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因為清政府的腐朽無能,遭到了英國和法國等西方列強的殘忍侵略,被迫陷入了近百年的戰争。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年輕人勇敢地拿起武器走上了戰場,為革命的勝利抛頭顱灑熱血。新中國成立之後,為這些英勇的将士,頒發了應有的榮譽,讓他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革命英雄。

其中有一個将軍,他12歲的時候瞞着家人偷偷參軍,30年後回到家鄉連父親都認不出來。這位讓人唏噓不已的将軍叫王扶之,他出生于1923年,小時候家裡特别貧窮,還沒有長大就不幸失去了母親。父親為了謀生,帶着他去延安打工。不久之後,王扶之就被父親送去了私塾讀書,結果隻念了三個月,就因為沒錢交學費,被迫中斷了學業。後來,王扶之偶然間遇到了革命部隊,他知道自己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于是瞞着父親偷偷參軍,還謊報了自己的年齡。
進入部隊之後,王扶之就跟着戰友們上了戰場。在勞山戰役中,敵人看王扶之他們隻是一些娃娃兵,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結果被我軍徹底打敗。王扶之因為在戰場上立下功勞,得到了自己的第一把槍。後來他跟着部隊四處戰鬥,又接連立下了很多功勞。從一名小兵,逐漸成長為讓人信服的革命将領。新中國成立之後,王扶之還帶着部隊去了北韓參加抗美援朝戰役,又為國家的勝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1955年,國家在授銜的時候,王扶之被授予上校軍銜,緊接着又被提拔為少将,成了令人敬仰的将軍。
國家基本恢複和平之後,王扶之将軍有了回家探望父親的念頭。後來他找到機會離開部隊,拿着行李回了一趟老家。因為當時的交通條件還不是特别便利,是以王扶之将軍下車之後,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才能夠到自己家裡。在路上王扶之将軍遇到了一個趕着驢車的老農,兩人一見面就覺得特别親切,老農非常熱情接過王扶之将軍的行李,放到了自己的驢車上面。兩人在路上聊了很長一段時間,王扶之将軍才驚訝的發現,這個老農就是自己多年不見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