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找一個人,一個真真正正對我好的人,我終于找到了。”
想必看過《射雕英雄傳》的朋友都很熟悉這句台詞,這是黃蓉褪去乞丐服,換回女兒裝後對郭靖說過的一句話。不過郭靖卻傻乎乎的隻說了一個“哦”字。
當時看着傻裡傻氣的郭靖就在想,不知道金庸他老人家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設定了這麼個傻乎乎的主角,難道是走《鹿鼎記》的反路線?
其實後來才知道,《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即便是反路線,那也應該是《鹿鼎記》才對。

不過越往後看才明白,郭靖的設定雖然傻,但卻很有福氣,也非常符合大衆的口味,那種小人物成就大事業的快感,确實百看不厭。
當射雕完結之後,想必大家和我一樣,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于是乎就買來後續的作品,一口氣将三部曲全部讀完。
讀完後,那種馳騁江湖,一笑泯恩仇的快意,在腦中久久無法散去。尤其是《神雕俠侶》的結局,楊過小龍女攜手于江湖,而郭靖黃蓉夫婦則為國家守護襄陽,成為世人所敬仰的“北俠”。
不過可惜是的,在《倚天屠龍記》中給出了郭靖黃蓉的結局,那就是戰死襄陽。
金庸先生很聰明,他僅一筆就帶過了當年那場殘酷的戰役,給他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
那麼武功幾乎無敵,兵法又天下無雙的郭靖為何會戰死?他的對手到底是誰?今天我們不妨來一起探究一番。
襄陽
想要搞清楚郭靖為何戰敗,首先要知道他為何要守襄陽。
從地圖上看,襄陽整體上不僅跨連荊豫,而且控扼南北,因為襄陽以西是荊山支脈,向北又有大紅山。再加上一條漢江從西南向下穿過襄陽,這就解決了襄陽的運輸補給問題。
而郭靖死守襄陽,不僅是因為這裡地勢險要,是個邊陲重鎮,還因為這裡是蒙古大軍由川蜀入中原的必攻之城。
其實不論是小說,還是曆史,蒙古大軍的進攻重點确實是襄陽,甚至曆史也給出了證明,當襄陽和樊城失守後,蒙古大軍猶如開閘一般湧入,很快就滅亡了南宋。
那麼話說回來,按照射雕中對郭靖的設定,他幾乎是無敵一般的存在。他不僅一身的絕世武功,手中還有兵法聖典《武穆遺書》,再加上可以控扼南北的襄陽,按理說絕不會敗。為何最後會戰死襄陽呢?
第一屠夫
從曆史的角度來說,南宋确實該滅亡了,即便是金庸創造的郭靖有通天的本事,也無法和曆史對抗。換句話說,他無法和“第一屠夫”對抗。
這個人大家也是如雷貫耳,就是元朝開國皇帝,也是曆史上屠城和殺人最多的帝王,忽必烈。
在大金朝滅亡之後,蒙古和南宋的聯盟随即破裂,而南宋也成為了蒙古的下一個目标。蒙哥在位時,于1258年派出三路大軍進攻南宋。奈何蒙哥半途病逝,導緻蒙古内部因爆發了持續5年之久的奪位之戰。
當忽必烈赢得奪權之争後,馬上整頓軍紀,4年後的1267年繼續進攻南宋。
曆史記載,忽必烈是出了名的屠夫,大約屠殺了南宋百姓約2400餘萬人,而這個資料是從元朝建立後的入戶人數得來。
按照《元史》的記載,元朝建立後,入戶的百姓約有900萬戶,而南宋時期的入戶百姓大約1300萬戶,按照每戶人口5人計算,整整少了30%的人口。
是以說忽必烈是個屠夫,一點也不為過。其實這一點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也有所提及。
是以說,即便是有通天本事的郭靖來守衛襄陽,也無法抵擋這個兵多将廣,且殺人如麻的“第一屠戶”。
當然,曆史上真正守衛襄陽的,是南宋名将呂文煥。他之是以被稱為名将,是因為他卻如郭靖一般俠肝義膽,且兵法如神。在蒙古猛烈的攻擊下,呂文煥足足守了襄陽長達6年。
若不是蒙軍創造了先進的投石器重創守軍,興許呂文煥還能多撐幾年。
參考資料:《射雕英雄傳》、《元史》、《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