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拒娶宋美齡,推辭黃埔軍校校長,把美人和江山都讓給了蔣介石

一個世俗的人總是會對權力非常感興趣,在古代,江山和美人一直是大部分男人花其畢生想要得到的兩樣東西。但是并不是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是這樣,也有一些人平平淡淡,不慕名利,不貪财好色的。

這樣的人不斷提升自己隻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出色的人,一個國家真正需要的人才。今天我們所講的這位,他與陳三立、譚嗣同并稱當時的“湖湘三公子”。

在當時他可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受人尊敬的大人物,對于江山和美人,他不足為奇,甚至都不予理睬。

他拒娶宋美齡,推辭黃埔軍校校長,把美人和江山都讓給了蔣介石

出身卑微但知道努力改變命運

譚延闿從小就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雖然他出身不好,可以說十分卑微,但是他知道如何做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譚延闿的母親是譚家的一個丫環,也可以說是譚父的通房丫鬟,她的地位甚至都比不上譚府裡的奴才,到後來她懷了譚延闿之後,地位也沒有是以改變。每當吃飯時她都是侍立桌旁,為全家人添菜添飯,也不能同桌。

這些都被小小的譚延闿看在眼裡,他記事早,心智成熟也比較早,是以他也知道隻有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物,才能讓自己的母親免受這些非人的卑微。

他拒娶宋美齡,推辭黃埔軍校校長,把美人和江山都讓給了蔣介石

他從小發憤圖強,下定決心要通過考試改變命運,此時的他不受父親的關愛與關注,是家裡的一個小透明,但是其父親為封疆大使,自然也重視子女的教育,哪個孩子他都會将其送到私塾去讀書。

譚延闿在11歲時就開始學習制義文學,光緒帝的師傅翁同龢對他大有誇贊,稱之為“奇才”。到了1893年,譚延闿到長沙參加童子試,令人驚奇的是,他考中了秀才,但他并沒有是以止步,他繼續學習。

于是到了1904年,譚延闿參加了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試,并且考中了會元,這在當時被世人驚奇,因為他填補了湖南在清代二百餘年無會元的空白。後來他又在4月參加了清廷組織的殿試,考中了進士。

他拒娶宋美齡,推辭黃埔軍校校長,把美人和江山都讓給了蔣介石

對于美人,他始終保持初心

先說說譚延闿為什麼會拒絕迎娶宋美齡吧。宋美齡何人,孫中山妻子宋慶齡的妹妹,是當時民國時期著名的才女,才華與容貌集齊于一身,可謂是多少男子夢中的情人。

但是,當孫中山打算将宋美齡介紹給他認識并有意撮合這門婚事以後,譚延闿果斷拒絕。他給出了兩個原因,一是他已經有妻子,雖然她已經去世,但他也應該誓死守護兩個人的愛情。二是他與宋美齡的年齡相差太大,畢竟譚延闿的女兒和宋美齡是同學。

譚延闿的生母對他影響很大,1916年,李太夫人在上海病故。他聽到這個噩耗之後,立即回去服喪,即使當時他的官位有不保的可能。

他拒娶宋美齡,推辭黃埔軍校校長,把美人和江山都讓給了蔣介石

到了第二年,到了靈柩出殡的時間,按照族規,妾死後不能從族祠大門出殡。但是譚延闿是非常敬愛自己的母親的,他執意要從正門進,是以,族人力勸譚延闿不要壞了族規,從族祠側門擡出,有的還擋在大門口,譚延闿非常的生氣,一氣之下仰卧棺蓋上,命扛夫起靈。

靈柩擡到族祠大門口時,他大喝:“我譚延闿已死,擡我出殡!”最終的結果就是扛夫擡棺從族祠大門出殡。

也就是因為目睹了這樣一切,譚對封建習俗頗不滿,誓不納妾。在他的妻子臨終前也曾囑咐譚延闿,希望他不再婚娶,是以這些原因讓他拒絕迎娶宋美齡。1927年12月,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譚延闿為介紹人。

他拒娶宋美齡,推辭黃埔軍校校長,把美人和江山都讓給了蔣介石

秉持自己能否勝任的原則

再說說譚延闿推辭黃埔軍校校長職位的故事吧。我們所了解的曆史是蔣介石不僅迎娶了宋美齡,而且還是黃埔軍校的校長,可是在我們深入去研究後便可以得知,這些原本都應該屬于譚延闿的,可是譚延闿卻把江山和美人都讓給了蔣介石。

譚延闿能得到這些好的機會與孫中山有關,曾經他與孫中山就是一起鬧革命的好戰友,在孫中山落難之際,他變賣家産,并将所換的錢都投入了革命事業之中,全面的支援孫中山鬧革命。

這個行為讓孫中山大為感激,在朋友落難以後,譚延闿還能不抛棄不放棄,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更加的密切。是以也就有了後來的孫中山執意介紹宋美齡給他,不過他果斷拒絕了。

他拒娶宋美齡,推辭黃埔軍校校長,把美人和江山都讓給了蔣介石

再後來孫中山革命成功,他打算讓譚延闿在黃埔軍校擔任校長的職位,不過譚延闿認為他的教育方法與軍事教育并不比對,是以他婉言拒絕,并且他将自己認為的合适人選蔣介石推薦給了孫中山,蔣介石也是以當上了這個黃埔軍校的校長。

在北伐勝利之後,蔣介石的權力日益擴大,譚延闿也十分知趣,讓出了國民政府主席職位,自願做了行政院院長。

而且在後來蔣介石逐漸失去初心,開始進行專權政治之後,他也沒有與蔣介石同流合污,反而在蔣介石在職期間,他可以保持着“三不”的原則,這也是後來沒有成為蔣介石“眼中釘”的原因。

他拒娶宋美齡,推辭黃埔軍校校長,把美人和江山都讓給了蔣介石

小結:

譚延闿生前是非常成功的,在當時家喻戶曉,即使他并沒有擔任一些大的職位,在他死後,他的生前老友胡漢民甚至難過到出現精神狀态不好的問題,他也寫下一副挽聯:“景星明月歸天上,和氣春風生眼中。”

在他心中,譚延闿是一個很厲害,很與世無争的雅士,這樣一位成功人士,在面對被人抛給他的橄榄枝之後,始終可以堅持自己的初心,并沒有任何動搖。

對于妻子,他始終用一顆最真誠的心進行緬懷,對于職位,他始終堅持自己是否能夠勝任的原則,在自己認為并不能勝任之後,也可以推選出自己心中合适的人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