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稱帝後,建文帝不知所蹤,他是如何對待朱允炆家人的?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為了防止江山被外人篡奪,将自己的兒孫都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在這些藩王中,又以戍邊九王勢力最大。原本朱元璋指定的接班人是太子朱标。朱标在諸王中素有威信,如果是由他繼位,那戍邊九王也隻能乖乖的接受戍邊的任務,但朱标卻英年早逝。朱标死後,朱元璋心灰意冷,将皇長孫朱允炆立為了接班人。朱允炆即位後,也深感各位叔叔帶來的壓力,是以決定聽從大臣的建議開始削藩。

朱棣稱帝後,建文帝不知所蹤,他是如何對待朱允炆家人的?

當時甯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燕王朱棣更是握有“節制沿邊士馬”的重權。朱允炆也知道這兩人不好對付,便決定先挑軟柿子捏。朱允炆下手的第一位藩王是周王朱橚[sù],朱橚與朱棣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朱允炆怕他倆之後聯手,便決定先斷朱棣一臂。正好朱橚的兒子還告他謀反,朱允炆便派李景隆将朱橚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擺平周王後,朱允炆又先後對齊王、湘王、代王動手。這些人也解決後,朱允炆終于開始對燕王朱棣動手。

朱棣稱帝後,建文帝不知所蹤,他是如何對待朱允炆家人的?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朱允炆為防止燕王朱棣造反,任命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任命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之後又派都督宋忠屯兵開平,并調走了燕王原先所屬的軍隊。朱棣可不像其他藩王一樣軟弱,看朱允炆要對他下手,立刻搬出了朱元璋的《皇明祖訓》,将齊泰、黃子澄指為奸臣,打出了“清君側,靖國難”的口号。朱允炆畢竟年輕,在軍事方面,比起朱棣來要差得多。最終朱棣靖難成功,兵臨南京城下。

朱棣稱帝後,建文帝不知所蹤,他是如何對待朱允炆家人的?

等朱棣入城之後,卻發現朱允炆離奇失蹤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為了掩人耳目,朱棣便将大火中的一具焦屍認作朱允炆,宣布建文帝已經死亡。等他當了皇帝後,又派人從水陸兩路尋找朱允炆。鄭和七次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尋找建文帝。而在陸路,朱棣又派出親信大臣胡濙[yíng],以尋找張三豐的名義暗中查找建文帝。胡濙為執行這項任務,用了十幾年的時間,連母親病逝都沒有回去,可見任務的艱巨。

朱棣稱帝後,建文帝不知所蹤,他是如何對待朱允炆家人的?

那朱棣做了皇帝後,又是如何對待朱允炆家人的呢?據史料記載,朱允炆的皇後死于靖難之役的宮中大火中。朱棣發現的那具焦屍,應該就是建文帝皇後。朱允炆的太子朱文奎,也在靖難之役後随朱允炆離奇消失。朱允炆一脈,就隻剩下了個兩歲的兒子朱文圭。朱棣深知“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道理,但又害怕殺害兩歲幼兒影響自己的一世英名,于是便命人把朱文圭給圈禁起來,并為其取名為“建庶人”。

朱棣稱帝後,建文帝不知所蹤,他是如何對待朱允炆家人的?

朱文圭這一被關,就是五十多年的時間。後來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成功後,有感于被拘禁的痛苦,是以便讓人把朱文圭釋放出來。朱文圭出來時已經五十七歲,因為從小被關在小房子裡,是以不識男女、不辨牛馬。明英宗本還想讓他開枝散葉、傳宗接代,特賜給他十多個婢女,但朱文圭因為無法适應外面的環境,沒多久便死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