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農上山挖筍,意外挖出2個“帶血雞蛋”,專家鑒定後:價值80萬

引言:記得小的時候,有一次跟父母下地收水稻,結果在地裡發現一顆玻璃球,在那個物資匮乏的時代,這個玻璃球給我帶來了不少的歡樂,也是一直被我珍藏。然而長大後才知道,一顆玻璃球真的不算什麼,比如四川的這位老農,他可是從地裡撿到了兩件寶貝,其價值更是達到了80萬之巨。

老農上山挖筍,意外挖出2個“帶血雞蛋”,專家鑒定後:價值80萬

“帶血雞蛋”

這個故事發生在四川。衆所周知,四川雖然是天府之都,卻也是山連着山,水連着水,很多老一輩的人還是過着靠山吃飯的日子,是以許多人在沒事的時候,總喜歡上山挖挖竹筍,要麼自己吃,要麼拿出去賣錢,總之是兩全其美的事。

一日,西充鳳凰山腳下的一位老農像往常一樣上山挖竹筍。這次,在竹筍下面,老人發現了一對形似雞蛋、色如鮮血的石頭。老人以為這就是兩個普通的紅色石頭,無非比别的石頭好看些,就連同竹筍一起帶回了家。

老農上山挖筍,意外挖出2個“帶血雞蛋”,專家鑒定後:價值80萬

回到家,将竹筍和石頭一起清洗起來,這時候老人才發現,這對石頭似乎不一般,不但通體圓潤通透,陽光透過後,石頭内那血色鮮紅,顯得非常豔麗,好似兩個帶血雞蛋。

于是,老人就喊來鄰居一起研究,鄰居紛紛稱贊老農,得了兩件寶貝。

既然是寶貝,消息傳的自然就很快。這不,消息很快傳到了文物專家以及一些石頭收藏者的耳裡。

老農上山挖筍,意外挖出2個“帶血雞蛋”,專家鑒定後:價值80萬

往日裡寂靜的小山村,由于這個消息而變得熱鬧非常,時不時有人前來造訪這位老農。

當專家走過崎岖的山路找到老農之後,表示想要鑒賞一下兩個石頭,老農是個實在人,馬上就進屋把東西拿出來給專家鑒賞。

專家一看可不要緊,經過鑒定,這對“帶血雞蛋”很可能是屬于明末農民領袖張獻中的。

老農上山挖筍,意外挖出2個“帶血雞蛋”,專家鑒定後:價值80萬

極品雞血石

專家之是以給出這個結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這可不是什麼“帶血雞蛋”,而是被稱為最貴石頭的雞血石。

而這對雞血石幾乎沒有瑕疵,血塊顔色也非常正,面積也非常大,尤其可貴的是,這是一對大小形狀都差不多的雞血石,可以說是雞血石中的極品。除非皇親貴胄,一般人是肯定無法擁有。

2、雞血石早在秦朝時期就被視為珍品,但到了明清時代才發展到巅峰,一些較為珍貴的雞血石還會被作為印章,特别是在皇親貴胄之間最為流行。在明清時期,是僅次于金、玉的一種珍貴材料。

老農上山挖筍,意外挖出2個“帶血雞蛋”,專家鑒定後:價值80萬

而這對如同雞蛋形狀的雞血石則流行于明朝,也就是說,這對雞血石很可能是明朝明朝時期,某位身份顯赫的人物遺落在此的。

3、鑒于其珍貴程度,再結合史料的記載,明朝時期川蜀地區的顯赫人物非張獻忠莫屬,張獻忠最後戰死的地方恰好就是西充鳳凰山,也就是發現雞血石的這一帶。

如此說來,這對雞血石的可謂珍品,是不可多得的寶物。退一步來說,即便這對雞血石不是張獻忠的,就拿它本身的價值來說,都價值不菲。

老農上山挖筍,意外挖出2個“帶血雞蛋”,專家鑒定後:價值80萬

高風亮節

文物專家确定這一對雞血石來自明朝之後,為了防止文物流到販子手裡,決定出資80萬購買這對雞血石。

然而老人的決定卻讓在場的專家肅然起敬,老農竟然當場拒絕,反而說:“既然是明朝的物件,那肯定是文物,文物就理應國家來收藏,你們帶走吧,我不需要錢。”

就這樣,這對雞血石如同來時一樣輕盈,被帶走的時候也是沒有激起任何漣漪。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