頭?

這個江蘇的水中古墓,其實就是春秋末期的阖闾(HéLǘ)墓。提起阖闾,可能很多人不認識,但是他的兒子,你一定聽說過。阖闾的兒子,就是有名的吳王夫差。

阖闾是吳國的大王,可以說是個勤政的統治者。他在位期間,知人善用,孫武和伍子胥,都是在那一時期得到了重用。在公元前496年的時候,阖闾參加了槜李之戰,在戰中被越國大夫靈姑浮砍傷了腳趾,是以失去了性命。

江蘇發現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阖闾在臨死之前,将吳國的王位傳給了夫差,并要求他一定要滅了越國,為他報仇。後來夫差在孫武和伍子胥的輔佐下,終于成功打敗越王勾踐,算是他老爹出了口惡氣。

夫差是個孝順兒子,他知道阖闾生前最喜歡名劍,便将3000把名劍,放在了阖闾的墓中,其中包括“扁諸”、“魚腸等名劍。還為了防止盜墓者侵襲,采用了“水中墓葬”的形式,果然完整無缺地儲存至今。

江蘇發現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不敢去盜墓?

阖闾墓自産生以來,似乎很多人都知道,阖闾墓在虎丘山底下。因為墓中埋藏着3000把寶劍,引起了很多大人物的興趣。其中比較著名的,應該就是秦始皇和孫權。動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後都無功而返。

實際上,阖闾墓到現在,也并沒有被完全開采出來,原因就是開采難度太大了,盜墓者自然也沒這個本事。其實不說也能猜到,連孫權、秦始皇、勾踐等大人物,動用那麼多人,都無功而返,已經能說明盜墓的難度了。

江蘇發現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在《越絕書》中記載:“阖闾墓在虎丘山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墓葬之中,還有大量的水銀,其危險性就很高。在1955年修葺虎丘園林時,就已經發現了這座墓,但是根本無法開采,因為墓門的空隙,隻能容納一個人。

到了1978年10月的時候,有人嘗試進去看了看,但是裡面有幾個石闆,根本無法推動。而且專業人士也研究了,如果強行推動石闆進入,很容易影響虎丘山的塔基,造成更大的危險,是以這座墓一直靜靜地躺在那裡。

江蘇發現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開采難度如此之大,危險性又極高,就算裡面的寶物再值錢,盜墓賊也不敢去下手。等以後科技成熟了,也許阖闾墓中的3000把寶劍,就會重制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