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三十歲到底多重要?古人的經驗

孔子曾經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直到現在,“三十而立”這句話都常常被人提起,在人們的認知裡,三十歲相當于一個年齡門檻,總和成家立業聯系到一起。而民間還有一句俗語是這麼說的:“三十不發,四十不富。”這話并不難了解。

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三十歲到底多重要?古人的經驗

它的意思是說,人在三十(多)歲的時候還不能抓住發達的機會,到四十歲必定很難再有什麼大成就了。這話雖然絕對了些,卻有不少人贊同,是以才能流傳那麼廣。為什麼先人一再強調三十歲這個點呢?它到底有多重要?下面我們就來說道說道。

這種說法由來已久,除了傳統儒家的觀點,其實民間也早有相關認知。古代的百姓過着“男耕女織”的傳統生活,生産力比較低下,辛辛苦苦一輩子,也不見得能積攢下多少家業。于是,很多人會選擇經商或者讀書、參加科舉,用這種方式改變自家的地位。

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三十歲到底多重要?古人的經驗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古代,士、農、工、商有明顯的地位差别,“士”就是士大夫,在朝中為官,屬于古代貴族;而“商”處于末流,雖然有錢,社會地位卻不高。但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不管是富、是貴,都比面朝黃土背朝天、做一輩子農民要好。

另外還有一點,古人的壽命普遍偏低,在我們看來,三十歲可能還屬于剛走進社會不太久的年紀,事業剛剛起步,但對先人來說卻不是這樣。他們十幾歲就可以生孩子,二十多歲就已經擔起了整個小家、甚至大家族的責任,是以三十歲對他們來說是個重要的轉折點。

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三十歲到底多重要?古人的經驗

既然有“小時看老”的說法,先人會覺得三十歲還不能做出事業基礎,将來必定無法獲得成就,自然也不難了解了。但并非所有人都這麼認為,如果大家都相信這一點,那些步入中年的人豈不都會喪失進取心。即使在古代,也有無數“不服老”的例子。

很多名人都屬于“大器晚成”,渭水邊垂釣的姜太公就不說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當年隻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他在沛縣起事時已經47歲,居然隻用八年時間就當上了皇帝;而在漢朝初年,還有一個人同樣以大器晚成出名,他就是漢武帝時期九卿之一的朱買臣。

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三十歲到底多重要?古人的經驗

這個人很奇怪,他年少的時候非常喜歡讀書,還喜歡一邊打柴一邊讀,聲音高得路人紛紛側目。朱買臣家裡窮,但還是娶了一個妻子,妻子看他已經四十多歲,還隻是每天念書,一事無成,堅持要跟他和離,他同意了,沒想到年近五十時,朱買臣卻去了長安谒見,受到重用。

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三十歲到底多重要?古人的經驗

也不止古代,近代、現代同樣有不少大器晚成的例子。先人說“三十不發,四十不富”,為的是激勵人在年輕的時候努力進取,不要辜負時光,放縱自己享樂,如果過了三十歲沒有發達就放棄自我,那就真的失去一切機會了,每個中年人,都應該牢記這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