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痛!痛!與生俱來的痛!錐心刺骨的痛!無休無止的痛!疼痛襲來,他咬緊牙關,操起了裁剪刀……
(1)
他出生在一個寒冷的冬天。
老實巴交的父親看着“哇哇”落地的男娃,抱在懷裡喜不自禁,給兒子取了一個活潑動聽的名字——寶慶。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從臍帶剪開的時候開始,有一種莫名的疼痛就與寶慶相伴而生了。與同齡孩子相比,他顯得格外的哭鬧。
一開始,家裡人都認為愛哭鬧的孩子活潑聰明。可是,等他稍大一點,身體的關節部位經常出血,紅腫,痛得又喊又叫。
“啊啊,疼啊!疼!”寶慶一邊哭喊,一邊掙紮。
頻繁出現這樣反常的舉動,引起父母的重視。于是,帶寶慶到當地醫院檢查。
醫生分析可能是風濕病關節炎造成的,又是打針又是吃藥,卻一點也不管用。年幼的寶慶痛得在地上打滾,哭嚎,抽搐。
面對這種情景,父母吓慌了手腳,抱着他到處尋醫找藥,不管是西藥、中藥,還是民間草藥、“土方”、“秘方”,甚至燒香磕頭求神拜佛,什麼辦法都想到了,還是無濟于事。
寶慶的腸胃被藥劑湯水泡壞了,造成營養不良,發育緩慢,個頭長得不高,臉色清瘦。
他不能蹦,不能跳,不能跑,稍有閃失,不知道什麼時候身體哪個地方會出血,不知道疼痛什麼時候會襲來,會發生什麼事。
白天,父母要下地勞作,沒有時間照顧他,陪伴他。寶訂又不能自己出門找玩伴,隻能一個人守在黑黢黢的老屋發呆。
晚上,父母收工回來,看到他痛苦不堪的樣子,心如刀割,把他緊緊摟在懷裡。這個家,小的哭,大的也哭,哭得村裡人都跟着揪心,唏噓不已。
寶慶14歲那年,母親抱着最後一線希望,帶他從縣城來到市醫院求醫。醫生通過檢查,懷疑他得了血友病,建議去省醫院進一步複查。于是,又輾轉到省醫院,最後診斷與市醫院下的結論完全一緻。
血友病是由于一組凝血因子缺乏導緻凝血障礙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其特點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礙,凝血時間延長,終身具有輕微創傷後出血傾向。重症患者沒有明顯外傷也可發生“自發性”出血。
也就是說,對寶慶來說,無足輕重的一點小小磕碰,就可能導緻血流不止,危及生命。患有這種病的人,人稱常常被其為“玻璃人”。
通過基因分析,寶慶患血友病是基因突變造成的。從他出生那天開始,疼痛就像惡魔一樣拽住了他。他的第一聲啼哭就與别的孩子不一樣,隻是誰都不知道。
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沒有特效藥能對付這種頑疾,唯一能緩解病痛的辦法就是輸血。
為了給寶慶籌錢輸血,家裡債台高築,父親沒日沒夜在田間地頭耕種,把沒有長大的幼豬賣掉換錢救兒子。母親恨不能長出三頭六臂,一個人同時打幾份工,就想着多掙些錢,供兒子輸血用。
孩子的痛,牽扯全家人的神經都在痛,痛!痛!

(2)
因為病痛纏身,力不從心,寶慶不能正常上學,先後四次留級,國中未讀完被迫辍學,那年他已年滿19歲。
他往後的日子還長着,将何以謀生呢?
