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蔚來的方向錯了嗎?換電模式和快充模式,到底誰才是未來?

日益增長的純電動車數量和充電設施的不足,已經成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新的沖突,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1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84億輛,其中汽車2.92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603萬輛,占汽車總量的2.06%。而在新能源汽車裡面,目前純電動車保有量493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68%。

而根據機構預測,2022年将有1000萬新能源車主,而這中間将有不少的車主,依賴于公共充電設施,目前電動汽車的補能方式主要是分為兩種,一種是超充,另一種是換電,其中換電模式以蔚來為代表,其他車企都幾乎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快充模式。那麼,快充和換電,到底誰更适合未來的國内汽車市場?

換電模式

目前主要推行換電模式的車企是蔚來汽車,另外還有一些營運計程車,截至2020年12月,全國共有555座換電站。換電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速度更快,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換電,和加油的時間差不多,相比動辄一個小時的快充時間來說,可以說在速度上完勝。在體驗上,換電模式也要強得多。

蔚來的方向錯了嗎?換電模式和快充模式,到底誰才是未來?

但是換電模式的問題也很明顯:

1、衆多車型的電池标準很難統一,因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是汽車的核心部件,很難實作功率、能量密度、接口、尺寸等方面的統一,這也意味着換電模式往往隻适用于同一個品牌内部之間換電,很難實作标準化。

2、換電站成本投入更大,換電站占用的土地面積更大,成本投入也要更大,北汽新能源官方曾向媒體表示,一個換電站的建設成本近1000萬元,再加上換電站必須比電動汽車保有量更多的電池備用,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3、換電站模式很難實作盈虧平衡。目前來說,換電站日服務次數100次約為盈虧平衡點,超過160次則能夠獲得較好利潤,但是以目前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和換電站的分布,很難達到這個換電次數。

蔚來的方向錯了嗎?換電模式和快充模式,到底誰才是未來?

目前來看,換電模式隻适合單一品牌内部的電池更換,或者計程車、物流車、公共汽車這樣的電池規格可以統一的車型使用,很難全面普及。但是從體驗和速度上來說,換電模式要完勝快充模式。除了蔚來以外,長安、中石化等企業也在布局換電模式。

快充模式

據中國充電聯盟釋出的資料,截至2020年底,國内公共充電樁數量為80.7萬個。私人充電樁的數量和公共充電樁大體相同。二者相加,目前國内充電樁的數量大約在160萬個。目前的充電樁數量勉強可以滿足電動汽車的充能需求,但是随着電動汽車的數量增長,充電樁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

蔚來的方向錯了嗎?換電模式和快充模式,到底誰才是未來?

快充站相比換電站,成本投入更小,适用的車型更廣,成本回收周期更短,但是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充能時間,即使是目前充電功率最高的特斯拉和廣汽,完整充滿的時間都要一個小時以上,時間成本要高得多。不過,未來随着充電技術和電池技術的突破,快充的時間有望大幅縮短。

蔚來的方向錯了嗎?換電模式和快充模式,到底誰才是未來?

其實最好的方案還是,家用安裝充電樁作為電動汽車的主要充能形式,快充作為慢充的補充,慢充的功率較低,不僅不會給電網帶來較大的沖擊,而且還能起到“削峰填谷”調節電網的作用。而換電模式,作為一些高端汽車品牌提高服務品質的方式,互相補充,預計2022年将出現“換電大爆發、車企加速超/快充站自建、慢充加速進小區”的現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