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歌詞唱道“女人的心思你别猜”,有時這句話也不無道理。曆史故事裡有不計其數的奇聞異事,我們多多少少也有所耳聞。例如呂布一世英名而難過貂蟬的“美人關”、吳王夫差也沒料到西施會成為他的“紅顔禍水”。女人心思細膩,自古以來都不乏此類人。
而曆史上有這樣一位公主,她曾因為皇帝的某一無心之舉而毅然羞憤自殺,乃至導緻千萬百姓都要為之殉葬。那麼這位擁有顯赫身份的女子究竟是誰,她又為何會如此想不開而草草結束自己的性命呢?
“任性刁蠻”的小公主
前面提到吳王夫差,而今天故事裡的這位主角也恰好與夫差關系密切,他就是夫差的父親即吳王阖闾。而這位公主則是吳王阖闾的女兒,也就是滕玉公主。
滕玉公主因魚自盡的傳聞并非空穴來風。《吳越春秋》裡有這樣的記錄:“女子怒曰:王食魚辱我!不願久生,乃自殺。”也就是因為一條魚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用今日的目光來審視這樣的事情,怕是任誰都難以置信。
滕玉公主是吳王阖闾的小女兒,自幼備受吳王寵愛,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她十四五歲之時仍舊待字閨中,性子也有些剛強。
話說某次吳王阖闾同家人共同進餐時,專注和夫人商議讨伐楚國。這個時候,一盤蒸好的魚被侍者端上了桌,此時的吳王沒有太過在意其他,看到這條魚,他先是自己嘗了一半,覺得滋味不錯,随後又想到女兒還未來得及品嘗,于是便将魚放到了滕玉公主的餐碗裡,緊接着準備繼續方才的話題。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滕玉公主瞬間臉色大變,方才的平靜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略顯“猙獰”的雙目。她将餐具重重一摔,面帶怒色地對自己的父親說道:“這魚你自己已經先吃了一半,卻把這剩下的給我,這是何意?莫不是在羞辱我?”
四下皆驚,衆人“大氣不敢出”。吳王亦是如此,有些“蒙圈”的他還未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滕玉公主就轉身離席,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吳王并沒有把這突發狀況過于放在心上,也沒有去勸自己的小女兒。
他習慣性地認為,女兒多半是被自己“寵壞”了,讓她一個人回去冷靜一下也好,畢竟頻繁使“小性子”并非好事。
然而這一舉動卻成為吳王的永生之憾。吳王沒料到,滕玉公主回到房間,并不是要選擇“息事甯人”,她直接抽出劍自殺,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這樣的記錄在如今看來,實在是有些草率,然而史書上确實隻記載了這一部分,多餘的倒也真的隻字未提。我們看到這裡,也就隻能認為滕玉公主是覺得父親羞辱自己而自殺,曆史上的滕玉公主也的确有些嬌蠻跋扈,下人們也都對她敬而遠之。但即便如此,滕玉公主也不至于如此決絕。
況且史書上也說,在“食魚事件”發生之前,滕玉公主正和吳王共同商議伐楚一事,可見滕玉公主也并非不學無術之輩,彼時她又正值花樣年華,無憂無慮的年紀,這樣的女孩顯然不大可能會草草自殺。但事情的真相如何,終究還是個謎。
“食魚事件”之後續及其隐情
史書上關于滕玉公主的記錄不甚清晰,我們隻知道她含恨自殺的事迹。不過前文也說,這樣的記錄大抵無人敢相信,史書想必也有所“隐瞞”。而吳王接下來的舉動更是令人詫異。
滕玉公主自盡後,屍體不久就被發現,吓壞了的衆人立即把此事告知了吳王阖闾。他後悔的同時也悲痛欲絕,傷心冷靜過後,他當即下令要給予滕玉公主厚葬。
他指令衆人将滕玉公主葬在阊門,并且舉行了盛大的安葬儀式。而城中衆人聽聞此事,紛紛出來觀看,一時間竟呈現“萬人空巷”的場景。
百姓們看到貴重的陪葬物品,感慨不已。那些平常甚至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金銀珠寶、绫羅綢緞、金玉禮器琳琅一片,甚至還有“白鶴舞”。
這些新奇事物瞬間吸引了平民百姓的注意力,他們紛紛湧入滕玉公主的墓室,隻為了親眼瞧瞧這些“新奇玩意兒”。然而他們沒想到,這一瞧竟把自己的生命搭了進去。
百姓們進入墓室後,吳王阖闾并沒有将他們驅逐出去,然而他卻緊接着下令将大門緊閉了起來。這上萬人慌了神,紛紛開始後悔不疊,為方才的行徑感到懊惱。但為時已晚,他們的情緒無人看到,而他們也就這樣為滕玉公主而殉葬。
吳王阖闾用這樣的方式來彌補對女兒的虧欠,實在是過于殘忍。不過這一故事的真實性仍有待考察,滕玉公主選擇自殺的真正原因,直至如今無人知曉,或許也另有隐情。
有人對這一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猜測,一些說法是,滕玉公主已到了出嫁的年紀,但她仍守在父母的身邊。因為從小嬌生慣養,專橫跋扈的她或許很在意父親的一言一行,也很在意别人對她的态度。古時候女子到了年齡而不出嫁,旁人多多少少都會“說閑話”。
那麼滕玉公主多半也是聽到了關于自己的“閑言碎語”,是以誤認為父親多少有些嫌棄自己。而她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平日裡的食物或許都是珍奇品種,是以一條魚對于她來說,大概是一文不值。
而她的父親卻将半條魚夾給她吃,在她看來,這或許就是一種“赤裸裸的羞辱”。再加上她性格剛烈,是以毅然決然選擇用死來應對“羞辱”。
總結
關于滕玉公主的真正死因,大衆都不得而知,這樣的解釋也隻是一種猜測。皇帝隻是為公主夾了一塊魚肉,公主看後就羞憤自殺,而事後皇帝竟讓上萬人殉葬。
隻是從這件事看來,古代的封建禮教,實在是給人,尤其是女子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滕玉公主是不幸的,即便她出身尊貴,也沒能逃過如此這般慘淡的命運。
參考文獻:百度百科:吳王阖闾 滕玉公主 《吳越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