父母翻來複去琢磨好幾宿,才想出一個既保守又傳統的辦法:讓孩子學縫紉,将來靠手藝養活自己。
父母的決定沒有商量的餘地。寶慶作為家裡的長子,聽從安排,登門拜師,開始壓抑活潑好動的天性,耐着性子一針一線跟師傅學習縫紉技術。
乍看起來,這個活并不繁重,無非是要靜心,耐心,細心,加恒心,但對寶慶這樣的身體來說,仍然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他經常失血,身體虛弱,骨關節變型,不能熬夜,不能久站,也不能久坐,還要克服疼痛造成的心理壓力。
他一次又一次在生死線上掙紮,一次又一次脫胎換骨般從鬼門關裡走出來,利用非常有限的時間跟師傅學習生存本領,一點點積累知識。
他先後跟了兩任師傅,兩任師傅都說寶慶是自己最得意的徒弟,隻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成才。
寶慶出師後,跟随母親來到城裡打工,在一家牛仔服制衣廠做流水線勞工。每天要做12小時工作,一周隻準休一天。
好幾次他在宿舍裡犯病,兩個膝蓋腫得像饅頭,痛得死去活來,隻得靠工友幫忙端水,打飯。
有一次,他經過一番痛苦掙紮之後,神情恍惚地問工友:“你知道‘錐心刺骨’、‘痛不欲生’、‘撕心裂肺’這些成語的含義嗎?不,你們不知道,隻有我體會最深。”
是啊,女人生孩子陣痛有十級,血友病疼痛起來是十二級。你說他該有多痛啊!
一個工友看到他為了抵抗疼痛,五官扭曲變形,虛汗涔涔,呼吸困難,緊緊摟着他,淚流滿面地說:“兄弟,我真想幫幫你啊!”
寶慶打工一個月到手的工錢隻有兩三百塊,僅夠維持生活,不能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他咬緊牙關硬撐了五年,身體各部位關節嚴重變形,走路搖搖晃晃。
他思來想去,決定離開工廠,自己辦一家成衣制作家庭作坊。一方面減少奔波,掌握作息時間;另一方面自力更生,盡量減輕父母的壓力。
不久,他托人幫助,在市區城中村租了一間破舊的民房,面積隻有10平方米,而且是底層。然後,購買了一台縫紉機,兩張桌子,幾把剪刀,幾件樣品……
鞭炮響完,他宣布:寶慶制衣坊正式開張了!
一個人的作坊,一個人的舞台。從尋找客源,面料采購,服飾設計,材料裁剪,到穿針走線,成品熨燙,趕時交貨,全是寶慶自己親力親為。
他憑技術,憑經驗,憑誠信,憑吃苦耐勞和不折不撓的精神,接下一個個訂單,做出一件件服裝成品,換來一筆筆報酬,真正做到了自食其力。
在工作中,他收獲了愛情,收獲了幸福,收獲了滿滿的自信。
市殘障人士聯合會派他到省裡參加技能教育訓練,然後選送參加全省、全國殘障人士職業技能競賽,他不負衆望,一路過關斬将,頻頻獲獎,并瞄準國際大賽勇敢沖刺。
有人把他的事迹做成微電影,感動了不少人,也激勵了不少人。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成衣作坊的業務開始增加和拓展。寶慶與一些面料廠、制衣廠和服裝公司先後建立了合作關系。由此,他租廠房,建工廠中的房間,買裝置,雇勞工,建立自己的團隊,開辦自己的實體。
不久,“寶慶服裝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承接生産各類職業服裝、行業服裝、家居類紡織産品、布藝和窗簾等業務。在員工招聘時,他特别提出:有志自立的殘障人士優先考慮。
(3)
要說服裝制作是一個市場競争非常激烈的行業,想跻身其中很不容易,要做大做強更難,一個殘障人士要想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真是難上難!
寶慶沒有上過學,講不出大道理,說不出豪言壯語,更提煉不出“心靈雞湯”。要問這些年的成績是怎麼做到的?他清瘦的臉上露出波瀾不驚的微笑,腼腆地說:“我的體會隻有兩個字:靜和忍。”
如何了解“靜”和“忍”這兩個字呢?
