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

為進一步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區,使廣大閱讀愛好者進一步了解青原區人文曆史,擦亮青原區“紅色東井岡”、“文山正氣源”、“陽明首踐地”、“廬陵特色村”、“生态康養區”文旅名片,真正實作“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讓詩與遠方在青原成為更新潮的閱讀體驗。吉安市青原區開展了“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活動。

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

活動由吉安市作協、青原區文廣旅局、青原區文聯主辦,由青原區圖書館、青原區作協承辦。活動内容為參觀渼陂古村,品讀胡剛毅的詩集《思想的蜜蜂》。

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

《思想的蜜蜂》的作者胡剛毅,生于革命聖地井岡山。曾任井岡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從事文學創作三十餘年,在《詩刊》、《詩選刊》、《中國詩選》、《人民日報》等報刊和雜志發表詩歌、散文、報告文學1200餘篇。出版詩集《生命與大海》、散文集《巍巍井岡山》、詩集《每個人都是一棵走動的樹》等七部。多次在《詩刊》社、《詩選刊》社、江西省文聯舉辦的詩歌大獎賽中獲獎,有詩作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詩歌年選》及《中國詩歌白皮書》等三十多種選本。他2007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任吉安市廬陵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吉安市作協顧問。

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

與會者有:龔奎林,井岡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吉安市作協主席;馮為民,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吉安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李夢星,廬陵文化專家、吉安市作家協會原副主席;胡剛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廬陵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吉安市作家協會顧問;郭遠輝,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吉安市作協副主席;李夏署,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吉安市融媒體中心專刊副刊部主任;周帆,青原區圖書館館長等。他們他們交流了閱讀體會,談了感受,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評點,并朗讀了《思想的蜜蜂》的部分詩作。

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

大家紛紛發言,認為胡剛毅的詩,充溢靈氣,而其靈動正源于對大自然萬物的愛的深沉和執着追求。讀他的詩,無論是春風春景、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還是日月星辰、大河小溪、泥土枯樹、飛花彩蝶,無不入境去俗,叫人魂逐飛蓬,長歌不已。剛毅的詩是愛的心靈燭照,其思辯的感悟之語,即如小草吧,卻也少不了那份清純。剛毅詩如其人,清新自然、含蓄不露、樸實無華,卻蘊藏着質樸、自然、深沉的美。他的詩作想象豐富,狀物寫人,設巧精構,雅意深笃。他摒棄那些内容和立意上脫離時代、脫離群衆,語言和手法上晦澀離奇、故弄玄虛的詩,走一條清新、健康、明朗的創作道路。這正是井岡山的風格,井岡山的氣質,井岡山的美。

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

與會者參觀遊覽了千年古村——渼陂。

文旅青原,詩與遠方。千年古村渼陂,人文曆史源遠流長,南宋初年便有人居住,已走過近千年曆史。渼陂村是以明清建築為基礎,融書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藝術為一體的古村落。有3000餘人口。更稀罕的是村裡有367幢是明清民居建築。那造型古樸、風格别緻的古屋,仿佛一位位飽經歲月風霜的曆史老人,靜靜地傾訴昔日的繁華和榮耀。1930年,紅四軍來到渼陂,留下了“當年鏖戰急”,“分田分地真忙”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

“梁氏宗祠”,這是美陂村的總祠。村裡還有5個分祠、10多個家祠。四個黑底黃字的“梁氏宗祠”大橫匾懸挂于大門正中,奪人雙目。上有“翰林第”匾牌,赤底黃字,底部寫有“紅四軍軍部”五個白底黑字。當年這祠堂是紅四軍将領們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的中樞。紅色的曆史為“梁氏宗祠”烙下神秘而永遠的印記。

走進總祠堂内,映入眼簾的是一根根褐紅色的石柱,共有37根。每根石柱上均镌刻一副對聯。令人驚異的是大多對聯的上、下聯開頭都是同一的“嵌頭字”——“永慕”。原來這裡是大名鼎鼎的“永慕堂”。相傳當地過年時,村裡族長為考評誰的才學高,令家家推一人來寫對聯,内容多是為人、讀書、美德、光宗耀祖、克勤克儉這些内容,優勝者的對聯雕刻在石柱上,好生風光。故當地文風鼎盛,代代延續……

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

踏着一塊塊油光可鑒的青石闆,穿過一條曲折有緻的幽深小巷,我們浏覽了節壽堂、孝友堂、明新書院、敬德書院、司馬第、古槐第、啟公祠、洪慶堂、求志堂……

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

一幢幢明清民居建築如一幅幅回味無窮的民俗古畫,又似一篇篇含義深邃隽永的古典散文,展示出昔日輝煌的文化曆史,同時也生動地講述了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紅色曆史。

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

富水河的清流順着水渠,灌滿28口池塘。或許天上星星将驚喜地發現地上怎突然多了28個亮麗的姊妹!那一口口水塘是一個個少女的明眸,她的脈脈秋波将抛向誰?

昔日的渼陂村依托富水河這條黃金水道富甲一方,如今青原區政府正投資數千萬元修建一條河東至東固鎮的百裡柏油公路。渼陂村是長在這條強健而柔韌藤蔓上一個碩大的寶葫蘆兒,日日見長……

文旅青原 詩與遠方——跟着書本遊青原

“千裡莺啼綠映紅。”這句古詩描繪了江南莺鳴千裡、姹紫嫣紅的春天景象。而千年古村渼陂曆史文化的“綠葉”與革命曆史的“紅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融為一體,愈來愈引人矚目。一個旅遊開發的花團錦簇之春已姗姗走來!

(作者:胡思琦、周帆、陳雨、康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