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給自己辦喪事不怕折壽?和親王弘晝玩活出喪,背後真正的目的

弘晝玩活出喪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當作正常性的愛好。活出喪在民間不稀奇,一般都是有錢人家七老八十的老太爺,怕死後看不到自己的哀榮,提前觀摩一下。

像弘晝這麼年輕,就玩活出喪,也不怕折壽,還把這東西當正常劇種,而且

據《清史稿》的記載:''和親王弘晝以儀節僭妄,罰俸三年'',

可以見得乾隆對他并沒有很大的處罰。

給自己辦喪事不怕折壽?和親王弘晝玩活出喪,背後真正的目的

弘晝為什麼這麼做?個人認為無非是以下三點:一是以自污的方式自保,二是驕橫荒唐的個性,三是與乾隆特殊的溝通方式。

活出喪是弘晝以“自宮”的方式,讓自己解除對皇權的威脅

早年的弘晝,親眼看見了父親那一輩,争奪皇位的慘烈,也不可避免地聽到了宮廷鬥争的種種血腥故事。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家夥,他對時局的認知和自我判斷到位,選擇了退而自保的生存方式。

這個選擇恐怕隻要頭腦清醒的人,都不難選擇。他有一個“冷面王”父親雍正皇帝,雍正在親情方面曆來刻薄,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動物,一旦觸及他的皇權,非死即殘。這一點從九子奪嫡以來,雍正對待諸兄弟的手段便可知。甚至親兒子弘時,都被他毫不留情地囚禁緻死。

給自己辦喪事不怕折壽?和親王弘晝玩活出喪,背後真正的目的

《清史十六講》中記載:“朕弟和碩和親王、秉性純誠,持躬端恪,髫年共學,友愛實深”

證明乾隆帝對這位弟弟比較友好。人們都說乾隆福氣大,兄弟太少,弘時早早被囚死,弘晝無意争位,弘瞻年齡太小,其餘六位兄弟都早夭,簡直是撿來的皇位。

确實如此,不過這個局面不光對乾隆有利,同樣對弘晝有利,他為什麼選擇以活出喪的方式,對自己實施政治“自宮”呢?

看清了被譽為“千古仁君”的乾隆真面目,是弘晝選擇退讓的重要原因。一個是“冷面王”父親,一個是“笑面虎”哥哥,政治的殘酷,讓他在對自己的實力評估後,選擇了逍遙自在。既然做出了選擇,何不給對方一個徹底的放心?活出喪就是一個絕妙的,不給自己反悔機會的方式!

弘晝的個性中,本就充滿驕橫和荒唐

給自己辦喪事不怕折壽?和親王弘晝玩活出喪,背後真正的目的

如果說儲君未定時,為了表明心迹,采取這種過激的方式不足為奇,那麼當乾隆坐穩了大位,弘晝還是經常搞這個鬼把戲,又是為什麼呢?有人說,這是弘晝向乾隆表明,他不會威脅皇位。這個說法有點牽強,乾隆已經登臨大位,弘晝對皇位的威脅幾乎為零。

我們知道,中國的皇權到了明清時期,已經完全走向獨裁,皇位被推翻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這種穩定的政治結構,絕不是弘晝能打破的。是以,他這個時候,依然持續活出喪,絕不是為了自保。個人認為,這就是弘晝個性缺陷的表現!

據史書記載,弘晝此人做事荒唐不羁,性格乖張。乾隆登基後,給了他特别的恩寵,這也導緻他多了幾分驕橫,乃至蠻橫。有一次,他曾經為了一點小事,竟然當着乾隆和滿朝大臣們的面,在大殿上把軍機大臣讷親打得鼻青臉腫!

這種做法,往輕裡說,至少也是藐視朝堂的罪行,要是往重裡說,那可就是蔑視皇權、攪亂朝綱的殺頭大罪!像他這種性格的人,地位尊貴,皇帝偏寵,做出荒唐出格的事一點不奇怪,跟自保無關,性格使然!

給自己辦喪事不怕折壽?和親王弘晝玩活出喪,背後真正的目的

活出喪,其實也是弘晝跟乾隆皇帝的特殊溝通方式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個人過于乖張的行為,往往是為了表現自我存在的一種方式。應該說,弘晝的生活環境相對來說很寬松,父親疼愛,哥哥偏寵,地位尊崇,富貴無極。不過,對他來說,這些好結果的得來,源自于他的犧牲,是以,這也是他的代價,至少他個人認為這個代價不小。

既然付出了,就得有回報,回報就是乾隆皇帝的格外恩賞。這種心裡,讓弘晝像長不大的孩子,需要乾隆對他不斷關注,施以更多關懷,否則他就會像“壞孩子”,故意今天摔碎一個盤子,明天走路跌個跟頭,讓父母吓個不輕!

這就是弘晝跟乾隆帝的溝通方式,時不時搞出點動靜,意思是說:哥呀,都好長時間沒賞我東西了,都好幾天沒誇過我了,我臉上長了個疖子你也不關心我!就拿他衆目睽睽之下,毆打讷親來說,其實也是這種心理的表現。乾隆皇帝對這個弟弟心理摸得很透,是以幹脆叉個腰在一旁觀戰,不加阻止,也不能阻止,就讓他撒撒氣。

給自己辦喪事不怕折壽?和親王弘晝玩活出喪,背後真正的目的

總結

據《清史稿》記載:“性複奢侈,世宗雍邸舊赀,上悉以賜之,故富於他王,好言喪禮

”這就是弘晝,一個非常聰明,心理年齡很幼稚的皇家子弟。如果放在尋常人家,根本用不着用活出喪這種離奇的方式,來表達本心,可惜離皇位太近,隻能借喻達意。

參考文獻:

1.

《清實錄》

2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傳七》

3

.《清史十六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