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江确診人數激增,專家:疫情發現得太晚了,沒搞清病毒源頭

截至12月14日0時,浙江本輪疫情已經有确診病例217例。

短短8日,甯波、紹興和杭州三地相繼中招,截至12月13日16時,已有超過5萬人被集中隔離,54萬人納入隔離管控。

此輪疫情,是自新冠暴發以來,浙江省迎來的史上第二波确診高峰。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系統科學與工程中心資料統計,浙江省單日新增病例曾于2020年2月達到峰值,超過百人,但随後一路跌至個位數,保持着零星境外輸入病例的記錄,直到本次疫情。

浙江确診人數激增,專家:疫情發現得太晚了,沒搞清病毒源頭

圖檔來自人民視覺

多點開花、傳播鍊複雜、規模過百,成為今年秋冬季節以來多輪疫情的特征。而經濟富庶、醫療資源充裕的江浙滬地區,此次也不幸破防。

陽性數字之外,因本輪疫情發生地在以輕工業見長,經濟活動旺盛的長三角地區,對實體經濟也造成了巨大影響。據證券時報報道,截至12月13日,已有17家上市公司披露因浙江疫情導緻的臨時停産公告,多為注冊地或子公司在紹興上虞的公司。

11月25日,因航空器被污染,上海新增3例本土病例。随後,杭州、徐州兩地亦報告3例相關聯的無症狀感染者。上海20多家醫院、滬杭多家高校、辦公場所、及社群被封閉管理。

與病毒頻頻擦肩而過的浙江省本以為疫情已被掐滅,但12月5日,甯波又出現一例陽性感染者。之後,确診者軌迹顯示,浙江疫情展現出了雙鍊條傳播的态勢。

甯波鎮海疫情屬于獨立分支。病例1陳某某于11月22日乘坐高鐵從上海浦東傳回甯波,12月5日核酸檢測為陽性,家人、同僚被感染。一位同僚在艾灸館又傳染了多人,病毒至此擴散開來。

紹興上虞、杭州蕭山兩地的疫情則通過一場葬禮傳播。一位外省确診病例參加葬禮,27位紹興居民和杭州的吳某被傳染。吳某傳回杭州就餐時感染同僚,病毒由此傳播。

12月8日,南京市報告一例本土确診病例,為外省市本土确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12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上海、浙江和江蘇三地疫情病例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高度同源,為同一起關聯疫情。

病毒隐匿傳播的兩周

目前,上海疫情已趨于平穩,連續3天沒有新增病例;江蘇僅有1個病例;浙江的紹興、甯波、杭州疫情則發展迅速,截至目前,确診已超217例,且數字仍在增長。

之是以有這種懸殊差距,多位專家告訴八點健聞,疫情發現得太晚了也許是最大問題。

“還是火星的時候沒發現,火苗出來了,小火了,現在才去撲了,就費勁了。”香港大學病毒學家金冬雁直言,不僅發現晚了,還沒有徹底搞清病毒的源頭和傳播路徑,很“不理想”。

從官方通報看,甯波市鎮海區報告的第一例病例——阿爾卑斯電子公司的陳某某,曾于11月22日到上海出差。11月25日,陳某某自感不适,去發熱門診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開始居家隔離,直到12月5日自駕至監測點再次檢測發現陽性。

從11月22日,到12月5日甯波發現第一例确診病例,本輪疫情防控整整錯失了13天。

沒能早期發現疫情,也讓抗疫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境地,“隻能被動地等着’它’來”。金冬雁指出。

這期間,人們渾然不覺中,病毒在當地開始了隐匿傳播。

首先是陳某某的家庭内部,再由家庭成員傳給其同僚,又由其同僚通過一家艾灸養護中心造成多人感染,然後由該中心的感染者在家庭、社群内引起續發感染。到疫情發現時,病毒已經至少悄悄地傳播了4代。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在甯波發現的50多個病例中,60歲以上的感染者占到近一半之多。老人成為了此次疫情中社群傳播的高風險人群,而艾灸館成為聚集性感染的場所。

病毒傳播的另外一條鍊條發生在紹興的上虞,12月1日至3日,醫務人員孫某為奶奶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

12月7日,在對上虞區醫務人員的檢測中,孫某檢出核酸陽性。據新聞釋出會上的紹興從業人員的介紹,12月1日,孫某曾做過一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且除喪事關聯人員較多以外,孫某與其他社會人員接觸交集較少。

接紹興疾控通報後,杭州疾控對孫某的密接進行排查,發現了杭州本次疫情中的1号病例。

在葬禮上與孫某一起進餐的外省堂弟傳回省外後,也在12月7日被當地診斷為新冠肺炎确診病例。

一周之内,病毒借着一場葬禮傳播到了3個城市,最終,明确由這場葬禮牽扯出的病例就達到20人以上。

截至12月13日下午4時,僅紹興一地就發現确診病例123例,無症狀感染者1例,超過甯波杭州的病例總和,紹興的感染者軌迹顯示,感染者中,有滴滴車司機,也有疑似理發師。

然而,新的發生大規模傳播的場所仍在被發現。

12月9日,上虞封城,12月12日,紹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司小組辦公室又釋出了要求近日出入過當地某超市的人員進行報告和核酸檢測的通知。

據多家媒體報道,目前,與這家經營面積超3萬平米的超市相關的确診病例已超20人,軌迹顯示,其中至少有5人疑似為超市内菜攤攤主。而據極目新聞報道,在這家超市出租給私人售賣生鮮的一樓,攤位數目有100餘個。

