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碗碗腔特色樂器“碗碗”和“節子”。碗碗,一隻口徑約五厘米的碗狀小碰鈴(響銅制成,藝人俗稱盅盅)——打擊樂器,唱腔、音樂參與伴奏,其音色清脆悅耳婉轉動聽,碗碗腔是以而得名。碗碗腔音樂最初為紗窗皮影戲專用曲調,因皮影戲多在晚上演出,人們又稱其為“月調”、“紗窗戲”。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孝義,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積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形成了自己豐富的民間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分布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産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并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鍊而得以延續。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孝義碗碗腔是流傳在呂梁孝義一帶的地方小劇種,于1959年搬上真人表演舞台,并是以成立國有專業碗碗腔表演藝術團體——孝義縣躍進劇團,使傳統碗碗腔藝術步入新的發展時期。孝義碗碗腔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積澱了大量的演出劇目和豐富的文字、實物等珍貴資料……

每天,40多歲的劉彩琴和樂隊師傅們在孝義市碗碗腔劇團的展示館裡,隻要沒有演出,都會準時在這裡練習,在劇院大院裡時時回蕩着委婉細膩的碗碗腔,讓這個冬天顯得格外旖旎動人。

孝義碗碗腔200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市碗碗腔劇團為項目保護機關,承載着《孝義碗碗腔》、《孝義皮腔》這兩個姊妹藝術劇種的傳承保護和發展任務。近年來,先後挖掘整理恢複上演孝義碗碗腔劇目16部,孝義皮腔劇目7部。2019年以一個演出團體承載兩個劇種,代表山西省文旅廳參加了文化和旅遊部舉辦的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孝義碗碗腔《情系山裡娃》、孝義皮腔《狀元與乞丐》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古樸的藝術魅力,綻放在中國戲曲的發源地,在江南水鄉大放異彩。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展示館——藝術殿堂裡的記憶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走進孝義市碗碗腔劇團展示館,我們仿佛夢回藝苑。當曆史的記憶再現于現實時,那一曲曲宛轉悠揚的唱腔唱段,一幕幕情趣跌宕的選段選場,一幀幀滿載故事的黑白彩照,一件件風雨滄桑的戲裝道具,一幅幅寓意深邃的名人字畫,會喚起人們無盡的遐想,激起人們對碗碗腔藝術的熱愛和眷戀。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碗碗腔劇團展示館主要具備展演、展示兩大功能。展示館設有小型舞台,觀衆可以現場觀看演出,領略碗碗腔獨特的表演藝術和柔腔婉韻;展示館同時陳列有大量劇本、曲譜、劇照、服裝、道具、樂器、錦旗、條幅等珍貴實物資料,以及文字、圖檔介紹,全面展示了孝義碗碗腔的發展變化、音樂特色、代表劇目、著名演員等情況,有助于觀衆了解碗碗腔藝術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培養和激發青年人對這項非遺藝術的興趣和熱愛。其中儲存的傳統戲劇和現代戲服裝28 件,道具204件,其他相關實物 20餘件,碗碗腔曆史保留劇本36 本,曲譜24 套。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據悉,清光緒年間,陝西大荔一帶旱情嚴重,當地紗窗皮影藝人為謀生計遠離家鄉,來到山西呂梁孝義一帶。因孝義群眾對皮影戲素有欣賞習慣,故紗窗皮影在孝義一帶很快站穩腳跟,并迅速發展起來。碗碗腔受孝義秧歌幹闆腔、中路梆子、孝義皮腔等藝術形式的影響,逐漸形成本土化的藝術風格。1959年,孝義市(原孝義縣)政府為了繼承和弘揚碗碗腔這一優秀傳統藝術,成立孝義市碗碗腔劇團(建團初為孝義縣躍進劇團)。建團初期,曾改編皮影戲《白洋河》等劇目上演,後因碗碗腔适宜演出現代化戲和塑造現代戲人物,故從60年代開始創作演出現代戲,一直延續至今沒有間斷。碗碗腔劇團曾兩度進京,于中南海為黨和國家上司人獻演,受到首都各界的一緻好評。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傳承——打造孝義品牌 傳承民族文化

碗碗腔劇團團長郭紋銘說“保留文化遺産原生态的精華,傳統藝術同現代結合才能獲得生存,我希望孝義的碗碗腔劇團能夠廣納英才,讓這個劇種走出孝義,走向全世界。”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碗碗腔腔調細膩綿長、沁人心脾。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可如今無論城市還是鄉間,卻鮮有人能唱碗碗腔,也極少有機會聆聽那纏綿悱恻的腔調。發展至今,傳統的碗碗腔曲牌傳承的人員中人才老齡化問題嚴重,年齡超過40歲的人仍然擔任着重要的演出責任。

