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朱老總唯一的女兒,幼時入納粹營受盡折磨,一生無法原諒母親

提起開國元勳,我們總是會想到朱德元帥,他既是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

作為我國的開國元勳,不僅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于戰場上身先士卒,在新中國成立後也能夠為黨的建設盡心盡責,在一生中始終維護黨的組織紀律,以身作則,保持着作為中國共産黨的優良作風,還取得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還曾在建國後多次出訪他國增進了我國和他國之間的友誼,促進了我國外交發展。無疑是我國一名衆所周知的優秀人物,另外元帥的女兒也十分優秀。

即使在少年時期曆經磨難,但最終仍然成長為一名優秀女性,她是朱敏。是朱德唯一的女兒,在納粹集中營受盡磨難,一生不能原諒母親。

她是朱老總唯一的女兒,幼時入納粹營受盡折磨,一生無法原諒母親

婚姻失敗,女兒不幸

朱德的第四任妻子是四川人賀治華,這一段婚姻時間較短,是以也很少有人知道,在這段婚姻中他有了唯一的女兒朱敏。

當時朱德與賀治華在蘇聯居住,由于國内局勢的發展需要朱德回國,但當時的女兒還不足1月,那時的局勢還不穩定于是就将妻女留在了相對安全的蘇聯。

她是朱老總唯一的女兒,幼時入納粹營受盡折磨,一生無法原諒母親

但在朱德回國不久,賀治華就移情别戀,還把女兒送回了四川老家。于是朱敏就在四川一直跟随外婆長大,成長過程中很少有父母的陪伴,一直在外婆身邊待到了12歲。

在全國聯合抗日期間,朱德委托周總理和鄧穎超把朱敏接到自己身邊,但當時朱敏的外婆因為不舍得而堅持沒有讓朱敏離開,兩年後朱德親自到朱敏外婆家,接走了女兒,于是在14歲時朱敏才真正的享受到了父愛。

她是朱老總唯一的女兒,幼時入納粹營受盡折磨,一生無法原諒母親

異國他鄉,受盡磨難

在1941年1月30日,朱敏和另一些革命家的同齡孩子一塊兒被送到蘇聯學習,為了隐瞞朱敏的身份,保衛她的安全,父親為她改名為“赤英”。

但這次的學習之路卻讓朱敏受盡了苦難。她們剛剛到蘇聯不久,二戰就步入了白熱化地步,是以爆發了蘇德大戰,當時因病在白俄羅斯的明斯克少先隊夏令營裡養病的朱敏,不幸的被德軍搜捕為俘虜。并和其他一批被俘虜的小孩兒被關在監獄裡兩年,在那兩年期間不僅生活條件惡劣而且連基本的吃穿都不能得到保證。

她是朱老總唯一的女兒,幼時入納粹營受盡折磨,一生無法原諒母親

在1943年時朱敏和其他幾個俘虜一同被裝入悶罐車,德軍要将他們送到納粹集中營裡。由于悶罐車緊密不透風又十分擁擠,路途中也不會打開讓他們透風,更不會特意停車讓他們友善,是以在一天内悶罐車内就充滿了臭氣。

在悶罐車中待了兩天後,朱敏就生病發了高燒,但她一直堅持着,她怕被德軍知道後就将她抛棄,那樣就更無生還的希望。

終于她們到達了納粹集中營,她們在關進監獄之前也被進行了搜身,怕身份暴露的朱敏将随身攜帶的列甯紀念章含在嘴中,壓在舌頭下,最終沒有被德軍發現。

她是朱老總唯一的女兒,幼時入納粹營受盡折磨,一生無法原諒母親

納粹集中營裡的生活并沒有比之前的生活有所好轉,還是每天吃着發黴面包,住在潮濕、昏暗、惡臭的房屋裡。除此之外,這些年輕的女孩兒們還被安排到兵工廠幹重活。

當時正處于冬天,朱敏的雙手被凍得生滿了凍瘡,有時會拿不動東西,但幹不動時就會挨打,是以即使手被凍腫,她也努力地幹活,以至于一雙手總是會被磨出鮮血。當時正處在青春期的朱敏因為營養跟不上,頭發一點點地落去,還瘦骨嶙峋的,身高也不再增長。

