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将吳起,天縱英才,為何不得好死

吳起是春秋時期衛國人,在鄰國魯國當官,齊國攻打魯國,魯國打算讓吳起當将軍來對抗齊國,此時近臣對國君進讒言說吳起的的妻子是齊國人,吳起可能中途造反,吳起被逼無奈,跟妻子說了這個事,妻子當天就自殺了。沒有了讒言,吳起被任命為将軍,大敗齊國。

過了沒多久近臣又對魯國國君進讒言,說吳起早年是曾子的學生,母親去世不回去奔喪,曾子就把他逐出家門。現在吳起為了當大将軍竟然讓妻子自殺,可見他是一個刻薄殘忍的人。吳起害怕被加害,聽說魏文侯賢能,就去投奔文侯。

文侯問李克吳起這個人怎麼樣,李克說吳起貪财好色,但是用兵如神,當今天下無人能及。于是文侯任命吳起為将軍,打下秦國五座城池。

吳起當将軍,和最底層的士兵穿的一樣、吃的一樣,睡覺和其他士兵一樣睡在草堆上,行軍也不騎馬,和士兵一起走路,自己背着糧食,跟士兵同甘共苦。有的士兵受傷傷口化膿,吳起親自用嘴吸出膿汁。士兵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放聲大哭,别人問,你孩子隻是一個普通士兵,高高在上的将軍替他吸膿,應該感動才對,為何哭泣?母親回答,不是這樣的,往年吳起替孩子父親吸膿,父親打仗一步不退,是以戰死,現在吳起又吸我的兒子,我真不知道我的兒子會死在哪裡,是以哭泣。

幾年後文侯去世,魏武侯當上了國君,武侯沿着西河考察,在河中間對吳起說,魏國的大好河山,真美呀。吳起回答:在德不在險,如果您不修恩德,那麼這條船上的人都是敵人。

又過了很長時間,魏相公叔嫉妒吳起的才能,謀士給他出主意說,吳起為人剛勁驕傲,您先對國君說吳起很有才能,魏國國小,我害怕他不想留在魏國,您為何不把公主許配給他,他如果不想留在魏國,必然推辭。你就和公主一起回去,讓公主羞辱你,吳起看到,必然向武侯辭讓,武侯懷疑他,他就自己走了。公叔照做,武侯果然懷疑他,吳起害怕被加害,于是投奔楚悼王。

楚悼王知道吳起有才能,任命他為丞相,吳起嚴明法令,練兵強軍,幫助楚王平定了整個百越之地,北邊打敗韓趙魏,西邊攻打秦國,各國都害怕楚國,而楚國的皇親國戚都怨恨吳起。

楚悼王死後,楚國的皇親國戚作亂,追殺吳起,吳起趴到楚悼王的屍體上,追殺吳起的人于是用箭射殺吳起,吳起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讀完吳起一生的經曆,會對他殺妻不奔母喪的薄情不齒,對他害死一對父子深惡痛絕,對他三姓家奴的經曆不屑一顧,但我看到的,是一個不斷被同僚上司懷疑、不斷被老百姓所厭惡、有知己卻早早去世、懷才不遇卻又竭盡全力發光發熱的吳起。

如果魯國人不懷疑他,吳起妻子就不會死,如果曾子能了解他不回去奔喪是因為沒有路費,世人就不會對他有那麼多偏見,如果魏國不莫名奇妙地考驗他,他也不會離開曾經那麼賞識自己的魏文侯的國家,吳起的一輩子都在别人的懷疑之下,直到他遇到楚悼王,楚悼王給了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位,他也不負所托,其他國家在楚國面前瑟瑟發抖,吳起終于實作了自己的理想,但楚悼王還是去世了,這次吳起沒有逃跑,他累了,他也老了,一輩子被人懷疑,一輩子都在逃跑,這次,他想跟楚悼王一起走,吳起這一輩子,能夠遇到楚悼王這樣一位知己,足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