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詩與中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中國詩與中國畫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雖分屬于語言和造型兩個藝術種類,有着各自的審美特征,然而二者間卻緊密相連。

中國詩與中國畫在文化基礎、境界追求,以及對情與意的表達上是一緻的。正因為此,在中國文化的演進過程中,詩與畫成為中國文人表達情志的兩種重要手段,是故有“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等關于詩畫關系的經典表述。

中國詩與中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沈周《杖藜遠眺圖》

翻開中國曆代名人大字典,詩人與畫家不在少數,兼善詩詞、繪畫的大家,亦占有不小的比例。在受禅宗思想深刻影響的唐宋時期,出現了唐代王維、皎然,五代貫休、巨然,北宋惠崇、蘇轼,南宋法常等既是詩人亦是畫家的文人名士。他們的詩詞、繪畫都充分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我們今天品讀、吟詠中國詩,欣賞、創作傳統中國畫,也必須對中國傳統文化神髓有深切體悟,否則可能會陷入“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境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詩與中國畫共同的根基。中國詩與中國畫本身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集中展現,它們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有着高度的文化同一性。從文者、習畫者離開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單取詩詞、繪畫之形,雖異常刻苦,往往也隻得其表,難取其實。同理,欣賞者如果沒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與把握,在優秀的中國詩詞與中國畫面前,也将難以體味出其豐富的内蘊與妙處所在。

境界是中國詩與中國畫所崇尚的追求。伴随禅宗思想的演進,中國傳統文人對境界的追求更上層樓。禅宗對“空性”“頓悟”的認知,也深刻塑造了中國文人對文學藝術的了解和創造。中國詩與中國畫在唐宋時期的高度發展,正與此有極大關系。

中國詩與中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文徵明《春山煙樹圖》

禅宗對中國古典文藝美學影響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使中國文人的審美經驗與審美追求臻于境界化。代表人物首推唐代詩人、畫家王維。王維的詩與畫充分展現了對“空、遠、靜、寂”的境界的追求。王維于“有”中透視“無”,以禅境入詩境、畫境。蘇轼評價王維:“味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可見王維的詩境與畫境是統一的。王維的詩畫雖常常隐退對人物的描寫或描繪,但他卻讓筆下的山水有了呼吸,剝離出其獨立自在的精神,營造出“空、遠、靜、寂”之境。

詩詞、繪畫是中國文人用以表達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北宋文人畫家群體尤其展現了這一特點。他們的詩與畫“主情”,突破了唐代以前中國詩、中國畫以叙事、再現為主的特點。唐代畫家吳道子,盡管他的畫中也具有抒情性,他能運用線條娴熟地表達感情。但他在畫中的“抒情”還基本居于次要地位,是為叙事服務的。

直到禅宗興起,獨具特色的中國文人畫開始産生,此前中國畫的“抒情”逐漸轉變為“主情”。他們于畫面上舍形取意。蘇東坡以詩的形式闡述繪畫道理時寫道:“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又在題《吳道子王維畫》時曰:“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謝樊籠。”回過頭來,我們再品讀蘇東坡的詩,欣賞蘇東坡的畫,正如其所崇尚和追求的境界。一言一語,一筆一墨無不關乎情,“形似”顯然不是他所在意的目的。

當然,中國詩與中國畫對境界的追求,與道家“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主張,儒家詩學“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學追求等都有着重要的聯系。

在傳統儒家詩學看來,無論是詩詞還是繪畫,創作者往往注重通過“比興”的手段,引發人的思考,筆不到意到,或筆在此而意在彼。我國南北朝時期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寫道:“興者,起也”,南宋理學家、思想家朱熹于《朱子語類》中進一步說:“興,起也,引物以起吾意。”

中國詩與中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宋徽宗 趙佶 《芙蓉錦雞圖》

“借物抒懷”“托物言志”是中國詩詞與中國畫共同的表現手法。因為對自然的關照,中國文人崇尚天地之清悠,進而荒寒之境,在中國文學藝術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席位。詩人、畫家紛紛取之入詩、入畫。漢字“清、空、寂、寒、靜、幽、絕、滅、獨、閑、去、水、夜、月”等成了中國古代詩詞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字眼;異曲同工,“深山、雲氣、古寺、寒鴉、枯枝、幽林、孤草、蒼苔”也成了畫家筆下常繪之景,北宋歐陽修論繪畫時說:“蕭條淡泊,此難畫之意。畫者得之,覽者未必識也。故飛走遲速,意淺之物易見,而閑和嚴靜之趣,簡遠之心難形。寄意于毫素者,非高懷絕識,不能得其妙。”

由此可見,中國詩與中國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互相映照,彼此生發。現代學者錢鐘書說,“詩和畫号稱姊妹藝術。有人進一步認為,它們不但是姊妹,而且是孿生姊妹”。是故文人讀書寫作之餘近墨,或是畫家創作閑暇之時撰文、作詩,皆是其情發意至之時的一種自然流露,亦是其文化陶養後的必然。中國詩與中國畫的創作者和欣賞者,都需要在傳統哲學、詩詞、繪畫三方面融會貫通,才能在文學藝術的鑒賞與創作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原載于《光明日報》(作者馮朝輝),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