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法戰争爆發的背景是什麼?清政府為何會“戰勝而敗”?

中法戰争爆發的背景:

1883年12月,法國入侵越南北圻,進而窺伺中國的情況,然後想以越南為跳闆,對中國展開侵略。而在朝廷之中,面對法國在越南肆意妄為的行為,以左宗棠為首的主戰派和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吵的不可開交,但最終,主戰派占了上風。清政府出兵支援越南。

這是中法戰争的背景。那麼,這場戰争為何是一場“戰勝而敗”的戰役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中法戰争爆發的背景是什麼?清政府為何會“戰勝而敗”?

1885年3月下旬,清政府在著名抗法将領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之後,前線軍民群情振奮,鬥志昂揚,決心乘勝追擊,痛打法軍,制定了以下作戰目标。

◆馮子材定于4月中旬率東線全軍進攻北甯、河内

◆唐景崧準備出牧馬,進攻太原

◆廣東方面準備出欽州,沿北圻東海岸進攻廣安

◆與此同時,雲南軍務鮑超率所部30餘營前往龍州,随時準備入越作戰

◆西線滇軍在取得臨洮大捷之後,又收複了廣威等地,乘勝向興化發起了進攻。

從以上戰略目标之中,我們可以看到,清政府這邊形勢一片大好,完全可以趕走法國,逼迫法國撤軍。但是,事與願違的是,在朝廷中,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卻占了上風,在他們的建議下,清政府出人意料地于4月4日與法國簽訂了停戰協定,并與7月7日向前線各軍下達了停戰撤兵指令。

在大好軍事形勢下,清政府突然宣布停戰撤軍,坐失良機,使得主戰派和前線将士可謂是痛心疾首,憤恨不平,好不容易取得的一點兒戰國,馬上就要前功盡棄了。對此,馮子材等愛國将領緻電張之洞,聯名要求清政府“誅議和之人”。同時,主戰派的左宗棠等人也上奏朝廷,反對中國先行撤兵。

張之洞提出:“停戰則可,撤兵則不可,撤至邊界尤不可。”因為,“我撤敵進,徒中狡謀,悔不可追”。如果非要撤兵,則必須由法國先撤“基隆、澎湖之兵,我方才可撤兵”。禦史趙爾巽也提出:“法人先立定歸還基隆,澎湖之約,明訂退師日期,然後我盡撤關外之兵。”

他們認為:在這場戰争中,法國是戰敗國,而不是清政府。是以,理應由他們先撤軍。如果中國先撤關外之兵,一旦法國乘機發起進攻,中國必然抵擋不住。另外,他們還建議在靠近滇、桂邊界劃出一隔離地帶,避免與法軍的直接對峙,引發事端。

中法戰争爆發的背景是什麼?清政府為何會“戰勝而敗”?

抗法名将馮子材

然而,盡管主戰派給清廷最高統治者說明了利害。但清政府依然不為所動,他們對主戰派提出在越南戰場不先撤軍的意見極為不滿,強令兩廣總督張之洞和雲貴總督岑毓英務必按期撤兵,以免節外生枝,再起事端。而對于劃出隔離帶的意見,開始表示贊同,但後來因法國反對,也就不了了之了。

總之,清政府在急于議和的心态支配下,隻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與主戰派的意見格格不入,對于此前一再提出議和必須“無傷國體,不贻後患”的原則已經完全抛之腦後。

清政府之是以在取得鎮南關大捷之後,采納李鴻章“乘勝即收”的主張,迫不及待地與法國簽訂停戰協定,造成“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怪異結局,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清政府始終寄希望于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

中法戰争爆發後,清政府雖然被迫進行軍事抵抗,但始終沒有堅定抗戰的決心,即使再打了勝仗之後,也依然寄希望于外交談判解決問題,這在之前已經顯露出端倪了。

1881年8月26日,清政府雖然公開對法宣戰,但幕後的談判一直時斷時續地進行。1884年12月,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英人赫德及其幫手充當中法調停人,秘密與法國政府談判。經過讨價還價之後,清政府一再讓步,雙方分歧逐漸縮小。而這時,正是清政府取得鎮南關大捷之時。

此時的清政府,并沒有因為軍事上的勝利,态度變得強硬起來,使談判向有利于中國的方向發展,而是不顧國家利益,倉促簽訂停戰協定,徹底葬送了前線軍民浴血奮戰所取得的成果。

二,為了收回基隆、澎湖。

法軍于1884年8月5日攻占台灣基隆,10月23日法艦隊司令孤拔宣布封鎖台灣海面。台灣巡撫劉銘傳雖然督率清軍英勇作戰,終因兵力不足、軍援難濟,未達驅逐法軍、收複基隆之目的。另外,在清軍收複諒山的第二天即1885年3月30日,孤拔艦隊又侵占了澎湖列島。這種情況,也成為清政府急于停戰議和的原因之一。

這表明:為了收複基隆、澎湖,也不得不趕快簽訂停戰協定和天津條約,因為法國視清政府軟弱可欺,堅持必須在正式簽約之後才從基隆、澎湖撤兵。

中法戰争爆發的背景是什麼?清政府為何會“戰勝而敗”?

三、清政府本身的财政危機

中法戰争期間,清政府共耗費白銀兩千餘萬兩,有人說是三千餘萬。由于軍費開支巨大,入不敷出,清政府不得不舉借外債。

據統計,從1883年9月到1885年3月,直接用于軍費,以“廣東海防”、“福建海防”、“援台規越”等名義所借外債共8次,總數約為庫平銀1760萬兩。清政府面對如此巨大的财政支出和外債累累,對于要不要把戰争進行下去,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更何況,以李鴻章和郭嵩濤為首的主和派甚至将民窮财竭和将引發内亂作為反對戰争的理由之一,向清廷提出過警告。以緻于後來左宗棠氣憤地說道:“十個法國将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

是以,以上所述,就是清政府為何在取得戰争主動權的情況下,會急于求和。

是以,中法戰争對于清政府來說,完全就是是一場“戰勝而敗”的戰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