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文化是什麼?不同地方的人也許有着不同的回答。對福建人來說,文化是三坊七巷的磚瓦紅牆;是鼓浪嶼上的鋼琴聲響,還可以是一句铿锵的“愛拼才會赢”。

文化産業從來都離普羅大衆很近,你外出晨跑的體育館、買書喝咖啡的書店、拍照打卡的漂亮建築都有可能是文化産業中的一部分。發展好地方文化産業,本身就是傳承好地方文化血脈的重要手段。

福建省“文化企業十強”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辦10屆,12月14日-12月16日18:00福建優秀文化企業紀實片——《文化的力量》将在東南衛視連續播出,12月15日-12月17日18:07将在海峽衛視播出。專題片從入選福建省“文化企業十強”的企業入手,以“擔當”“創新”“融合”為三大主題,展示那些深入福建人日常生活的文化産業發展路徑,深入探尋閩地文化背後的“操盤手”,解讀福建文化産業發展狀況。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國有文投企業的文化擔當:

古厝百貨塑造福州集體回憶

這裡有新華書店也有大夢書屋

三坊七巷、上下杭、西湖百貨、大夢書屋……文化在福建,從來不是曲高和寡的行當,它滲透入福建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高深,很親民。

以福州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福建廣電網絡為排頭兵的一批國有文化企業,正在展現着閩地文化生生不息的傳承力和福建文化企業的擔當。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三坊七巷

你一定對福州文化旅遊投資集團保護性改造的三坊七巷、上下杭古厝印象深刻。西湖百貨商場,也是福州文投集團為市民保管的一份記憶,以“福州僅存的老式國有百貨商場”的文化标簽,持續溫潤着幾代福州人。

除了這些富有情懷的古厝百貨外,文投集團接手了福州海峽奧體中心、市體育館等體育場館,為福州人的健身生活提供更好的公共條件。總占地面積11000畝的海峽奧體中心,定期定時段對市民免費開放。文化,從來不止是心靈的滋養,更應該是有服務的溫度。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福州海峽奧體中心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這個名号略顯“官方”,但作為福州人文城市地标、深受年輕人喜歡的大夢書屋,就是海峽出版發行集團下的。

2014年,大夢書屋首家門店在福州西湖邊正式對外營業,這家最早引入複合經營業态的本土實體書店,是集團在書店領域的全新探索。書香、木香、咖啡香,大夢書屋打造的城市書房,成了福州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大夢書屋内景

除了大夢書屋這樣極具本土開創性的書店外,福建全省的新華書店在2009年并入海峽出版發行集團。新華書店,這個承載了幾代國人記憶的老名号,在福建始終擔負着傳播先進文化的使命,讓“書香八閩”沁入人心。

2020年12月,福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古籍整理全媒體出版項目《八閩文庫》,第一輯初編200冊在福州首發,對散落海内外館藏和私人收藏的閩人著述遺珍,進行集中搜訪和搶救性出版。編好書、印好書、讓讀者讀好書,秉持着這樣的文化堅持,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守護者福建人的閱讀品味。

除了精神浸潤之外,文化企業更在福建人的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2021年9月,莆田突發新冠肺炎疫情,9月15日,福建廣電網絡集團莆田分公司在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緊急安裝應急廣播,用國語、方言、快闆播放抗疫相關内容。這樣及時的響應,背後依托的是一個高效全覆寫的有線網絡。福建廣電網絡集團以科技為抓手,在社會綜合治理中作出積極貢獻。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福建省廣電網絡集團莆田分公司

文化制造業創新更新:

全球首創最長立體書

平劇做盲盒玩出新花樣

創新是文化在時代浪潮中能翻騰出水花的動力,不斷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近年來,一批新興文化企業正以各具創意的項目譜寫時代的旋律。

随着網際網路發展,PDF檔案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PDF的核心技術和專利牢牢掌握在國外一些大公司手上。

2008年,PDF成為ISO标準之一,促進中國必須有自己的電子文檔格式,而福建文化企業福昕軟體,從2004年左右就敏銳感覺到了市場前景,決定開始研發中國自有知識版權的PDF相關軟體。

