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們師徒二人是大運河上的一代傳奇,大運河上的镖師傳奇

在交通并不發達的古代,大運河溝通南北,既友善了物資運輸,也友善了人們出行。然而船在運河上航行并不安全,于是出現了水上押镖人。他們身懷絕技、走南闖北,為客戶押運财物。

他們師徒二人是大運河上的一代傳奇,大運河上的镖師傳奇

中國的運河是世界上裡程最長的古代運河,它與長城一樣都是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運河流經的城市在古代如同璀璨耀眼的明珠,成為人們心中向往的富饒之地。有人說沒有大運河就沒有北京城,而位于京杭大運河北段的滄州也是這樣一座城市。

明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有着1500多年曆史的老城被棄用,一座新的滄州城在運河畔矗立起來。運河流經的城市中滄州段裡程最長有215公裡,如今這裡的運河已經斷流,河水驟減、喧嚣不再。

1998年五月,考古人員在運河中發現一條金代沉船,在考古調查中發現了滄州段運河還有二十多條其他的沉船。這麼多艘沉船證明了滄州運河沿岸的經濟繁榮,也見證了它的完整性和曆史延續性。

大運河它的基礎性功能是漕運,是南糧北運在冷兵器時代重要的管道,是以說就一定要保證物資的安全、保證相關人員的安全。随着漕運的興盛,對于镖局、镖師和從事保镖行業的人員需求量激增,這樣就促進了滄州國術的發展。

他們師徒二人是大運河上的一代傳奇,大運河上的镖師傳奇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滄州人的習武之風早在漢代就有記載。而人們認識滄州大多通過中國古典名著《水浒傳》。

他們師徒二人是大運河上的一代傳奇,大運河上的镖師傳奇

《水浒傳》中豹子頭林沖發配滄州,風雪山神廟中被逼上梁山的情景深入人心。其實這隻是文學作品的演繹,不過當時犯人發配滄州卻是不争的事實。

曆史上滄州長期處于兩國邊境,戰事不斷,軍中需要犯人來充當雜役。也許為了生存和自衛,滄州鄉民喜歡練舞。明清兩代這裡出了武進士、武舉人1937名,清代有武狀元8名,而這都源于這條曾經水波粼粼的運河。

他們師徒二人是大運河上的一代傳奇,大運河上的镖師傳奇

大運河便捷的航運促進了國術的傳播。八極拳由一名雲遊僧人傳至滄州,後來廣為流傳。六合拳是一位俠士在滄州境内的碼頭落難獲救後傳給當地鄉民的。攔手拳據說源自四川峨眉山,後來由天津傳到滄州。而燕青拳又稱迷蹤拳,先由山東傳到滄州,又由滄州籍國術大師霍元甲沿運河傳到天津、上海等地。

人們常說“平川沃野,少有地險可據。大河千曲,常有盜匪出沒”,運河沿岸經濟富庶、人文荟萃。利之所在,盜賊随之而生。于是匪患使得镖師成為炙手可熱的行業,镖局也應運而生。

他們師徒二人是大運河上的一代傳奇,大運河上的镖師傳奇

當時北至京師、南至蘇杭,運河沿岸镖局林立。滄州人憑借高超的武藝在各地镖局擔任镖師或者統領镖局,李鳳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鳳崗從小練武,十四歲時已經精通六合拳門的各類拳術和器械。後來他沿運河北上來到天津一家镖局擔任镖師。有一天镖師們在飯堂吃飯,齊聲要求李鳳崗演練雙刀。李鳳崗看飯堂裡有一堆菜,就說我耍起刀來,你們拿這些菜一起朝我身上扔,看能不能打中我。

四五個镖師抓起洋芋、茄子、辣椒一起往李鳳崗身上扔去,隻見刀光閃閃如雨點般,扔過來的菜都被李鳳崗的雙刀一一砍落,竟然沒有一個能擊中他的身體。镖師們這才明白“雙刀李鳳崗”的名号真的名不虛傳。李鳳崗憑借精湛的武藝很快在镖師業站穩腳跟。

