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馬浩然 詹钘
時隔兩千多年後,坐落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白鹿原的江村大墓終于揭開了身份之謎。2021年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線上會議,公布江村大墓即為漢文帝霸陵。

此前,從元代開始,江村大墓北部約2100米處的鳳凰嘴一直被認為是漢文帝霸陵所在地。如今,真正的霸陵确認,也解決了西漢十一座帝陵的名位問題。
14日,極目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霸陵西南區域的外藏坑。
西漢最高規格墓葬
早在2016年,江村大墓外藏坑就屢遭盜擾。為确認墓葬儲存狀态及周邊文物分布情況,經國家文物局準許,考古工作者對江村大墓及附近的窦皇後陵、薄太後南陵、原霸陵所在的鳳凰嘴進行系統考古調查、勘測,并對陵園外藏坑進行考古發掘。目前基本确認,江村大墓為漢文帝劉恒的霸陵。
江村大墓地處西安東郊白鹿原西端,東北約800米處為窦皇後陵,西南約2000米處為薄太後南陵,北部約2100米處為原國保機關鳳凰嘴霸陵。從元代以來,鳳凰嘴就被傳為是霸陵所在地,如今考古勘探确認鳳凰嘴并無漢代墓葬遺存,排除其為霸陵的可能。
江村大墓平面為“亞”字形,地表無封土,墓室邊長約72米、深30餘米,墓室四周發現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圍有卵石鋪砌的陵園設施(暫定名“石圍界”),邊長約390米,石圍界四面正中外側有門址,推測可能為獨立的帝陵陵園。在對大墓外藏坑的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着衣式陶俑、陶器、銅器以及“中騎千人”“中司空印”“中司空丞”等多枚漢代官署印章,特别是刑徒俑的發現在國内尚屬首次。
考古發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銅印、銅車馬器及鐵器、陶器等1500餘件,表明江村大墓周圍外藏坑應為模仿現實官署、府庫建造。
江村大墓的形制、規模均符合西漢最高等級墓葬規格,加之其周邊分布窦皇後陵、薄太後陵,專家确認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
外藏坑已勘察完畢
14日下午3時,極目新聞記者來到位于霸陵西南區域的部分外藏坑進行實地探訪。
該外藏坑為江村大墓外藏坑2号發掘點,用地面積3700多平米,于2017年11月開工進行發掘。發掘點周圍圍起欄杆,上方布滿了鐵絲網,其内部用鋼材、篷布、彩鋼瓦搭建了一處大型帳篷,周圍則是平整松軟的土地。頂棚的彩鋼闆将發掘點遮擋得嚴嚴實實,帳篷四周被黑色的篷布包圍。
走進帳篷内部,記者看到了外藏坑的真容。坑洞正前方地面上安插了鐵鍊連接配接的警示杆,還有漢陵考古隊設定的“DWK27”辨別牌,坑洞兩側分别保留了僅供一人通過的小路。而整個坑洞深度約8米,該坑洞已完成發掘,底部土質和石頭較為平整,坑洞一段留有台階,留存着考古從業人員探索發掘的痕迹。
負責管理維護該處外藏坑洞的從業人員表示,發掘點于2017年進行開挖,2019年完成坑洞的全部發掘工作,發掘出土的物品均為陶俑,沒有其他陪葬物。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漢文帝霸陵的準确位置,解決了西漢十一座帝陵的名位問題。
鳳凰嘴霸陵,為假霸陵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