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文帝霸陵竟用垃圾陪葬,這是怎麼回事?

漢文帝霸陵竟用垃圾陪葬,這是怎麼回事?

最近兩天,網上關于漢文帝陵寝——霸陵被确定的新聞沸沸揚揚,因為這個考古成果終結了一個上千年的懸案,那就是,漢文帝究竟葬在了哪裡?

1、霸陵為什麼沒封土?

公元前157年7月6日,漢代的第三位皇帝漢文帝劉恒在未央宮去世,7天之後,入葬霸陵。霸陵地點是漢文帝生前就踩過點的,“在長安城東七十裡”。霸陵沒有起封土,這和漢文帝的性格有關。

這個說來話長,我們就從漢文帝剛參加工作說起。公元前187年,掌握西漢朝政大權的呂後去世,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人鏟除呂後的家族勢力,将遠在代國(今山西)的劉恒迎進長安,擁立為帝。由于父親劉邦并不寵愛劉恒,劉恒是以謹小慎微,從來不敢作死,一直到23歲當了皇帝,還是一副三好青年的樣。

在位期間,漢文帝力倡節儉,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開創了鼎鼎大名的“文景之治”,漢朝由此開始強盛。後來的漢武帝之是以能夠遠征匈奴,南平南越,一展大漢雄風,靠的就是文景之治積累下的财富,畢竟這個富二代的創業方向可太燒錢了。

漢文帝霸陵竟用垃圾陪葬,這是怎麼回事?

漢文帝的三好青年真不是裝的,他在位23年間,不蓋豪宅,不給老婆們置辦奢侈品,生活非常節儉。是以霸陵修成這個樣子,也是他的意思。

關于霸陵的營建,史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說是有一次漢文帝到霸陵營建工地視察(古代皇帝大多是活着時候就開始為自己修造陵墓了),發感慨說:“以山為陵,用石作椁,這麼堅固的墓葬,誰能打得開呢!”随從紛紛附和,這時,中郎将張釋之杠精附體,反駁說:“陛下這話不對。如果裡面有讓人垂涎的寶貝,你埋得再結實也能被人打開,如果沒有寶貝,有沒有石椁都不重要。”漢文帝一聽,覺得這和自己薄葬的理念很契合,更加堅定了鑿山為陵的想法。

霸陵由于沒有巨大的人工封土,盜墓賊難以找到地宮入口,是以在西漢末年,赤眉軍攻入長安後,“宗廟園陵皆發掘”,但霸陵幸運躲過一劫。

2、千年烏龍

霸陵沒有封土,而且史料記載也很少,是以關于其墓室的具體位置,最遲在西漢末年就已經沒人知道了。

從東漢時期開始,人們逐漸認為,霸陵是一座依山為陵的陵墓,而西安市灞橋區席王街道毛窯院村南的白鹿原有一個叫“鳳凰嘴”的小山頭,北坡呈三角狀,很像封土堆,于是被人們認定為霸陵。到了元代,這個看法更加流行,駱天鑲在《類編長安志》中就信誓旦旦地說:霸陵“在京兆通化門東四十裡,白鹿原北鳳凰嘴下”。到了清代乾隆年間,知名文化部落客畢沅在陝西做巡撫時,考據過很多帝王陵,在霸陵具體位置的問題上,也采用前人看法,認為鳳凰嘴就是霸陵。如今的鳳凰嘴腳下,還留存有10餘通石碑,其中最高最大的那塊石碑就是畢沅為霸陵立的。

尴尬的是,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對鳳凰嘴一帶進行了詳細勘探,沒有發現任何人工開鑿的空洞或以其他方式形成的遺迹,也就是說,這隻是一堆土,啥都沒有。

漢文帝霸陵竟用垃圾陪葬,這是怎麼回事?

鳳凰嘴前的石碑

3、一個兩千年的秘密

2001年,有盜墓賊在白鹿原陵區一帶盜掘了一批西漢時期的陶俑,并倒賣出境。2002年3月,陝西警方獲知有這裡出土的6件黑陶俑正準備在美國索斯比拍賣行進行拍賣。經中國政府有關方面長達一年多的交涉,2003年,美國将這6件黑陶俑歸還中國。

漢文帝霸陵竟用垃圾陪葬,這是怎麼回事?

