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途,在漠不關心中“複活”

作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崔力文

編輯丨朱錦斌

平心而論,智能電動車這條賽道,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依然太過誘人。

在第一波以李斌、李想、何小鵬等網際網路人“下海”創業造車的熱潮,逐漸消退後,無間斷地迎來了科技寡頭、傳統車企、房地産公司甚至頭部供應商的入局,紛紛推出獨立新能源品牌。

前途,在漠不關心中“複活”

手中握有更為充沛資源的它們,令本就競争激烈的新能源亂戰江湖,格局變得愈發破朔迷離。而過往經驗告訴我們:“能量守恒”并不是一個悖論,有人加入其中,必然有人就此消亡。

回顧已然過去的2020年,賽麟、博郡、拜騰、奇點、前途……一個個曾經擁有過短暫高光時刻,名字感到頗為熟知的品牌,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天災也好,人禍也罷,最終結果都是轟然倒塌後,留下一地雞毛。

未曾料到的是,進入2021年,伴随整個市場大盤的快速膨脹,風口與機遇明晃晃地立在那裡。也正因如此,它們之中的某些人借此大勢,看似仍正在做着瀕臨窒息前的“掙紮”。

前途,墜落

提及前途,或許大多人并不陌生。

從發展節點來看,這家新勢力造車的起步,與當下炙手可熱的“蔚小理”并沒有相差多少。而在諸多同行者還在為“準生證”所擔憂的時刻,早在2016年前途就已獲得發改委頒發的新能源整車生産資質,并于2018年獲得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

前途,在漠不關心中“複活”

“雙證”在手,同年8月,定位純電超跑的前途K50正式釋出,補貼後全國統一售價達到68.68萬元,一度超過創始版蔚來ES8,成為同期新勢力造車中,最為昂貴的存在。而這樣的産品定位與所營造出的調性,很快就為前途積攢下了一定聲量。

但目前途K50正式傳遞車主,差強人意的回報随之而來。除了整套還算吸睛的皮囊外,無論綜合續航裡程、駕駛質感,還是智能化等次元的綜合表現,隻能用失望與糟糕來形容。反應到資料端,在上市一年半的時間内,前途K50的累計銷量僅為131輛。

禍不單行,公司經營層面,前途同樣負面頻出。

前途,在漠不關心中“複活”

2019年2月,其母公司長城華冠被爆,存在嚴重拖欠有關工資和供應商貨款的情況。彼時,前途官方回複道,“公司在資金方面确實存在問題,但是不影響員工薪資的發放。”

很快,時間來到2019年底,前途及其母公司長城華冠出現“暴雷”,拖欠員工薪資情況繼續加劇。惡性循環之下,2020年11月,資金鍊徹底斷裂,前途位于北京三裡屯的全國首家體驗門店關閉,位于金港汽車公園的傳遞中心,已人去樓空。

“前途沒死,也不會死。”

實際上,早在2020年8月,前途汽車創始人陸群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對公司所面臨的困境做出回複。随後,他也補充道:“我覺得還是應該對未來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不管怎麼樣,前途會一步步來,頑強地活着。”

前途,在漠不關心中“複活”

一月之後,前途與法諾汽車傳來“牽手”消息。據協定主要内容顯示,二者将共同建立生産基地落戶湖南常德市,由前途提供技術與資質資産,由法諾出資及配合公司在國際上的銷售管道。

毫無疑問,前途在遭遇不可逆轉的打擊後,曾試圖“自救”。但上述合作,就現階段回報結果而言,已然不了了之,并未掀起任何的波瀾。而在更多外界旁觀者的眼中,這家新勢力造車的繼續墜落,難以逆轉。

前途,複活?

年初,在與友人聊天時,曾探讨過一個有趣的話題,對于所有新創車企而言,抛開生與死不談,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前途,在漠不關心中“複活”

我給出的答案為:“當你犯錯時,或者有所起色時,整個行業都顯得漠不關心,甚至連報道與提出建議的欲望都不強烈,那才是真的失敗。”而前途所面臨的現狀,恰恰如此。

殊不知,就在近日,在銷聲匿迹很長一段時間後,其官方微信公衆号,自12月2日開始,突然恢複推送,連發三條推文,并在其中一條中宣布,将攜手金港控股、藍海創意雲進軍當下大熱的元宇宙。

具體内容為:前途将基于區塊鍊技術開發首款元宇宙賽車遊戲,同時将線上遊戲與線下賽事結合,實作虛拟與現實互通融合的賽車體驗。

前途,在漠不關心中“複活”

與此同時,由創意雲為前途元宇宙賽車遊戲提供雲底座和賽事需要的數字内容資産以及相關互動技術;由金港控股提供賽車場地及改裝維修團隊,并由前途提供車輛改裝方案及改裝零部件,最終實作三家共同打造線下GT賽事的目标。

而在三天後的一條推文中,前途還表示:“好久不見,我又回來了……給自己立個flag,我要努力的,多多釋出,美美呈現,華麗轉身。”

平心而論,借助目前十分有限的資訊,并不确定上述種種稍顯迷幻的舉措背後,前途究竟想做什麼。是徹底脫離主機廠的身份,借着元宇宙所興起的浪潮,放手一搏?還是準備重新開始,借着新能源大盤所催生出的增量,重新複活?

前途,在漠不關心中“複活”

一切仍需靜觀其變,等待時間所回報的答案。但能夠确定的是,當下留給陸群與前途選擇與調整的次數,所剩無幾。

況且,久久無法消散的疫情,所帶來的悲觀情緒仍在發酵,也令各行各業的弱勢者,更快墜落深淵之中。如此現象映射到曾經那些面對“風口”紛湧而至的新勢力造車身上,蕭條、淘汰、存亡,一個個相對刺耳的詞彙,不可避免的成為大多人的終局。

“每個人隻能獨自面對生命的黑暗深淵斷崖絕壁,風聲呼嘯,自身不能保全。又有誰可以互相依仗,長久憑靠。”

文末,想把《春宴》中的一段話,送給此刻的前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