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從未忘記祖國的廣東人,一句中文都不會,為中國收回兩座城市

我們都知道近代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一聲吼,世界跟着抖三抖,當時是震驚國際的事件,對中國人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從此清政府再也沒有直起過腰來,遊走在了崩潰的邊緣。

太平天國運動最後雖然失敗了,但是運動中造就和打磨出來的英雄還是數不勝數的,當然農民階級革命的局限性其實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是可以改變的,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對父子。

一個從未忘記祖國的廣東人,一句中文都不會,為中國收回兩座城市

父親的名字叫陳桂新,廣東人。當年在廣東憑着自己的一腔熱血投身到太平天國的起義當中,其實陳桂新早年是個幹木匠活的年輕人,進了太平軍裡面卻身手非凡,英勇無敵,使得楊秀清發現了這個年輕人是可造之材,于是放在身邊當貼身侍衛。

陳桂新有一大功勳,也是他立得第一次奇功,在清兵和太平軍武昌對戰時,陳桂新憑借自己的一身好木匠活造出了一座浮橋,使得太平軍打敗了清軍。那時候也正是太平天國盛極之時,一路過關斬将,直接定了都建了國,将了清政府一軍。

後來小農階級的局限性在天國問鼎的時候就出現了,原本大好的形勢被太平天國内部的統治階級的内亂搞了個天翻地覆,尤其是楊秀清被弄死了,楊秀清的下屬們就樹倒猢狲散,該逃命的都逃命去了,陳桂新也不例外。

一個從未忘記祖國的廣東人,一句中文都不會,為中國收回兩座城市

那時候兩廣、福建的人跑路都是出海跑到異國他鄉,陳桂新由香港作為跳闆,先是當了豬仔,賣身的日子不好過,他就搭上了船遠度到達特立尼達島,這個島當時屬于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範圍中。

一個人在島上的生活非常艱難,陳桂新做過一段時間的剃頭手藝人,不過勉強度日。但陳桂新在遇見一位島上的華人富商之後人生開始轉運了,華人富商看好陳桂新,并把比陳桂新小20歲的女兒嫁給了陳桂新,可見富商非常器重他。

娶了老婆之後陳桂新不久後有了自己的兒子,取名陳友仁。華人總有一種歸根的情節,陳桂新在自己的國家經曆過的一切無法讓他忘懷,他把這種情節也種在了兒子陳友仁的身上。

一個從未忘記祖國的廣東人,一句中文都不會,為中國收回兩座城市

陳友仁從小就知道謹記父親的教誨努力讀書,最終成了特立尼達島華人律師第一人。陳友仁本來在特立尼達島的日子已經實作了富足安定,成家立業都完成了,但是陳友仁心中還是覺得這些不夠實作自己的抱負。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陳友仁心中那絲隐隐的報國壯志被激發了,他當時正在倫敦度假,又正巧和友人伍連德博士一拍即合,一句中文都不會說陳友仁立即放棄一切,趕赴心心念念的祖國,支援祖國的革命事業。父親那思念祖國并歸根的願望,就這樣被陳友仁實作了。

憑借自己的優勢,陳友仁在中國革命的道路上大展拳腳,任過著名報刊英文《京報》的總編輯,還是孫中山的外事顧問和英文秘書,後來成為外交部長。作為外交部長的陳友仁為中國收回了被英國人占領的九江、漢口等租界。

一個從未忘記祖國的廣東人,一句中文都不會,為中國收回兩座城市

就憑這個成績沒有一點鐵手腕是不行的,是以陳友仁還被稱為鐵腕外交家,如果清政府早能重用這樣的人,也許中國都沒有租界這檔事!日本大舉侵華之後,陳友仁還在香港擔當起了抗日的部分工作。

不過陳友仁還是在香港淪陷後成為日本人的階下囚,并被帶回上海軟禁,期間日本人屢次逼迫陳友仁為日本人賣命,也就是支援汪僞政權,陳友仁堅決不從,讓日本人很是頭疼。

1944年,陳友仁結束了自己如同鬥士的一生,像他的父親一樣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直到生命的結束。在陳桂新和陳友仁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新老兩代中國人對于祖國的牽挂和無私奉獻,這是千金難換的忠誠,讓我們記住這些勇敢辛勤的愛國之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