江村大墓出土的陶俑,通體呈黑色,可能與早年該墓被盜,墓中的木炭被引燃有關。也就是說,他們本來不是這個顔色,是被熏黑的

通過對盜墓賊的審訊得知,這批陶俑出自灞橋區江村東側的一座大型墓葬,位于窦皇後陵西側,盜墓者當時共盜出300件文物。最開始,考古工作者推測這是漢文帝與窦皇後女兒館陶公主劉嫖的墓。

但是,一些學者并不認可這個說法,因為漢代公主墓葬等級類比諸侯王,而諸侯王的墓葬要小許多。尤其館陶公主是死于漢武帝時,面對這個天威難測的大boss,她是斷不敢把陵墓修得超出規格的,修成這麼大,她不是等死,是找死。

江村大墓規模大、外藏坑數量多,而且外藏坑與漢景帝陽陵的情況非常相似,遠遠超過了諸侯王墓的等級,墓主很有可能是漢文帝。

2017年開始,考古工作者對江村大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目前發現,該墓室長寬各約40米,深30米,平面為“亞”字形,地表無封土,墓室四周發現110多座外藏坑。現在之是以能确定江村大墓就是霸陵,就是因為考古工作者們找到了陵園的邊界,這個邊界将窦皇後陵和江村大墓包圍了起來。至此,霸陵的秘密終于被徹底揭開。

漢文帝霸陵竟用垃圾陪葬,這是怎麼回事?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文物

漢文帝霸陵竟用垃圾陪葬,這是怎麼回事?

江村大墓被盜文物

4、漢文帝為何不葬在鹹陽原

西漢11座帝陵,除漢文帝霸陵在西安東郊的白鹿原上,漢宣帝杜陵在西安南郊的少陵原上外,其餘9陵都在西安市北面的鹹陽原上。那麼,漢文帝為何不秉持“一家人最要緊是整整齊齊”的理念,而要把自己的陵寝修建在白鹿原上?

很多學者認為,這是漢文帝為了解決自己母親薄太後的喪葬禮儀問題。薄氏當年做了劉邦的妃嫔後不得寵,連帶着劉恒也不受寵愛。在這種情況下,劉恒和母親相依為命,直到最後當上皇帝,依然和母親感情很深,“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故事,說的就是劉恒和母親薄太後。呂後死後,是以劉邦的皇後身份安葬在劉邦的長陵旁邊,薄太後死後,如果也葬在長陵,就是妃嫔身份,墓葬規格會很低。是以漢文帝索性另選一地,把母親和自己的陵寝都定在那裡,直接用皇太後規格安葬母親,誰也管不着。

漢文帝霸陵竟用垃圾陪葬,這是怎麼回事?
漢文帝霸陵竟用垃圾陪葬,這是怎麼回事?

霸陵(江村大墓)陵區

5、一言難盡的“陪葬品”

雖然霸陵的文物被盜掘得所剩無幾,但當代人卻在無意之間給漢文帝埋下了海量的“陪葬品”,因為江村大墓不遠處就是國内單體庫容最大的垃圾處理廠——白鹿原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前兩年因為庫容飽和,剛剛封場。有句話說,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從考古上說,這話有點道理,畢竟我們的考古工作者,很多時候都是在發掘古代的垃圾堆。也許兩千年後,江村溝垃圾填埋場重見天日,成了後人研究21世紀初期西安市民生活的重要材料。這時的霸陵陵區,一個小坑裡埋着九五之尊的生活,一個大坑裡埋着千千萬萬百姓的生活,跨越兩千年的曆史就這樣交織在一起,濃重得就像是江村溝垃圾填埋場的味道一樣。

漢文帝霸陵竟用垃圾陪葬,這是怎麼回事?

漢文帝:我做夢都沒想到你們會用我千挑萬選的風水寶地來埋垃圾

參考資料:

《霸上無高丘 鹿原有遺珍——漢文帝霸陵考古新發現》

《史記·孝文本紀》

《考古重磅:江村大墓被确定為漢文帝陵‖獨家解讀真假霸陵千年懸案》

《漢文帝霸陵選址研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