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出爐,五大看點告訴你哪些可以承保

天天财經獨家,速關注

新能源汽車産業突飛猛進。今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達到17.8%。1-11月,新能源汽車産量超過300萬輛。

但動力電池起火、爆燃引發的重大事故構成新的風險因素,亟需在車險領域進行創新和探索。

今日,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出爐——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釋出《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

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出爐,五大看點告訴你哪些可以承保

來源:中國保險行業協會

五大看點

看點一:三大主險——新能源汽車損失保險、新能源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新能源汽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

看點二:與傳統機動車險相比,新能源車險新增13個附加險。但是,附加險不能獨立投保,至少要投保一個主險。

看點三:不保機車、拖拉機、特種車。

看點四:電池衰減不在承保範圍。

看點五:機動車險相比,特别設計“三電”系統(電機、電池、電控)保障,包括《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 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

充電樁等車外裝置納入保險責任範圍

《條款》首先明确了新能源汽車的定義。新能源汽車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不包括機車、拖拉機、特種車。

對于新能源專屬車險和傳統燃油車車險的不同,平安财險副總經理吳濤表示,基于這兩種車在技術和使用場景方面不同,條款做出的調整主要展現在保險責任和保障範圍方面。主要圍繞“三電”系統提供保障,全面涵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具體來看:

一是結合新能源汽車充電使用的特點,開發《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既涵蓋本車損失,又包含充電樁等輔助裝置自身損失以及裝置本身可能引起的财産損失及人身傷害;集中解決新技術應用中,輔助設施産生的風險。吳濤強調稱“這是車險首次承保車外固定輔助裝置,是車險領域内的一次創新和探索”。

二是以“列明式”的表述,突出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的構造特征。同時,将保障範圍擴大至車輛特定的使用場景,如自助充電、專用車輛工程作業等。

三是結合新能源汽車充電過程中的風險,設計《附加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承保由于外部電網輸變電故障、電流電壓異常等導緻的車輛損失。

根據中國銀保信統計顯示,新能源車險單均保費比傳統燃油車高出21%,但在不同的車種、車價及投保組合上的變化幅度不同。家用車、城市公交、出租租賃的新能源汽車單均保費幾乎都高于傳統汽車20%以上,而企業車、機關車和公路客運車的新能源汽車單均保費相比于傳統汽車更低。整體來看,2013年至2017年,新能源車險車均保費分别為8286、7229、5462、5788 和5917元。

《條款》中附加險高達13項,像充電樁也有單獨的附加險,《附加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承保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被盜竊或遭他人損壞導緻的充電樁自身損失。不過,附加險不能獨立投保。

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出爐,五大看點告訴你哪些可以承保

電池衰減不在承保範圍

《條款》指出,“自然磨損、電池衰減、朽蝕、腐蝕、故障、本身品質缺陷”的情況,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據悉,電池衰減是指動力電池不能滿足特定的容量、能量或功率性能标準。

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出爐,五大看點告訴你哪些可以承保

有業内人士指出,電池衰減本就是一個正常的裝置折舊過程,是不可避免的,是以并不在承保範圍。

關于新能源車的折舊率,《條款》作出了具體的解釋。投保時被保險新能源汽車的實際價值由投保人與保險人根據投保時的新車購置價減去折舊金額後的價格協商确定或其他市場公允價值協商确定。

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出爐,五大看點告訴你哪些可以承保

新能源汽車折舊按月計算,不足一個月的部分,不計折舊。最高折舊金額不超過投保時被保險新能源汽車新車購置價的80%。新能源車險折舊率的變化主要展現在9座以下客車家庭自用和非營業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每月0.68%-0.82%不等;插電式混合動力與燃料電池汽車的折舊率(每月)為0.63%。

2025年新能源車險

保費規模将達1543億元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1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産銷繼續創新高,累計産量已超過300萬輛,銷量接近300萬輛。11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17.8%,繼續高于上月,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9.5%。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近日釋出《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作 推動工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快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

不難看出,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還将進一步擴大。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車險大有可為。申萬宏源分析師葛玉翔預計,2025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将達1543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15.7%;預計2030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将達12790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31.3%。

不過,目前新能源車險賠付壓力較大。“新能源車險賠付率略高于傳統燃油車,主要是出險頻度比傳統燃油車高一些。”中國人保副總裁、人保财險總裁于澤認為,對新能源汽車而言,各個主機廠的産品、性能乃至駕駛操作差别較大。随着新能源汽車疊代更新,駕駛操控和安全性都會有較大提升。

(本報記者 黃一靈 程竹 石詩語)

編輯:徐效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