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運河邊拱宸橋畔又一座文化新地标——大運河紫檀博物館建築竣工。
目前正在進行室内裝修、展廳布置及橋下空間裝修,預計亞運會前可對外開放。

紫檀博物館位于拱墅區登雲路、小河路交叉口的東南側,橋西曆史文化街區的南口,總建築面積逾4000平方米。它的造型很特别,遠遠看,就像一幅展開的書卷。
博物館建成以後,将成為集收藏保護、展示交流、學術研究、公衆教育、推廣傳播于一體的紫檀文化、木作文化聚集地及傳統手工藝保護、傳承、創新的城市樣闆點。
▲博物館内部效果圖
▲博物館一層大廳
博物館共有五層,一層設定了運河書房、木工坊,以及展示部分文創産品,市民遊客可以在這裡閱讀、休憩。
▲博物館二層服務大廳入口
二層則是博物館的服務大廳以及一個長約40米的時間走廊。三層是紫檀文化的常設展廳,将展示紫檀的材料特性、工藝、應用、文化曆史等。
▲博物館三層展廳
四層會是一個主題展廳,大師們可以把自己的紫檀精品放在這裡展示,展廳内還有會一個仿古亭子,将會放鎮館之寶;五層則是中式家具準複原陳列展廳,會複原一些名人家具的擺放場景,比如中堂、客廳、書房、茶室等。
▲橋下廣場空間入口效果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登雲橋南側橋底會打造一個1500多平方米的木作廣場,與室内的紫檀博物館一體化營運,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叢集。今後,大運河畔又多了一個好逛、好玩的新體驗點。
▲橋下魯班尺步道效果圖
未來,出了博物館,往運河邊走,就能看到幾百米長的魯班尺文化走廊,一路上還可以看到木作工具、木材标本、木作工藝等,橋下的空間未來會打造一間間獨立的木作大師工作坊,市民遊客還可以在這裡看到傳統文化表演,通過這條走廊去橋西直街就像“穿越”一樣。
在拱墅,拱宸橋兩岸有一個規模之大、密度之高,在全國都非常罕見的“國字号”博物館群: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中國刀剪劍博物館、傘博物館、扇博物館,還有非遺活态展示的手工藝活态館、中國大運河·拱宸橋橋西曆史文化館……如今,大運河紫檀博物館的加入,讓這裡有了更多文化“積澱”。
(來源:運河南)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