朱敏曾經在監獄裡得了頸部淋巴結核,嚴重時脖子腫脹,膿血糊滿衣領,于是監獄的守衛就将她帶到一個簡陋的醫療室,在不打麻藥、不消毒的情況下,醫生直接用剪刀将她脖子的潰瘍處剪掉,并擠出膿血。

她是朱老總唯一的女兒,幼時入納粹營受盡折磨,一生無法原諒母親

當時的朱敏疼得快要暈過去,在之後脖子上還留了一道長的疤痕。在1945年新年時,蘇聯紅軍來到了德軍的陣營,經過一場激戰後,德軍潰敗,不久後集中營德軍已經全部逃走,在這種情形下,監獄裡人都紛紛的慌忙逃走,朱敏和幾個小夥伴決定逃到蘇聯。

在去蘇聯的路程中,她們撿拾路上能吃的一切食物,艱難地活下來,但有時走到一處時會有意外的戰争發生,一次朱敏就與她的幾個同伴走丢,獨自流浪的朱敏被他人發現後就被送往了蘇聯難民收容所。

她是朱老總唯一的女兒,幼時入納粹營受盡折磨,一生無法原諒母親

在收容所中他遇到了一位中國人,在收容所擔當着政委,政委看到她是一副中國人的模樣,就一直變相地在問她的身份,最初的朱敏一直隐瞞自己的真實身份。但在之後的交流中朱敏發現這位政委并不是外人,便如實地告訴了這位政委自己是朱德的女兒。

這位政委十分震驚,因為蘇聯最高統帥部一直在尋找這位身份尊貴的人,但一直沒有找到,以至于都認為朱敏已經被德軍迫害。之後,朱敏被送往了莫斯科。

她是朱老總唯一的女兒,幼時入納粹營受盡折磨,一生無法原諒母親

回顧一生,最難諒母

回到莫斯科後,朱敏并沒有因為自己在這裡的可怕經曆而想要立刻回國,而是一直記着父親讓她在蘇聯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的話。

于是她決定在蘇聯一定要學有所成,再回國家,最終她在蘇聯完成了大學學業,才在1953年回到中國。回國後被配置設定到北京師範大學擔任俄語系教授,作為了一名為國家培育人才的人民教師。

對于她之前所遭受的所有磨難他從不埋怨父親,但她卻無法原諒自己的母親。

她是朱老總唯一的女兒,幼時入納粹營受盡折磨,一生無法原諒母親

一方面是因為在自己不足一周歲時,就被母親抛棄,還将她獨自一人留在外婆家,在成長過程中也沒有給過他母愛,當時父親是由于國家需要離不開身,沒有能夠照看她,她也可以了解,但父親曾經去外婆家看過她。然而母親在嫁與他人後,從來沒有看過她,讓她非常失望。

另一方面她不能原諒母親,是因為母親竟然背叛了中國共産黨,母親賀治華在嫁給何家興後,就在上海為黨做掩護工作,當之後她為了自己的利益沒有經受住誘惑,用自己職務的友善向國民黨告密,導緻一位重要的共産黨人被國民黨逮捕迫害。

這一叛徒行為讓朱敏自己都感到無顔見人,也是以不能夠原諒母親的所作所為。

她是朱老總唯一的女兒,幼時入納粹營受盡折磨,一生無法原諒母親

小結:

朱敏作為朱德元帥唯一的女兒,在童年時期沒有因為父親的原因過上幸福的生活,還在異國他鄉的納粹集中營受盡磨難,在多次面臨生命威脅時都不曾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無疑是一位無比堅強勇敢的女孩兒。

在蘇聯的坎坷經曆沒有讓她在安全時立刻逃回國内,而是始終謹記着父親讓他努力學習的願望,就一直在蘇聯待到了大學畢業才回到了父親身邊。

在參加工作後,她也從來沒有因為父親身份的原因而搞特殊,沒有長期居住在父親身邊,而是像其他人一樣住在北京師範大學的集體宿舍内,她的晚年都是在職工宿舍裡度過。

在自己退休後依然有着報效國家的心思,和其他同志一起創辦了培養成人的高等院校,繼續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貢獻,還親自寫了一本書 ——《我的父親—朱德》,讓衆人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朱德元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