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位洛陽防老兵在71年後重聚

作者:失敗的匈奴
三位洛陽防老兵在71年後重聚

老兵們在北京朝陽路二樓一家餐廳24日上午10.m聚談當年槍林雨,三人相繼抵達。雖然他們都住在北京,但自從洛陽戰争散去以來,他們就沒有見過面。負責榮民聚會的北京志願者薛剛告訴記者,近年來,他一直在為榮民做口述曆史拍攝,拍攝了三名老人,是以他計劃與榮民見面。

  "我來自第15軍,吳廷林,你是哪支軍來的?"聾子,在保衛洛陽時被轟炸,你的聲音更大了,"來自河南省的89歲女兵張翠萍大聲對身邊92歲的老兵高振中說。三人分别是95歲的張俊國,時任國民黨軍第94師第282團團長、第3連長;現年92歲的高振中是酋長司令部電話排的一名士兵。而89歲的張翠萍是第15軍護士班的一名護士。

  嚴格來說,三人并沒有在戰場上面對面,反而經曆了同樣的槍炮和子彈雨。71年後,三個人相遇,"我從洛陽南門跳下來,有3層樓那麼高,不知道有多少同志跳下來摔死,如果不跳到自己的身上,就不會有我的今天,"張翠哽咽了。

回想一下,老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張翠萍:害怕觸碰生活的場景 這些年不敢回到洛陽 89歲的張翠萍一家住在北京,71歲,她再也沒有回到洛陽:"不敢回去,整個村子都死了,到處都是死的,害怕回去想起那一幕不舒服", 在昨天的晚會上,張翠萍對大河報記者說。 張翠萍的救援隊首先駐紮在廬山地區。1944年,救援隊從廬山調往龍門,随着戰争形勢的變化,進入洛陽市。"日夜不停地戰鬥,傷員繼續扛着進救援隊,救援卻來了,有很多失血太多了,看着死亡,有毒氣倒下,我們也沒有法治,沒有藥,不知道治愈,很多人死了,悲慘喲......"張翠萍回憶起那一幕,還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1945年10月,張翠萍在故宮見證了日軍的投降儀式:"親眼目睹了日軍的投降,激動得連夜閉不上眼睛。"

  張俊國:追日軍,打死200多人 1944年洛陽防衛戰争接近尾聲時,張俊國的部隊奉命從陝西省韶關行軍100公裡:"一天一夜,日軍開始撤退,我們開始追擊,追到陝西省一個營的地方, 殺了200多個鬼魂,我們也失去了很多戰友......"

  高振中:地下室被吹倒,電話排兵沖了出來 92歲的高振忠也是來自河南,家鄉黃家,洛陽保衛戰,他在電話排:"我們住在西工兵營,一直住在地下室,潮水濕漉漉的,看不到天, 隻聽到外面的炮彈,不知道是被擊中了。直到有一天,當地下室出口被日本飛機封鎖時,我們才開始沖出去,殺死了十幾個人。"

  感恩的榮民,你們是國家的功勳"你們保衛了國家,保衛了國家,保衛了國家。你是這個國家的英雄。"昨天的晚會上,著名抗日将領黃偉的女兒黃慧楠也來到現場,向老人深深鞠躬。而從洛陽出發的特邀"渾努"志願者們特意送給每位老兵兩袋洛陽特價産品。"雖然屍體不被允許,不能回到洛陽,但夢境經常回來,那一幕,當不能忘記的時候,"92歲的老兵高振忠說。

洛陽防衛戰争 1944年,日軍發動了第一作戰計劃(又稱于相桂之戰),将東北地區對東南亞大陸開放。 5月5日,日軍進攻龍門,洛陽防衛戰争開始。 5月7日,龍門丢失。中國第15軍司令員吳廷林(洛陽一川)中将受命率領第14軍第15軍和第94師駐洛陽。 5月9日,洛陽周邊縣陷落,洛陽成為孤城。 5月11日,西部輸掉了比賽。 5月23日,超過35,000名日軍,400多輛戰車,在圍攻後炮擊了8,000多發子彈。 5月24日,洛陽市分崩離析,化為巷戰。 5月25日,洛陽淪陷。 據記載,洛陽防衛戰從5月5日持續到5月25日,曆時21天,中國軍隊陣亡軍官530人,士兵13339人,僅爆發2000多人,昨天在北京、張翠平等三名老兵都是這2110人突圍。洛陽防衛戰中,共有2萬多人陣亡和打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