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務院參事石勇建議從六個方面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12月11日,第十一屆全國虛拟經濟研讨會暨成思危全球獎頒獎典禮在京召開。國内獎獲獎者——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虛拟經濟與資料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石勇認為,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的國内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經濟複蘇的重要推動力。他就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提出六點建議:

國務院參事石勇建議從六個方面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圖為石勇(左)接受新華信用訪談

第一,持續強化資料開放與資料保護。資料開放與資料保護“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實作這一目标需要正确處理政府與民營企業的關系,建構以市場為導向的資料流通新生态,引導民營經濟以社會價值為導向健康發展。

第二,持續推動大資料職業技能教育訓練。勞動力市場數字化高素質人才的結構性短缺,成為制約國内諸多企業發展的瓶頸,亟需培養與時俱進的數字化建設棟梁。中高職學校大資料職業技能教育訓練在技術研究和應用人才培養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應該加以重視。

第三,持續加大“卡脖子”項目的扶持力度,一方面鼓勵頭部企業以市場化方式投資“卡脖子”工程,另一方面支援大型平台帶動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

第四,加快建立“一卡一碼”民生服務體系。作為重要的民生保障提升工程,“一卡一碼”體系需要打破政府部門之間的資料壁壘,建立統一的公民資訊服務機構和公民服務大資料平台,進一步提高服務專業化便利化水準,也可解決多頭管理的問題。

第五,加快建立面向全社會的征信體系。結合中國國情,建議通過征信立法建構覆寫全社會的征信體系,實作政府、企業、個人三者的信用社會價值最大化,讓個人信用評分成為個人在社會中的标簽,讓企業信用評級成為企業的信譽标志,有助于進一步降低社會運作和監管成本。

第六,積極争取國際話語權。世界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數字經濟可能是未來競争的焦點,是以建議我國積極參加數字經濟國際組織,參與國際數字經濟規則制定,在“一帶一路”中強調綠色和數字協同發展,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國務院參事石勇建議從六個方面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圖為成思危獎評獎委員會主席陳昌智(右)為石勇(左)頒獎

據悉,“成思危全球獎”由旨在支援教育科研、風險投資、虛拟經濟、虛拟商務等經濟管理創新理論研究與政策推動的“成思危基金”設立。每兩年一屆,評選國際、國内優秀成果各一項。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紐約大學教授羅伯特·恩格爾,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虛拟經濟與資料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石勇分獲本屆國際獎和國内獎。來自虛拟經濟、資本市場和金融發展等領域的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大學師生通過線下和線上方式參加會議。(李偉、馮钰林)

來源:中國金融資訊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