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讨橋梁美學 林同棪國際亮相2021橋隧發展科技創新大會

12月13日,“2021橋隧發展科技創新大會暨橋隧創新成果展”在重慶開幕。行業專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橋梁科技創新前沿及發展,為促進橋隧産業轉型更新,打造高品質的橋隧産業鍊,提升我國橋隧産業在全球的影響力及技術競争力,助力交通強國建設,貢獻智慧。

記者獲悉,作為大會系列重要活動之一,14日下午,由兩江新區企業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同棪國際)參與主辦的“橋梁工程美學論壇”頗為精彩。

論壇上,來自重慶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林同棪國際中國公司的設計師、工程師,為參會人員帶來了一場關于技術創新、行業發展、産業融合等關乎全産業鍊範疇的知識盛宴。

探讨橋梁美學 林同棪國際亮相2021橋隧發展科技創新大會

橋梁是什麼?什麼樣的橋梁最具美感?

“林同棪國際不追求橋梁景觀的标新立異,我們追求橋梁與城市和自然的協調與融合,如何能解決當地人文需求,創造城市美好空間,才是我們設計橋梁的宗旨。”論壇上,林同棪國際中國公司橋梁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孟傑以《橋梁人本設計的思考與實踐》作主旨報告,給出了“特别”的答案。

孟傑表示,所謂的人本設計,就是“以人為本的設計”。造橋的基本原則是安全、适用、經濟、美觀,如何适當滿足和平衡這四個要素,就是造橋的藝術。一座橋梁的設計,既要滿足居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也要滿足人們對橋梁本身與城市空間等多層次的審美感受,還要注重生态和品質,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比如我們設計的重慶兩江大橋,外表非常纖細,給人亭亭玉立的感覺,我們認為簡潔、大氣、輕盈的橋梁更能經得起考驗。”據孟傑透露,林同棪國際正在國内率先探索使用超高強度混凝土這一新材料進行橋體建設,該材料的使用,将使橋體更為輕薄纖細,可減少用量,不僅美觀而且環保,将為雙碳目标的實作作出積極貢獻。

林同棪國際是世界著名工程咨詢集團,中國總部設在重慶兩江新區,在橋梁和交通基礎設施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準。已在重慶、天津、澳門、深圳、廣州、南京、沈陽等40餘座城市承攬完成了100餘座各類跨海大橋、跨江大橋、城市景觀橋設計,完成了900餘平方公裡新區路網規劃設計、逾4400公裡各類道路設計,完成了100餘座車站區間、車輛段的工點設計和10餘個軌道交通TOD開發設計及30餘座穿越複雜地層的長大隧道設計。

堅持項目的創新突破及設計精良,林同棪國際設計咨詢項目共獲得國際大獎7項、國家級獎34項、省部級獎120餘項。其中,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重慶石坂坡長江大橋複線橋、重慶嘉悅大橋、重慶兩江大橋分别獲第九屆、第十一屆與第十六屆詹天佑獎,天津大沽橋和沈陽渾河三好橋分别獲國際橋梁大會尤金 菲戈獎。

據悉,2021橋隧發展科技創新大會暨橋隧創新成果展”《橋梁》雜志社、重慶交通大學、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大會期間,“2021橋隧産業技術及産品科技創新成果釋出會暨第六屆橋隧技術及産品創新大賽”如期舉辦,2020-2021交通運輸部重大科技成果庫入庫成果及專著釋出。

文圖/通訊員 王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