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淵身為皇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為何不派兵去救太子呢?

玄武門之變是曆史上著名的事件,這是一場奪嫡之争,在這件事情的背後,有多少的黑幕或者有多少的隐情我們不得而知.但二十世紀後,很多的專家學者對玄武門之變進行了分析,發現了其中的一點端倪,至少證明了一點:史書上面記載的東西不能夠全信。那麼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身為皇帝的李淵,為什麼不派兵去救自己的太子呢?

李淵身為皇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為何不派兵去救太子呢?

李淵身為皇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為什麼不派兵去救太子?

李淵一共有四位嫡子,其中三子李玄霸英年早逝,很多人都說他叫做李元霸,其實這是避諱康熙的玄烨才改的名字。曆史上真正的名字就叫做李玄霸。李玄霸也并不是演義中說的那樣天下第一,這個人在曆史上沒有多少的記載,就不多說了。

剩下的就是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四李元吉,在李淵起兵的時候,這三個人分别有自己的任務。老大是最辛苦的,李淵讓他自己去招募士兵;老四是最幸福的,李淵讓他留守。

老二運氣是最好的,跟在李淵的身邊。是以那些能人來投奔李淵的時候都被李世民熱情款待,慢慢的李世民就結交了很多的英雄豪傑。

李淵身為皇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為何不派兵去救太子呢?

唐朝被李淵建立了之後,四周還有很多的敵對勢力,這時候的老四已經成為了打醬油的人,整天幻想着老大和老二都死了,他将來當皇帝。李淵把老大立為了皇太子,把老二封為了秦王,然後老大跟着李淵坐鎮長安城,幫助李淵管理唐朝,并且給李世民提供後勤和補給,讓李世民安安心心的在外面掙軍功。

後來的李世民被加封為了天策将軍,并且還有了天策府,可以招募幕僚。天策将軍的地位在諸王之上,僅次于皇帝和太子,也就是說本來老二和老四是平級的王爺,可是李世民被加封完了之後,老四見了他也的行禮。這就讓老四非常的不滿,決定聯合老大收拾掉李世民。

李淵身為皇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為何不派兵去救太子呢?

随着李世民身邊的勢力越來越大,并且朝中的很多人都站在李世民這一邊,李淵便決定打壓一下李世民,畢竟他隻是個王爺,上面還有個太子呢?風頭都被王爺出盡了,将來太子當上皇帝哪裡還有什麼威信,于是李建華和李元吉以及李淵合起夥來對付李世民。

李世民非常的傷心,哥哥弟弟對付他就算了,現在連老爹也要對付他,李世民無奈了,但同時他也做出了一個決定,既然如此,就别怪我狠心了。

李世民的做法非常的簡單,把自己的心腹派到了洛陽,洛陽在隋朝以及唐朝的地位非常的重要,那相當于第二個都城。李世民把自己人派過去之後,還花費重金收買宮中的侍衛,李建成在收買李淵的老婆,而李世民來收買李淵的保镖。兄弟之間的争鬥,倒是便宜了這些外人們。

李淵身為皇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為何不派兵去救太子呢?

我們接着說一下玄武門,這個地方是李淵寝宮的大門,隔壁就是太子的東宮。李世民為什麼要堵在玄武門,而不是直接去找太子算賬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以至于就有人說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根本上針對的就是李淵,李建成和李元吉隻是捎帶着解決。

一場宮廷政變就在玄武門這個地方拉開了序幕。

李世民帶領着尉遲恭等人埋伏在了這裡,并且給李淵寫了封信,說李建成和李元吉與後宮中女子有染,李淵非常的生氣,就下令李建成和李元吉過來解釋清楚。李淵派的人走了之後,進來一個人,這個人是高士廉,他來找李淵喝茶,隻不過他是全身武裝而來的。

李淵身為皇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為何不派兵去救太子呢?

當李建成和李元吉風風火火的來到玄武門之後,李世民一箭射殺李建成,李元吉看到之後逃跑,被李世民追上去後,不忍心殺害李元吉,結果差點被李元吉反殺,跟上來的尉遲恭二話不說直接把李元吉給結果了。就這樣原本的三位嫡子隻剩下了一位,這個人就是李世民。

當玄武門的動靜傳到了李淵的耳朵中時,他喊了護衛們,但是沒有一個人搭理他,高士廉對李淵說道:既然隻剩下一個,為什麼不立他為太子呢!李淵看着眼前的高士廉以及剛剛走進來的尉遲恭,他知道今天晚上過後,唐朝将不再是他的。

李淵身為皇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為何不派兵去救太子呢?

李淵是皇帝不假,但是他不會想到自己的兒子比他狠,也不會想到李世民已經把該收買的人都給收買了。他想去救自己的太子,可惜皇帝身邊已經無人可用,從這一點來看李世民還是比李建成聰明點的。

其實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也是有兩手準備的,如果不成功那就逃到洛陽,打割據。我想,那個時候沒有人能夠擋住李世民身邊的那些猛将吧,隻不過那樣子的話,天下又将再次大亂,而苦的還是百姓們,正如那句詩說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