他們師徒二人是大運河上的一代傳奇,大運河上的镖師傳奇

押镖有陸路镖,也有水路镖。镖車是陸路镖的重要交通工具,镖車有很多種,馬車、轎車、推車都有,由運送的貨物及路況決定。但是最常見的是獨輪镖車。押運陸路镖要會馬戰和車戰,也就是騎馬作戰和在颠簸的馬車上作戰的本領。

他們師徒二人是大運河上的一代傳奇,大運河上的镖師傳奇

在運河邊長大的李鳳崗更喜歡押運水路镖,走水路镖泛舟而行與陸路镖相比沒有了鞍馬勞頓,看起來是件美差事實并不盡然。

壓水镖必須遵守三條規矩。第一、晝寝夜醒。因為白天發生攔船搶劫的情況比較少,小偷、劫匪往往會選擇在夜晚行動。

第二、人不離船。運河沿岸經濟繁榮,茶樓酒肆林立,村會社戲常演,登岸圍觀容易失镖。

第三是盡量避開婦女。镖師向來重視武德,登船後不能進入後艙,如雇主攜有家眷更要退避三舍,這樣才能讓船家和雇主放心。

水路镖對水戰的要求很高,镖師要有較強的輕功和梅花妝功夫,在船上或船艙中拼殺時不落水,還要能保住镖。李鳳崗走南闖北與人交手無數,從來沒有失過镖。中年以後他回到滄州,接管了叔叔創辦的成興镖局,成興镖局的镖師煉的拳種五花八門,既有六合拳、劈挂拳,也有八卦、太極。

李鳳崗在甄選镖師時要看武功,更要看武德。李鳳崗向弟子傳授武功時有嚴格的規定,德行不端者不傳、不孝父母者不傳,心胸險惡者不傳,争強好鬥者不傳等等。李鳳崗經營镖局講究和為上,镖局除了有雄厚的資金和武藝高強的镖師以外還需要經營各種關系,禮讓三分、廣交朋友。

他們師徒二人是大運河上的一代傳奇,大運河上的镖師傳奇

李鳳崗的徒弟大刀王五先在成興镖局作镖師,後來北上京師開設元順镖局。他本人深受李鳳崗的影響,王五給自己立下規矩,重要镖車要親自押镖,來訪朋友要熱情款待,為貧困的人冬施寒衣、夏施單衣。

王五的義舉換來了人們對他的尊重。有一次王五押運着十多萬兩白銀的镖船從北京到天津。行至半路對面駛來一條船擋住了去路,船上有三四十個人,手持兵器,為首的名叫“賽蛟龍”何青。聽說押镖人是大刀王五,何清有些猶豫,但是他還是硬着頭皮舞動大槍撲向王五。

王五擺刀相迎,大刀猛一磕槍杆,震得何清虎口發麻,他想抽槍換招,王五的大刀已劈在他的左肩上,大槍脫手落地。何清見王五并未乘勝進攻,而自己的左肩也是痛而不傷,趕緊停手認輸,感謝王五刀下留情。後來何清與王五兩人成為朋友。

李鳳崗經營的成興镖局和大刀王武的元順镖局後來都跻身中國十大镖局的行列。

運河作為一條内陸河、人工河,當然它的特點是水。上善若水、水潤萬物。運河不僅使滄州國術的拳種得到豐富,使國術事業得到弘揚,對滄州的武德建設也有催發和拉動作用。

他們師徒二人是大運河上的一代傳奇,大運河上的镖師傳奇

镖師是中國古代一個特殊的職業,相當于現在的武裝押運。镖師們雖然收入不菲,卻過着刀尖上讨生活的日子。如今镖局、镖師已經随着社會的發展逐漸消亡,而大運河邊的滄州人則仍然延續着從小練武、健身、強體的古老傳統,國術與武德的影響延續至今。這裡的國術種類已達五十多種,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并培養出多名奧運會冠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