事實上,近兩年的疫情防控中,中國已經有一套成熟的經驗,而這套經驗的核心便是早發現。

“疫情早期可以壓制,就要把它壓制在一定範圍内;如果出現了社群傳播,就沒有其他路可以走了,隻有大規模核酸篩查,而且越徹底越好。”姜慶五向八點健聞強調。

“此前每次疫情都能動态清零,但是這絕不是必然的。如果我們不能第一時間發現疫情,好歹要在第二三時間發現,越晚可控性就越差。”金冬雁向八點健聞指出。

而德爾塔變異毒株的季節性傳播特點和自身特性正在給防控造成着障礙。

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姜慶五告訴八點健聞,新冠病毒主要是室内傳播,冬季又是室内活動較多的季節。“一旦有傳染源進入室内,在近距離的接觸或者病毒在空氣當中維持一段時間的過程中,病毒密度又高,空氣流通有限的情況下,就很容易造成傳播。”

而且新一輪疫情還有無症狀、輕症多的特點,很多人在發病之初都隻是稍微有點感冒的症狀,而且秋冬本就是感冒高發季,這些早期症狀未能得到足夠重視,”這給發現疫情帶來了難度”。

據八點健聞不完全統計,浙江已公布确診病例中,除了1例重症、1例普通型外,其餘幾乎都是輕症。其中還有大批起初是無症狀感染者,後來又轉确診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防控工作稍有疏忽,疫情就很快傳播開了。

“要有比較靈敏的雷達系統——一旦有事馬上響警報”。

金冬雁向八點健聞指出,疫情的早期發現“實際上靠的就是精準防控”,就是要看住高危人群,比如從國外或者外省回來的人,要加強檢測。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早期發現疫情,也可能說明檢測的靈敏度或者檢測的計劃出了問題”。

姜慶五則認為,現階段防疫已經到了“需要全民一緻把病毒控制下來”的新階段。除了強調接種疫苗,還要減少人群聚集範圍、戴口罩、勤洗手,出現症狀要及時到發熱門診。“因為單看早期症狀的話,其實流感、新冠我們已經分不清楚了。”

新的風險點:大城市周邊的小城

回過頭來看本輪疫情,在最早的發現地上海,從11月25起,隻發現了零星病例,累計報告确診5例;而有感染事件發生的蘇州,至今未報告确診病例。即使是11月底就發現了關聯病例的杭州,其疫情規模,也遠小于甯波和紹興。

上海、蘇州,杭州,這三個人口超千萬的大城市,作為最先發現病例的城市,病毒為什麼沒有傳開?又為什麼沉寂了近10天後,在杭州周邊的三四線城市甯波、紹興暴發?病毒在小城市的傳播,暴露了哪些防線的漏洞?是此輪疫情留下的重要問題。

在大城市,發熱門診等公衛生體系構成的防控“天網”,高疫苗接種率形成的一定的免疫屏障,居民養成了的良好的防護衛生習慣,三者共同發揮作用,已經證明,能夠讓病毒在本地的傳播很快被終止。

“但是在鎮海、上虞,一旦流調工作有漏網之魚,一個人的活動,就可能導緻幾十人甚至上百人規模的疫情。”病毒學專家常榮山對八點健聞分析,“對小城市來講,就是個大的災難了。”鎮海區此前已經全面更新管控措施,除防疫需要、民生保障外,其他企業一律停工。

而在上虞,據“紹虞城市通”報道,目前,上虞正加快建設兩個由體育中心和廠房改造的臨時隔離點,據悉,隔離點建成後,密接人員将第一時間在這裡進行集中隔離,進而更好地阻斷疫情傳播風險。

此前的西北、東北疫情,最先發現病例的邊境口岸額濟納、黑河等都屬于偏遠城市,防控重點在于阻斷相關病例傳到周圍人口比較密集的大城市。

但此輪的長三角疫情,境外輸入的航空口岸所在地,上海等大城市,早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防控體系,即使出現本土疫情也可防可控,“最大的風險,是要防止疫情從大城市傳到附近的小城市。大城市有疫情,周邊交往頻繁的城市要趕快收緊,做好排查工作。”常榮山說。

好消息是,甯波市與上虞接壤、交往密切的奉化、餘姚、甯海等區縣的部分鄉鎮(街道),目前已經組織開展了核酸檢測,相關區域核酸結果均為陰性。據此,常榮山判斷,“疫情在浙江大規模傳播的可能性不大。”

12月13日,中央電視台的新聞連線中,浙江省衛健委副主任夏時暢表示:紹興上虞疫情目前仍處于高位波動狀态……我們預期再經過一周時間的努力,能夠把社群裡的病例控制住,月底之前,控制整個紹興上虞的疫情。

不過,即使人們都對本次浙江疫情持樂觀态度,本次疫情對雙節安排的影響仍是無法避免。

元旦和春節将至,特别是春運這一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人口流動的方向正是從大城市到小城市;同時,在節假日,聚集性活動也會增多,很可能給病毒的傳播帶來可乘之機。

目前,已有多地發出“就地過年”地倡議,12月11日的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提到:元旦春節即将來臨,疫情傳播風險加大,我們需要在“科學精準”上下更大功夫……

對此,多位受訪專家向八點健聞解釋,對于地方來說,主要還是要在當地落實發熱門診等措施,并且進一步推進疫苗接種。隻要早發現,切斷傳播途徑,疫情仍然可防可控。

朱雪琦、陳廣晶、史晨瑾|撰稿

李珊珊|責編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衆号“八點健聞”(ID:HealthInsight)

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責任自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