寶慶曾經聽血液病專科醫生說過,血友病很奇怪,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得這個病的人非常聰明,有悟性,學什麼都比一般人進步快,提升快。這就應了那句話:“上帝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他心裡明白,這個病是不治之症,疼痛會與自己相伴終生。家裡窮,拿不出錢給他輸血,父母已經傷心透頂。
這個時候,他沒有絕望,也沒有氣餒,反倒變得冷靜下來了,打定主意,背水一戰,以退為進,忍!
值得慶幸的是,後來國家研制出重組人凝血因子VIII注射用藥,每三天打一針,可以糾正或預防出血問題,大大減輕病人的痛苦。
寶慶用藥之後,病情得到控制,終于有緩一口氣的時候了,生活品質也随之慢慢提高。真是不幸之中的萬幸!
應該承認,很多時候殘障人士會處于無助的境地,需要一個人孤軍奮戰,隐忍并不代表懦弱和退縮,它是一個人意志力發揮到極限的展現,是一種與疾病作戰的“核武器”。隻有将隐忍扛到底的人,才能成為最後的赢家。
經曆過一次次痛苦的洗禮,一次次艱難地抗争,寶慶覺得血友病并不可怕,疼痛也沒有關系,肢體殘損也沒啥了不起。
他現在完全能夠在疼痛之後讓自己沉靜下來,重新收拾心情,抛開雜念,心無旁骛地看書學習,鑽研服裝制作技術,讓自己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
他甚至認為壞事也能變成好事,不幸也能轉化為幸運。如果不是因為病痛的限制,說不定他會是一個遊手好閑的人,把時間和精力都用來刷手機玩遊戲,把青春都荒廢了,最後一事無成。
一路走來,他學會接受現實,學會與疾病和平相處,痛,并快樂着。
這讓我想起古希臘神話故事裡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他曆經百般痛苦與折磨,從來沒有喪失信心和勇氣。“靜心”和“隐忍”,是從磨難中提煉出來的人生感悟,樸素,真實,富含哲理。
(4)
嚴寒過去春來早!
在全國第五屆殘障人士職業技能競賽中,寶慶以總分95分的好成績技壓群雄,成功摘取男裝制作項目的桂冠,并榮膺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号。
時隔不久,他參加了世界殘障人士職業技能競賽。一個黃皮膚黑眼睛身材單瘦的選手,精神抖擻地站在男裝制作組參賽隊伍裡,讓世人驚訝。
面對來之不易的成績和榮譽,寶慶激動不已,内心深處有一種破繭化蝶的感覺,還有對生命價值的感悟。他用事實證明,殘障人士不僅能養活自己,還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與此同時,在成績和榮譽的光環下,他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深知活是幹不完的,錢也是賺不完的。
在業務上,自己的工廠消化能力有限,身體條件不允許盲目參與市場競争,不能接收大批量訂單,貪多求快擴大産量容易栽跟頭。必須堅持品質第一,以誠信取勝。
面對複雜多變的服裝市場,他把目光投向女裝定制發展方向,主要服務對象為現代時尚女性。保證在他這裡定制的每一件女裝都将是獨一無二的精品,穿出去不會撞衫,有個性,有品味。
工餘時間,他喜歡聽聽音樂,種種花草,在天籁深處沉思冥想,在自然恬靜中放松自己。也許在接送女兒上學的路上,也許是一個人散步西湖、穿梭于井市巷道的時候,都有很多設計靈感在腦子裡乍現。他撷取生活中的各種時尚元素融入服裝設計理念,千方百計為都市添一抹靓麗風景。
如今,寶慶身兼多職,除了擔任服裝公司董事外,還在市殘任職職。他說:“我是殘障人士,我知道殘障人士會想什麼,渴望什麼。現在大多數殘障人士的生活來源要靠政府和家庭。我想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和力量,為殘障人士提供合适的場地,尋找合适的項目,幫助他們擺脫自卑心理,扶持他們就業,或者自主創業。最終目的是想讓殘障人士抱團取暖,形成一個大家庭,融入社會生活,共享美好未來。”
我堅信,在寶慶的裁剪刀下,痛苦的日子會漸行漸遠,生活将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