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立兩晉的司馬家,是否被曹魏皇帝逼着篡位?

近兩年來,吳秀波主演的電視劇《軍師聯盟》從第一視角講述了三國時期魏司馬懿的一生,在這部劇中,對于司馬懿有不少“美化”的地方,雖說新時代要有新觀點,但是這部劇中,讓大家看的頗有一種,司馬家是被迫造反的感覺。要說司馬家開始發迹,還是因為司馬懿身居高位,又得到曹丕的信任,曹丕死後他成為托孤大臣,文武大權皆握在手上,再到後面的司馬昭等人,經過幾代人的精心算計,這才把曹魏江山取而代之。曆代各朝對此行為褒貶皆有,而到了現代,有的人卻認為,司馬氏造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那麼司馬家在當時政治局勢下,真的是被迫篡位嗎?還是如同史書上所寫,早就身懷異心?

建立兩晉的司馬家,是否被曹魏皇帝逼着篡位?

以個人的觀點來看,被迫篡位這個概念本身是不存在,都不需要用曆史材料來驗證,實際上,司馬氏就像史書上所記載的一樣,不僅沒有被逼迫,并且篡位吃相十分難看,在曆代各朝的亂臣之中,也是較為典型的例子。首先在司馬懿時代,身為托孤重臣的他,本應該用心輔佐年幼的皇帝,治理好國家,這些司馬懿隻做到了一半而已。最讓人差異的,便是脅迫幼帝清理皇族宗室,将曹氏子弟殺了一大半,導緻後面篡位無人敢反抗,其次司馬師以不親政為理由,将皇位上的曹芳廢黜,轉頭去擁立曹髦,這個過程非常荒誕。

建立兩晉的司馬家,是否被曹魏皇帝逼着篡位?

除此之外,司馬昭還幹出了甘露之變,讓手下殺死當時的小皇帝曹髦,成濟殺死小皇帝之後,司馬昭才慢吞吞從自己府上出來,要知道事情發生是發生在丞相府門口,并且若是沒有司馬昭授意,一個平民斷然不敢對皇帝出手,哪怕他是個傀儡皇帝,這件事後處理也十分諷刺,司馬昭下令将成濟當衆斬殺,卻對自己心腹,也是主謀之一的賈充不做多大的懲罰,自古弑君便是大罪,也隻有在司馬氏掌權時,才會發生這麼魔幻的事情。而這件事後的幾十年,乃至幾百年、上千年裡,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以至于司馬氏成功篡位,建立起西晉之後,賈充還不斷被人們提起。後來五胡亂華,北方的貴族們衣冠南渡,司馬氏子弟再談起這段曆史時,自家人都無顔面對。而後世對于司馬氏的惡評,更是數不勝數,總的來說,曹魏并沒有逼迫司馬氏走上謀反的路。

建立兩晉的司馬家,是否被曹魏皇帝逼着篡位?

要論起雙方哪一個恩情多,那肯定是曹家,因為曹丕、曹叡在世時,對司馬氏恩澤不淺,可換來的卻是曹芳無故被廢,曹髦被當街殺死,僅僅存在四十餘年的魏國覆滅,可以說司馬氏對曹家做盡了負心事,唯一有件是好的,還是晉武帝司馬炎上位後,善待廢帝曹奂,生前與死後都給了極高的禮遇,不過有很多人認為,司馬氏純屬于出于政治需要,以及惡心一下曹家,因為給曹奂的封号,正是昔日劉協所封的陳留王,以至于有人覺得,是不是司馬氏有意惡心一下曹家,也有的人覺得,也由于現實政局的考慮,亦或是良心的譴責。當然了司馬氏來路不正的皇位,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西晉僅僅太平了二十多年,便馬上卷入戰亂之中,以可恥的手段謀取天下,是司馬氏千年以來都抹不掉的污點。

建立兩晉的司馬家,是否被曹魏皇帝逼着篡位?

