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濮存昕和龔麗君主演的人藝經典話劇《李白》謝幕。而三十年前的這一天,正好是他們合作《李白》首演的日子。濮存昕和龔麗君,這一對人藝舞台上的“黃金搭檔”,演出《李白》已經合作了整整三十年。

演了三十年《李白》,還總有新的火花
從1989年一起演出北京人藝經典話劇《雷雨》開始,濮存昕和龔麗君這一對舞台黃金搭檔,至今已經合作了32年。今年12月10日,他們兩人合作時間最長的劇目《李白》,在首都劇場的舞台上迎來整整演出30周年紀念,成就了一段舞台傳奇。而這部長演不衰的劇目,也見證了他們二人的不斷成長、愈發默契與常演常新。
“你看濮哥他現在的身體狀況盡管不如年輕時那麼身強力壯,但他如今的狀态,已經完全演出了李白暮年的感受!而且跟他演這個戲這麼多年,還能感受到他在表演上有新的了解和變化,每天都會不一樣,也老帶給我新的火花。”《李白》此輪演出最後一場之前,在人藝的背景化妝間,扮演李白夫人宗琰的龔麗君情不自禁感歎道:“前天演出時,他站在那裡說台詞的時候,停頓了一下,結果一下就戳到我心窩子了!你知道嗎?一個演員,能把戲演到這份上,能引發對手演員的感情,能牽動觀衆的情緒,真的挺難的!”龔麗君由衷稱贊的同時,也笑道:“跟他演戲 其實也挺難的,因為你的腦子也要一直在動,再熟的戲,也要去全身心投入感受,這樣也挺過瘾的!”
二人的合作默契,還展現在彼此的關心和照應上。近幾年,濮存昕的膝蓋出了問題,嚴重時甚至連走路都困難,但他始終堅守在熱愛的舞台上。有一次演出前實在疼得厲害,而劇中還有一段李白跪謝妻子的戲,龔麗對濮存昕說: “你别跪着演了,你就坐在大石頭上,咱倆完全可以演好!”于是,他們沒有彩排,等晚上演到這場戲時,就自然換成了坐在大石頭上的排程,觀衆們依然覺得很合适很舒服。
在濮存昕和龔麗君合作的衆多劇目中,《李白》也是龔麗君感覺最愉快和默契的作品。她給自己的定位,就像劇中豁達、智慧、永遠不離不棄支援了解陪伴李白的宗琰一樣:“這個戲裡,我就是一片綠葉,紅花想要争奇鬥豔,我就陪襯着他。”而對于多年來不斷探索實踐、精神上早已和李白這個人物難以分開的濮存昕來說,這部作品、這個角色,讓他始終保持着對藝術本真的熱愛和追求:“從開始演李白的滿腔悲憤,到現在演他的返璞歸真,我對人生和藝術,總會有新的體悟。”《李白》最後一場謝幕時,濮存昕面對所有觀衆感言:“三十年前,我們演得并不太好,但觀衆一直掏錢買票給我們交學費。我們演到今天,已經演了237場了,是觀衆陪伴着我們進步,支援着我們。”龔麗君也說,”這個戲演了三十年,是與觀衆共同創造的,我們也是和觀衆一起進步的。”
“昕”導演首導《雷雨》,讓溫柔的龔姐姐“拍了桌子”
今年,濮存昕首次在北京人藝擔當導演重任,以嶄新的視角去解讀他思考了很多年的人藝經典名劇《雷雨》。當年,濮存昕跟龔麗君合作的第一部戲就是《雷雨》,他演周萍,龔麗君演繁漪。當時,龔麗君對繁漪的演繹很精彩,也是以被譽為“天字第一号繁漪”;但濮存昕扮演的周萍卻不太成功,台下觀衆們的竊笑讓他深感郁悶和痛苦,甚至後來帶着遺憾退出了《雷雨》劇組。但《雷雨》在濮存昕心中始終是個心結。多年以後,日臻成熟的濮存昕,終于以該劇導演和主演周樸園的雙重身份重返“周公館”。但他最開始其實并沒想請老搭檔龔麗君加盟:“因為她已經演了這麼多年經典版《雷雨》了,而我的這版《雷雨》改動會很大,是以我怕她适應不了。但有一次聊天時,我發現她挺願意嘗試新鮮的東西,是以就請她來演魯侍萍。這個挑戰挺大的,我最開始也不知道她會演成什麼樣,畢竟她演了太多年繁漪了!”對此,龔麗君則表現得就像她扮演的李白夫人宗琰在面對六十多歲的李白還想請纓出征上陣殺敵時的态度:“濮哥導這個戲,有很多新想法。我就跟他說,我支援你的工作。畢竟我跟他熟,他創作的時候就不會太費勁。”不過,龔麗君也坦言,“其實面對這次創作,我心裡也打鼓。楊立新就逗我,說‘你還能給演出花兒來?!’”
