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能增速遠超下遊擴張速度 苯乙烯行業進入陣痛期

作者:中國化工報

  2021年對于苯乙烯行業來說,是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年。新增産能的大幅釋放,在市場話語權持續提升的同時,裝置虧損運作時間線也不斷拉長,行業已經進入發展陣痛期,市場佔有率之争将越發白熱化。

  産能野蠻生長

  2021年,新裝置投産加之老裝置擴能,苯乙烯産能野蠻生長。截至11月份,我國苯乙烯在産産能1451.2萬噸,較去年底增長近20%。

  在新裝置産能釋放支撐下,苯乙烯産量繼續重新整理高點。截至10月底,今年國内苯乙烯總産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同比增長26%。其中,5月單月産量則突破110萬噸,為全年度最高。但苯乙烯行業擴能腳步并未就此停止。據統計,12月或有65萬噸/年新産能釋放,且有原計劃在今年四季度投産的逾200萬噸/年新産能,因種種原因延期到2022年上半年。預計2022~2026年中國苯乙烯拟在建産能将達到1000萬噸以上。

  虧損時段拉長

  随着國内産能不斷增加,苯乙烯進口呈現下降趨勢。2017~2020年,我國累計共進口苯乙烯1219.92萬噸,是淨進口國。但今年發生了變化,前10個月,我國苯乙烯進口總量僅為142.71萬噸,同比下降42.98%。

  與此同時,因市場競争激烈,議價能力減弱,買家話語權增加,苯乙烯行業虧損時段拉長。今年6月份開始,苯乙烯與原料價差不斷收窄至1000元(噸價,下同)以内,甚至有時僅在300~500元,在苯乙烯曆史上實屬罕見,而此前基本維持在2000~2500元。特别是非一體化苯乙烯裝置大多陷入虧損局面,并持續至年底,期間部分企業不堪高成本重負選擇降負或延長停車周期,行業開工率長時間維持相對偏低運作狀态。

  “話語權”減弱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苯乙烯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近兩年,伴随着“一帶一路”新基建,苯乙烯及下遊再度煥發生機。截至2021年,中國苯乙烯表觀消費量預計達1400萬噸;2017~2021年中國苯乙烯表觀消費預期平均複合增長率為6.51%。雖如此,但下遊擴張速度遠低于苯乙烯行業。2021年,苯乙烯主流下遊聚苯乙烯(PS)行業到目前未有新産能投産;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行業新增産能45萬噸/年;可發性聚苯乙烯(EPS)新增産能32萬噸/年。可見,苯乙烯主流下遊增産偏少。

  随着原料供應增量,苯乙烯在其産業鍊中的“話語權”減弱,從低成本轉入高成本,而主流下遊則維持良好的盈利狀況。

  未來仍存機遇

  但未來苯乙烯行業也存在重要機遇。有資料統計,2022~2026年國内大概有18套共計476萬噸/年PS裝置、16套共計724.5萬噸/年ABS裝置、12套共計259萬噸/年EPS裝置新産能将投産,屆時對苯乙烯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但最終對于苯乙烯行業能提振多少,還要看這些項目的落地情況。(石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