其實要說起被迫篡位,符合曆史事實的人物,個人認為僅有兩位,第一個齊高帝蕭道成,另外一個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蕭道成與其父蕭承之在劉宋朝廷立下赫赫戰功,蕭道成曾經統領幾萬大軍北伐,有參加了幾次平叛戰争,以至于個人威望越來越高,除此之外,他與劉宋太後乃是同族,是以父子兩人一直被劉宋皇帝劉彧所忌憚,蕭道成有好幾次差點被宋後廢帝劉昱殺害,直到王敬則将劉昱殺了以後,才從玄武湖接回蕭道成,再到後面蕭道成登基,其實是在王敬則等人半強迫的情況下才坐上皇位,當然了這是史書所記錄的,裡面幾分真假我們也無從得知,肯定也有蕭道成作秀的成分存在,可在此之前,他在劉宋時的确舉步維艱,好幾次差點死了,是以後期登基也不是那麼讓人無法接受。

建立兩晉的司馬家,是否被曹魏皇帝逼着篡位?

其次是李世民,他在618年到627年這段時間内,面臨的處境也與蕭道成差不多,由于在征隋過程中表現出色,先後擊敗王世充、窦建德等人,使得李世民在軍中威望甚高,可他身邊也有許多問題,首當其沖便是得罪了李淵的妃子張婕妤,故而好幾次差點喪命,另外一邊李建成也看他不順眼,害怕李世民威脅到太子之位,于是為了對付他,身邊重臣張亮被關入監獄中嚴刑拷打,房玄齡、杜如晦這些心腹也被調離,在這種緊急情況之下,李世民若不先發制人,自己搞不好還有生命危險。是以話又說回來了,司馬懿若遭遇地是此類情況,篡位也是可以了解,但問題是他并沒有,雖然曹爽後續想專權,可沒有想傷及司馬懿的性命,隻是想把他架空為太傅。

建立兩晉的司馬家,是否被曹魏皇帝逼着篡位?

到了司馬師、司馬昭時代,就更沒有人敢對他們做什麼了,這時曹魏皇室想逼迫司馬家,手上得先有實權才行,在曹操活着的時候,司馬懿還是個蟄伏的猛虎,曹操便已經懷疑他将來可能會有二心,是以囑咐兒子曹丕若是不用,則要把司馬懿給殺了,可惜的是曹丕沒把父親的忠告放在心上,其實曹丕的所為,當時也是可以了解的,因為那時司馬懿還沒有受到重用,一直在做一些可有可無的官職,但曹操沒有料到的是,司馬家在暗中幫助曹丕奪得世子之位,這也是曹丕在面對司馬懿能放下戒心的緣故。司馬氏的野心,是一點點增長起來的,關鍵點在曹丕死後,曹爽想把司馬懿架空,于是想出了一個方法,先讓司馬懿擔任太傅一職,了解過古代官職的人都知道,太傅這個官職聽着雖然響亮,實際上是個虛銜,沒什麼權力,一般授予那種功勞大,但年事已高半退休的官員,而太傅對于司馬懿來說,顯然不是很适合,可是他沒有急着反擊。

建立兩晉的司馬家,是否被曹魏皇帝逼着篡位?

等到曹爽把自己的親信一個個提到要職時,司馬懿還是沒有做出多大反應,在權力的鬥争中,司馬懿就像一隻蟄伏已久的猛虎,不出則已,一出就要取對方要害,他清楚一個人在志得意滿時,常常會漏出一些破綻,而他隻需要等待而已。是以當曹爽帶皇帝外出祭祀時,司馬懿順勢發動政變,帶兵直接控制皇城,整個操作下來一氣呵成。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司馬懿乃至整個司馬氏都極其能容忍,在不必要的時候絕不露頭,而曹爽死後,司馬懿也沒有立馬專權,而是繼續扮演自己托孤重臣的角色,對曹爽的所為就像一場你來我往的政治報複一樣,把自己的野心深深隐藏起來。

建立兩晉的司馬家,是否被曹魏皇帝逼着篡位?

後世有不少電視劇把司馬氏的造反,描繪成被逼謀反,雖然從不一樣的角度去觀看曆史,是一種新的體驗,但不顧曆史虛實的話,的确就有誤導人的嫌疑,不管怎麼說,司馬氏并不是走投無路下才謀反,而是幾代人的野心交織在一起,導緻後面司馬昭殺帝,司馬炎即位成為西晉的第一個皇帝,這關乎于主動與被動,曆史上被動謀反的人不多,一隻手都數的過來,可主動謀反的人卻是多了去了。

參考資料

史思勉《三國史話》

陳壽《三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