新版《雷雨》排練中,濮存昕和龔麗君以及整個劇組,有過無數次的争論、探讨,甚至為一些新的解讀和細節呈現争得面紅耳赤。據另一位導演唐烨透露:“排練時,那麼溫柔的龔姐姐都拍桌子了!她跟濮哥說:‘你必須把你的想法解釋清楚了,讓我們明白了,我們才能達成共識,一起奔着這個方向去努力,才能把這個戲給演通了,觀衆也才能了解和接受。’”同時,龔麗君也在行動上給予濮存昕最大的支援:“我其實早就養成聽他話的習慣了!是以他要我演成什麼樣,我就給他什麼樣。過段時間他想調整了,我就再給他想要的别的樣兒。是以他有我這樣的演員,應該也挺幸福的!”最終,濮存昕導演版《雷雨》在人藝新劇場曹禺劇場成功亮相,他對這個作品的全新解讀和舞台呈現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欣賞。對此,龔麗君也很欣然:“我們這一版《雷雨》,從人物關系的解釋上,更往前看了,也更當代化了。”
突破最大、合作最艱難的是《洋麻将》
除了《雷雨》和《李白》,濮存昕和龔麗君還在《小井胡同》《北街南院》《天之驕子》《甲子園》《家》等多部人藝經典劇目中搭檔,扮演過無數次夫妻、情人、戀人……而對他們兩人來說突破最大、合作過程也最艱難的則是《洋麻将》。在這部戲裡,濮存昕不再儒雅帥氣,而是又老又醜,罵罵咧咧;龔麗君也不再優雅美麗,不僅要說髒話粗口,而且她扮演的老太太芬西雅被激怒後,還給了濮存昕扮演的魏勒一個大耳光。龔麗君曾表示真的很難對濮存昕“下狠手”。龔麗君說:“我看老版的錄像,朱琳老師是真打于是之老師,但我下不去手,要連打十二場呢!而且我怕把他的頭套給打飛了!”不過濮存昕卻主動要求龔麗君“真打”:“演員就應該有獻身精神,說挨打就得挨打。”這個戲的人物性格對兩個人的挑戰也非常大,濮存昕說:“我和龔麗君都是溫良恭儉讓、與世無争的人,但在這個戲裡,要把兩個被生活抛棄了的老人的粗俗,内心的不公和怨恨演出來,才能有力量。”
最開始拉着唐烨導演一起排這個戲的時候,濮存昕和龔麗君還都對各種挑戰躍躍欲試,但真排起來,巨大的難度曾讓濮存昕感到過後悔,“覺得自己沒有這金剛鑽,不應該攬這瓷器活兒。”龔麗君也說:“演了幾十年的戲,這個戲是最難的一個!戲裡一共十四把牌,每一把牌都不一樣,都要帶出不一樣的台詞和情節,都需要記得特别清楚,太難了!”而且龔麗君在排練中還經曆了父親辭世的沉重打擊,懷着悲痛的心情奔赴老家,又匆匆趕回北京演出:“那個時候沒有功夫悲哀,隻想着我不能為此倒下。當時真的明白什麼叫忠孝不能兩全了!”
雖然在舞台上合作了這麼多年這麼多作品,但生活中,濮存昕和龔麗君卻保持着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相處狀态,很少有交集和交流。“平時要是不排練,我們幾乎連個電話都不打。頂多我有的時候做點面包,給濮哥全家送去點兒,他太太會說我做的比面包店裡做的好吃。”龔麗君說,“我們在生活中是保持一定距離的,其實這個距離跟演員與觀衆之間要保持距離是一樣的,演員和演員之間也要有一定距離,這樣才能既互相了解有默契,但也有一定神秘感。這種距離會産生美和神奇的東西。其實夫妻之間、朋友之間,任何一種關系都是這樣,這也是一種相處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