1959年冬,劇團把碗碗腔皮影戲的傳統劇目《白洋河》,改成《昭君出塞》,并成功搬上真人戲曲舞台。這部戲在孝義、汾陽連續演出了24場,場場爆滿。為了适應新的演出形式,成立初期的碗碗腔劇團借鑒碗碗腔皮影戲的傳統劇目,改編、移植了一些劇目。如《奪印》、《社長的女兒》都是這個時期改編的。除了改編一些傳統劇目外,孝義的碗碗腔劇作家開始嘗試自己創作現代戲劇目,《柳樹坪》就是這個時候的代表戲之一。編導獎、導演獎、演員獎、音樂獎、集體獎得了幾個獎。《柳樹坪》在太原連續演出了幾十場,一時間孝義碗碗腔劇團獲得了“柳樹坪劇團”的殊榮,而這部戲也奠定了孝義的碗碗腔劇團演現代戲最為見長的基礎。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從1963年開始,孝義碗碗腔劇團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專業隊伍。孝義碗碗腔除繼承大量優秀傳統戲之外,尤以創作和演出現代戲見長,在不同的時期都有影響三晉全國的優秀作品問世。在衆多音樂藝術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更加注重傳統藝術的整理與傳承,才讓現代的觀衆聆聽到婉轉的歌曲。

傳承和發展的歲月裡,孝義碗碗腔劇團培養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演員、演奏員、編劇,如碗碗腔的領軍人物、中國第16屆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張建琴,編劇許石青、張思聰、梁鎮川、霍鎖昌、任學謙等,他們都為碗碗腔的傳承保護和利用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為確定碗碗腔傳統藝術薪火相傳,亟待對碗碗腔傳統劇目進行搶救性、保護性挖掘整理,實施碗碗腔錄音錄像工程計劃,錄制内容以展現中華傳統美德和碗碗腔藝術魅力的傳統精典劇目為主。留存寶貴的影音資料為孝義碗碗腔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發展留下“活化石”,更對孝義碗碗腔藝術研究、孝義戲劇史研究、山西戲劇史研究保護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價值及産生深遠的曆史意義。

此外,為使傳統碗碗腔藝術和碗碗腔劇團成立以來的珍貴曆史資料得以搶救、保護、傳承。2020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重點圖書——《孝義碗碗腔記憶》系列叢書曆時四年正式出版發行。該系列叢書,由孝義碗碗腔劇團團長郭文明主編,采用記述體裁篇、章、節的形式,對孝義碗碗腔的曆史和現狀作了實事求是的記載,具有鮮明的時代風貌和濃郁的地方特色。叢書分為五冊,分别為:《梨園永固》《天籁之音》《德藝雙馨》《名劇集萃》和《激情歲月》,圖文并茂,生動鮮明,是對稀有地方劇種的積極探索、保護和傳承。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發揚——續寫民間藝術芳華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2021年11月16日至20日,瀕危劇種碗碗腔在東風影劇院展演,演員們用悠揚動聽的唱腔、獨具特色的表演形式,赢得老百姓的陣陣掌聲和贊許,讓老百姓能盡情享受“文化盛宴”。

為進一步做好瀕危劇種的保護傳承和傳播推廣工作,孝義市碗碗腔劇團從2021年9月11日開始進行瀕危劇種展演,以進農村、進景區、進社群等方式,開展100場公益性演出。

在豐富廣大人民群衆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孝義碗碗腔和孝義皮腔,提高群衆認同感,提升社會知名度,進而推動更好的傳承和發揚。精彩的表演,優美的唱腔,觀衆們充分領略到中華戲曲百花園中嬌豔之花的藝術魅力。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近年來,孝義碗碗腔劇團組織創作緊跟時代貼近群衆的小戲獨幕喜劇6個,提高藝術品質,提升服務水準,更好地服務農民服務基層。在演出過程中,整合演出資源,創新演出模式,以“大部隊+小分隊”形式,為殘疾和居住分散不友善觀看的群衆,進家入戶進行小型專場演出30餘場,把黨的聲音和關懷,送到最基層群衆的心裡,把優秀傳統藝術,送到最基層的群衆之中。

同時積極開展碗碗腔傳統藝術進社群、進校園、進景區,周末劇場和節日文藝活動演出,累計演出200餘場、積極參加孝義市“免費送戲下鄉一萬場”演出,不畏道路崎岖,不顧條件簡陋,到革命老區,到邊遠山區,到貧困山村,到群衆最需要的地方,到群衆最歡迎的地方。有的演出地相距遙遠,晚場演出完畢,草草吃點飯,便坐上趕往下一個演出地的夜車;有的演出場地條件簡陋,不論寒冬還是盛夏,演職員工身處四面透風的臨時舞台工作;有的演出道地路不暢,需要演職員勞工工搬運兩卡車的沉重演出裝置;有的演出地沒有做飯條件,演職員工就在露天場地用餐,不管面臨多大困難,廣大幹部職工不論身強體壯,還是體弱患病,大家都滿懷熱情不講條件,全身心投入到為人民群衆演出的工作之中,為廣大農村和基層群衆傳送歡樂和文明,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在服務農村服務基層的演出過程中,提高了黨員幹部職工的政治思想覺悟,提升了黨員幹部職工的思想藝術素質,增強了團結,鍛煉了隊伍,為實作傳統碗碗腔藝術繁榮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孝義:碗碗腔藝術植根沃土,非遺傳承薪火相傳

作為孝義文化的一張名片,碗碗腔演繹着它不可或缺的角色,作為孝義的土疙瘩,我們也希望它能發揚光大,走出去,走向國家甚至世界的舞台。(攝影:武 斌 趙泉)

來源:孝義市融媒體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