2016年,福昕軟體參與制定的中國版式文檔标準OFD正式推出,中國人也有了自己的版式檔案标準,并迅速推廣應用開,在全國文化企業中樹立了福建榜樣。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福昕軟體大樓

平劇,是不少癡迷傳統文化人士的至愛。成立于1995年的德藝文創,近期正用卡通、盲盒的元素和平劇頭像結合,打造既有平劇内涵底蘊,又符合年輕人審美的文創産品。

對于成立了二十餘年的福建文化企業,德藝文傷口對的是全球的市場,緻力于“把中國的文化故事說給更多消費者聽”。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德藝文創打造的平劇文創産品

在福建,文化創新除了豐富文化産品本身的精神内涵外,在表現形式上,也被企業們玩出了各種“花樣”。龍竹工貿以具有獨特文化屬性的竹子,創意了生活空間美學,用一種全新的角度闡釋竹文化的内涵。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龍竹工貿廠的竹制産品

擁有近30年包裝印刷經驗的廈門合興包裝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從事中高端瓦楞紙箱及各類包裝制品的研發設計,注重環保、避免污染,在普通的瓦楞紙包裝上加入文化元素,“玩”出了新花樣。

文化企業融合:

《印象大紅袍》驚豔全國

廈門全新藝術中心融入大衆

“文化+”是什麼?加号是一種融合,更是一種更新。在福建,文化行業與各種業态的互相融合,正顯示出更強大的力量。融合之路,亦是發展之道。

作為福建旅遊勝地之一,武夷山是福建一張響亮的名片。12年來,以武夷山水和茶文化為表現主題的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成為不少遊客對武夷山驚豔的回憶之一。這場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聯合導演的實景作品,不僅讓遊客對武夷岩茶有了更深的感悟,更讓遊客對福建人文之美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

12年來,《印象大紅袍》接待演出了4807場,656萬人,收入近九億,利潤2.8億,這樣的成績在旅遊文化領域當中屬于相當卓越。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文化與教育,向來都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要談文化企業的發展,教育始終是避不開的話題。

寶寶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專注于“文化+教育”的企業,緻力于把各種傳統文化融入卡通片、PPT等多種媒體媒介。寶寶巴士的産品已經在福建的許多幼稚園中免費推廣使用,在現在多媒體的顯示屏裡,寶寶巴士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開辟了全新路徑。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寶寶巴士将傳統元素融入卡通片、PPT等多種媒體媒介

福建葫蘆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童書發行為基礎的綜合文化産業公司。為了增加童書的趣味性,葫蘆文化開發了大量的立體書、玩具書、觸摸書、翻翻書。《打開故宮》立體書展示創造了中國兒童圖書銷售的最高記錄,亦是首創全球最長的立體書,達3.2米,清明上河圖、長征、三星堆……葫蘆文化對越來越多的曆史文化場景進行創意表達,亦展現着新時代文創中的福建貢獻。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葫蘆兄弟開發的《打開故宮》立體書

文化與商業地産的融合,是近年來相當流行的業态。

在廈門,有這樣一個四萬平方米的展館,開拓了藝術文化複合業态,集客平台、社交功能、品味消費、到場體驗、文化創意、教育訓練教育于一體的創新“藝術品+”模式。彙聚了當代藝術、中西繪畫、傳統工藝、古董珍玩、生活美學和文化創意等多元業态。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廈門海絲藝術品中心

廈門佰翔海絲盛業國際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經營的廈門海絲藝術品中心,當下已經成為許多藝術愛好者打卡的熱門地,“文化+商業”讓藝術消費成為大衆消費的一個環節,做到藝術生活化、藝術大衆化。

福建的這些文化名片,推手原來是他們

12月14日-12月16日連播三集

東南衛視18:00

12月15日-12月17日連播三集

海峽衛視18:07

鎖定《文化的力量》

編輯 | 翁翔

主編 | 衛貝妮

監制 | 蔡天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