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者為閨閣立傳,感慨千紅一窟,為啥獨獨諷刺薛寶钗

作者為閨閣立傳,感慨千紅一窟,為啥獨獨諷刺薛寶钗

題:作者為閨閣立傳,感慨千紅一窟,為啥獨獨諷刺薛寶钗?

文/姜子說書

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

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

聲能兩歌手兩牍,兩鑒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

女兒未嫁将未降,末世忠義明閨閣!先時名号通靈玉,來時姓氏原是秦。

源為二玉演二寶,慷慨隽逸作姽婳,榮源甯演隐甄氏,《胠箧》《南華》續《莊子》!

——《石頭記》序

作者為閨閣立傳,感慨千紅一窟,為啥獨獨諷刺薛寶钗

《紅樓夢》一篇故事,按作者自己說來,是為了替閨閣立傳,作者同情閨閣女兒的薄命,感慨“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也贊同閨閣女兒的“風流”、“忠義”、“巾帼不讓須眉”。

然而,在作者筆下,薛寶钗卻是面目可憎的迂腐老夫子形象,是衆人諷刺的焦點,你瞧賈府的敏探春是怎麼諷刺薛寶钗的呢?

探春笑道:“你這樣一個通人,竟沒看見子書?當日《姬子》有雲:‘登利祿之場,處運籌之界者,竊堯舜之詞,背孔孟之道。’”

後來,賈府出了查檢大觀園的家醜,薛寶钗巡查不利,賣放賊,敏探春更是勇敢到當面攆起了薛家的人,說道:“親戚們好,也不必死住着。”

再看賈寶玉,更是瞧不上薛寶钗人前口口聲聲“女子無才便是德”、“倒不要這些才華名譽”,背地裡事事都要搶風頭,啥閑事都管的作風,常常罵她“國賊祿鬼”,又在薛寶钗多管閑事勸谏自己的時候直接“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絲毫不給薛寶钗留任何面子。

作者為閨閣立傳,感慨千紅一窟,為啥獨獨諷刺薛寶钗

或如寶钗輩有時見機導勸,反生起氣來,隻說:“好好的一個清淨潔白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言豎辭,原為導後世的須眉濁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

原來,賈寶玉已經明明白白告訴世人,薛寶钗表面上是個清淨潔白女兒,實際上卻是釣名沽譽、無故生事的國賊祿鬼之流,比尋常的男子還可惡呢!這也難怪作者三番五次諷刺薛寶钗了。

《紅樓夢》故事裡,薛寶钗常常教導林黛玉等人,女孩子隻以品行為先,才技為末,自己卻處處好為人師,在整個賈府之人面前顯擺自己有學問,一首《臨江仙》更是寫出了薛寶钗“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的野心。

薛寶钗道:“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便好了。隻是如今并不聽見有這樣的人,讀了書倒更壞了。這是書誤了他,可惜他也把書遭塌了,是以竟不如耕種買賣,倒沒有什麼大害處。你我隻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然而,看雜書最多的人是薛寶钗,移了性情,經常性熱毒發作,不顧體面往賈寶玉那裡湊熱鬧,不可救藥的是薛寶钗。要知道,向來不愛花兒粉兒,營造“淡極花更豔”人設,反感富麗閑妝的薛寶钗,可是帶着黃金鎖、紅麝串特地跑到賈寶玉面前晃。

作者為閨閣立傳,感慨千紅一窟,為啥獨獨諷刺薛寶钗

《紅樓夢》故事裡,襲人人前誇贊薛寶钗“心底寬大有涵養”、“叫人敬重”,舉的例證卻偏偏證明薛寶钗連最基本的體面都不要,被人拒絕了,還三番五次上趕着貼上去。

襲人道:“雲姑娘快别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裡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提起這個話來,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隻當他惱了。誰知過後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誰知這一個反倒同他生分了。”

再者,薛寶钗眼高于頂,嘲諷賈寶玉是中看不中用的富貴閑人,王熙鳳是不識字的文盲,惜春是“雖會畫,不過是幾筆寫意”,甚至于把賈探春說成是“利欲熏心、沒有經曆過正事大節目”的膏粱纨绔,處處教導别人。

作者為閨閣立傳,感慨千紅一窟,為啥獨獨諷刺薛寶钗

《紅樓夢》故事裡,薛寶钗《詠白海棠》,自诩是“珍重芳姿晝掩門”,卻經常三更半夜大老遠跑到怡紅院,惹得賈寶玉院裡的丫鬟們都看不下去。

《紅樓夢》故事裡,賈寶玉睡中覺,薛寶钗一個丫鬟、婆子都不帶,就獨自跑到人家屋裡去了,還坐在賈寶玉床邊繡兜肚,一丁點不忌諱。

《紅樓夢》故事裡,賈母掰謊,所說的謅掉牙的才子佳人書,諷刺的就是薛寶钗,因為薛寶钗沒有乳母和教引嬷嬷,平時甚至連黃金莺都沒帶,一個人在親戚家到處跑。

看官聽說,林黛玉和賈府三春身邊每個人的人員配置是這樣的:自幼乳母和四個教引嬷嬷天天跟着,貼身掌管钗盥沐的丫鬟有兩個,灑掃房屋來往使役的小丫鬟還有五六個,也就是五六個老嬷嬷加上八個丫鬟。

作者為閨閣立傳,感慨千紅一窟,為啥獨獨諷刺薛寶钗

便是這樣的陣容,賈母依然不滿意,林黛玉等人搬進大觀園之後,每一處院落又添兩個老嬷嬷,四個丫頭,除各人奶娘親随丫鬟不算外,另有專管收拾打掃的。

雖說是因為薛寶钗年紀比較大,不比小孩子,好似不用人照料,但正是因為如此,更沒有理由毫無顧忌亂跑了。

更過火的是,“品格端方”的薛寶钗,竟然暗地裡拉攏怡紅院的丫鬟和小厮——襲人和茗煙,薛寶钗還在滴翠亭偷聽并嫁禍給林黛玉,放任丫鬟莺兒三番五次口無遮攔給自己拉郎配,把丫鬟莺兒慣得和賈府的小主子賈環當衆吵架,又帶頭在大觀園采花折柳,糟踐完花柳又撒潑,占着自己是客人,這主仆可是啥忌諱都沒有呢!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紅樓夢》程高本、《脂硯齋全評石頭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