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倆輪到四輪,小牛的電動汽車要來了

2021年的汽車行業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一方面缺芯導緻很多車企産能跟不上,經銷商庫存也進入低點。另一方面,全球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得一些車企造車成本也大幅上漲。再加上國内汽車消費市場進入存量市場,多方面的沖擊,無異于把那些主機廠架在火上烤。然而,即便是這樣一個行情,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實作了178.3%的同比增長(1-11月份)。可謂是車市冰火兩重天。

從倆輪到四輪,小牛的電動汽車要來了

新能源作為今年的大熱門,也吸引了不少資本入局。這其中也包括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品牌:小牛電動。這個品牌在電動自行車市場,可謂是當之無愧的明星品牌,但是入局新能源汽車市場,小牛是不是還能殺出一條專屬自己的路線?網友們對此也頗有争議。

從倆輪到四輪,小牛的電動汽車要來了

小牛,在汽車行業全稱是牛創新能源科技(Niutron),計劃在本月15日正式釋出自己的首款電動汽車,該車定位是一台中大型SUV,采用增程式驅動的方式。從媒體曝光的諜照圖中看,産品和理想ONE似乎有些相似,不過該車尚處于嚴格保密階段,我們無法掌握這輛車更多的詳細資訊。

從倆輪到四輪,小牛的電動汽車要來了

事實上,小牛造車在今年已經不是新鮮話題,早在3月份就有消息傳出小牛要造新能源汽車的消息。傳出這條消息背後,是因為小牛要收購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廠,于是乎外界紛紛猜測小牛要從倆輪變身四輪了。然而,小牛CEO李彥很快就對這條消息予以否認,表示:“這個跟小牛電動沒有關系,屬于誤傳。”

從倆輪到四輪,小牛的電動汽車要來了

呐,現如今再解讀這句話,就變得十分有趣,确實和小牛電動沒有關系,因為要做的四輪事牛創新能源科技……而帶領這一團隊的也是小牛的創始人李一男。

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廠,位于江蘇常州,定位是生産中高端車型,該廠建設之初規劃年産能是30萬輛,目前擁有5萬輛的年産能。被小牛接手之後,其實這個數字已經完全可以滿足一個新生品牌用來生産制造自己的首款産品。至于該工廠是被小牛完全收購,還是給小牛進行代工,這一點我們也沒有看到雙方就此公布更多的資訊。

從倆輪到四輪,小牛的電動汽車要來了

如果是代工模式,那也就意味着小牛旗下的首款電動汽車,在技術和零部件上将會和北汽旗下的一些産品存在相通之處,技術上也會有較深層次的參與。這一點無可厚非,畢竟造兩個輪子和造四個輪子,聽起來隻是增加了兩個輪子,可所需要的技術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全掌握的,小牛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那個實力。

故而,這玩意兒到底是小牛還是貼牌小牛?還需要我們消費者仔細甄别。不過在實車未公布具體資訊之前,一切猜測都有可能。無論如何,作為汽車新聞編輯,我還是歡迎小牛入局的。據悉,這款車或将定價在30萬元以内,與理想ONE、比亞迪唐、漢蘭達進行競争。那麼,我們明日看了實車,繼續細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