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靡日本的月代頭:為何特意将中間的頭發弄秃,還忍痛全拔掉?

看過日劇的朋友們都見識過日本的許多“奇葩”造型,其中一個叫“月代頭”的發型,就讓人摸不着頭腦,他們主動把自己頭發中間的部分剃掉,僅僅在後腦勺留下一小撮,十分奇葩,相信沒幾個人能誇它好看,但是“月代頭”卻在日本十分流行,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風靡日本的月代頭:為何特意将中間的頭發弄秃,還忍痛全拔掉?

月代頭,是古代日本武士所留的發型,它經曆了10多個時代,關于它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平安時代末期,大約在我國唐朝到宋朝時期(618~1279年),平安時代末期的日本公卿九條兼實的日記《玉葉》裡記載道:“自件廉中,時忠卿指出首,其鬓不正,月代太見苦,面色殊損。”

衆所周知,唐朝時期,日本經常來我國學習文化知識、風俗習慣、政治法度,據史料記載,日本舒明天皇任命了19次“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可以說唐朝的文明直接影響了日本的發展。是以關于“月代頭”的由來,第一種說法是源自中國。

風靡日本的月代頭:為何特意将中間的頭發弄秃,還忍痛全拔掉?

當時處于北宋與南宋動亂時期,女真人逐漸占領主導位置,他們常年在馬背上作戰,頭發一定不能阻礙視野,是以“綁辮子”是他們的習慣之一。我們較為熟悉的就是清宮劇裡皇子們的發型,比如《還珠格格》裡五阿哥的辮子,同樣是将頭頂周圍頭發剃光,下面的頭發綁起來,行動和作戰時就很友善。

當時日本經常來我國進行貿易、交流活動,他們覺得女真人這樣的發型非常奇特又有效,還記載在資料裡,進行效仿,運用在實戰中,在戰鬥中頭發果然不會擋住士兵們的視野,不過這種剃發還隻是在武士階層使用。

風靡日本的月代頭:為何特意将中間的頭發弄秃,還忍痛全拔掉?

第2個原因,根據《太平記》卷五中記載,月代頭主要用于戰場上。随着戰國時代的到來,大小戰事頻起,長時間的作戰讓一大部分士兵因為悶熱、出汗造成了頭皮發炎,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士兵最開始用鑷子拔掉頭頂的頭發,然而這樣既痛又不友善,幹脆直接剃掉,于是月代頭開始流行起來。

到了江戶時代,除了公卿,月代頭幾乎成了日本武士甚至是平民男子最流行的發型,普通男子因為對武士們的崇拜,紛紛效仿這種發型,即使他們不需要作戰。随着時代的發展,月代頭的改良版越來越多,我們可以從圖中直覺體會。

風靡日本的月代頭:為何特意将中間的頭發弄秃,還忍痛全拔掉?

第3個原因,和我們現代許多人操心的“脫發”問題有相似之處。人類脫發的原因多種多樣,比如熬夜、壓力大、用腦過度等等,那時候日本的高層上司們,就出現了脫發問題。上面的上司秃了,下面的部下覺得這樣不合适,于是早早把頭發剃掉,避免上司的尴尬。

月代頭一直發展到明治時代,以明治天皇為核心的明治維新推翻了德川幕府百年的統治,開始施行“全盤西化”,在1871年頒布的《散髪脫刀令》中宣布:可以自由選擇斷發脫刀。意思是武士們可以解除佩刀,不用結丁髷(qū),散開頭發。

風靡日本的月代頭:為何特意将中間的頭發弄秃,還忍痛全拔掉?

在1873年3月,明治天皇自己放開頭發,下面的官僚們紛紛效仿,月代頭才慢慢退出了主流。

參考資料:《太平記》《散髪脫刀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