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宇宙,是資本的最佳韭菜地

元宇宙,是資本的最佳韭菜地

元宇宙的概念越來越火爆,甚至還有很多元宇宙課程開始割韭菜。有讀者問我,為何元宇宙突然就火爆起來?這背後發生了什麼?元宇宙真的可以賺錢嗎?

元宇宙是什麼?

元宇宙的英文是Metaverse,是Meta與Universe的結合體。

而事實上元宇宙并非一個新概念。約30年前,美國科幻作家尼爾·史蒂芬森的小說《雪崩》創造了“元宇宙”概念,指代計算機生成的虛拟世界。小說主人公阿弘是一名披薩外賣員,現實中與人合租于狹小的倉房,但當他将自己接入“元宇宙”,便入住虛拟豪宅。

在“元宇宙”中,人人都擁有自己的數字化身,長達6萬多公裡的赤道大街永遠燈火輝煌,巨型霓虹燈高懸于半空,無視三維時空法則的特殊街區是現實中無法見到的奇景。

這對于現實中買不起房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有巨大的吸引力啊。

電影《頭号玩家》展示了元宇宙的實作形式,通過VR眼鏡和其他可穿戴裝置,你不僅能夠身臨其境的進入虛拟世界,還可以在身體上感受到比如疼痛等感覺。

今年3月美國遊戲公司Roblox上市引發了元宇宙概念的火爆,成為元宇宙第一股。Roblox首席執行官說,元宇宙的關鍵要素是: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随地、經濟系統和文明。

說了這麼多你可能還是不明白什麼是元宇宙。那我們就再簡單一點,都玩過開心農場的偷菜遊戲吧。

以前,你在開心農場裡種一片菜地,你朋友過來偷菜。你無非是丢失一點虛拟的錢,感覺有點郁悶,沒有其他感覺了。

在元宇宙的世界裡,這個菜地更逼真,你帶着VR眼鏡坐在椅子上,可以親手抓住偷菜的人,你的手裡就如同握着他的胳膊一樣的感覺。你和他在菜地裡扭打,你會感覺到疼痛。

通過一系列的可穿戴裝置,把現實中的你投射到虛拟世界裡,這就是元宇宙。這背後是VR、AR、量子計算、區塊鍊等各類軟硬體技術在支撐。以前我們隻能在科幻片裡看到這樣的場景,而技術的成熟,可以讓科幻變成現實。

為何元宇宙突然火爆了?

元宇宙的火爆,與Facebook改名有密切關系。同時,也與目前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階段、資本等都有密切聯系。

元宇宙,是資本的最佳韭菜地

首先,網際網路巨頭突破瓶頸的需要。目前不僅Facebook的使用者數基本見頂,商業模式也見頂了。這就如同網際網路發展進入瓶頸的2008年,随着3G網絡普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開始到來。

同樣,移動網際網路到今天也進入瓶頸,下一步向何處發展?Facebook說是元宇宙。這也和VR、5G、虛拟現實等技術的成熟有關系。而且Facebook在VR上投資多年,至今未見到收益,通過推動元宇宙概念,可以讓其在VR技術上的投資獲得回報。

現在人們在Facebook上通過圖文、視訊方式交流。未來,每個人都戴上VR眼鏡,上元宇宙社交平台,可以在這個虛拟的世界裡,直接面對面交流,甚至做任何愛做的事情。

其次,滿足虛拟貨币公司割韭菜的需求。虛拟貨币在現實中被各國視為違法。中國就明确禁止用虛拟貨币購買商品,禁止使用人民币兌換虛拟貨币。

元宇宙,無疑是虛拟貨币非常好的應用場景。在虛拟世界裡重建立造城市、制造商品、打造服務,這就可以讓你使用虛拟貨币去購買。這意味着資本可以在一個建立成的虛拟世界裡繼續增值。通過虛拟貨币與法币的交易,賺到更多錢。

是以,他們大家看到媒體報道說,某虛拟貨币公司在虛拟平台上賣出了一套61.8萬虛拟币的房産,價值243萬美元。這個虛拟房産的交易就像是現實中制造排隊購房熱銷場景的托,目的是引誘那些炒币者進入遊戲參與交易,進而實作割韭菜。

再次,資本增值的需要。資本似乎在現實中很難繼續找到迅速增值的投資标的了,吃穿住用行,幾乎都有資本的身影。再把資金投入到虛拟的元宇宙,進而繼續增值,是個不錯的主意。

元宇宙,是資本的最佳韭菜地

是以資本願意炒作這種新概念,這可以在股市上推動更多元宇宙概念股,進而實作資本增值。可笑的是,這些概念股集體暴漲,換手率超高,綜合評級全都是賣出。

元宇宙是否毫無價值?

元宇宙是有價值的,它可以推動很多技術的進步。假如未來,每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都推出元宇宙平台,技術成熟後,可能我們不得不進入虛拟世界。

比如,美國你想社交,必須購買一個VR眼鏡,然後才可以登陸Facebook與朋友在虛拟世界裡面對面交流。在中國,騰訊也有自己的元宇宙平台,你聊微信也需要同樣的方式。

那些搞約炮軟體的公司很可能開發出虛拟的色情場所,隻要你購買可穿戴裝置即可按次或以其他計費方式消費色情服務。

這意味着,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VR、AR、量子計算機、區塊鍊等新技術将得到很好的應用,這也将加速資本湧入這些技術領域,推動技術的成熟。

但是元宇宙到底會把人類帶到哪裡?這似乎充滿争議。

顯然,人類在現實中無法實作的虛幻夢想,都可以在虛拟的元宇宙中實作,這個吸引力是巨大的。

科幻作家劉慈欣說:“人類的未來,要麼是走向星際文明,要麼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虛拟世界中。如果人類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實作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這将是一場災難。” 劉慈欣覺得元宇宙是極具誘惑、高度緻幻的“精神鴉片”,擔憂人類沉浸在虛拟世界固步自封。

相比元宇宙,他更推崇馬斯克在火星建設人類第二家園,以及貝索斯開展的人類太空旅行業務,因為當人類無法在地球生存後,必須考慮成為星球生物。而對太空的探索,将有助于人類逃離地球災難。

磐石之心認為,元宇宙一定會吸引大量資本進入,這是資本的本性導緻的。而元宇宙發展成規模後,也必然遭遇政策管制,因為任何合法政府不能允許自己失去對社會的控制權,無論是現實或虛拟。

同時,這也引發了一個偏哲學的問題,人類如果能通過裝置進入虛拟世界,并在裡面找到一個與現實平行的生活,那麼,人類到底是生活在虛拟世界,還是生活在現實世界中?

另外,人類應該經曆過多次文明,隻是太過久遠,沒有被記錄。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錯的?人類真的是猴子變的麼,還是外星移民?

而目前,對于移民火星,馬斯克也基本上獲得了資本的認可。特斯拉已經做到了宇宙估值,SpaceX也在不停地發射火箭。

如今,虛拟的元宇宙與現實的宇宙并駕齊驅,好像也挺不錯的。

歡迎你留言,說出你的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