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鶴慶銀匠,敲出幸福生活“回響”

鶴慶銀匠,敲出幸福生活“回響”

勞工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黎浩

鳳凰山下,黑龍潭旁,一座牌坊伫立在雲南省鶴慶縣新華村前,牌匾上寫着“中國銀器第一村”,牌坊的立柱、橫梁、鬥栱、飛檐等,均用手工銀雕作品裝飾,精美絕倫。

在銀器行業,流傳一句話,“中國銀器看雲南,雲南銀器看新華”。據《鶴慶縣志》記載,自唐代南诏國時期伊始,新華村便有人從事金銀銅器加工,至今已超千年。

憑借代代相傳的手工技藝,和近年來當地有組織的專業教育訓練,“鶴慶銀匠”日漸成為帶動勞動力就業的亮麗名片。

“小爐匠”博采衆長

“叮叮當,叮叮當……”沿着青石闆路往村裡走,小錘聲從一座青瓦白牆内傳出來。寸光偉正在工坊内做着銀壺的收尾工作,這是一位上海客戶找他定制的銀壺。寸光偉不用見到實物,隻需看照片即可手工“複刻”。

從小深受父輩手工藝熏陶的寸光偉,15歲便能獨立打制杯、壺、碗等簡單器皿。為掙錢添補家用,1994年,他拎上風箱,帶上一把手錘、手鉗,赴西藏打工。

彼時,藏區寺院需要大量金銀銅制品,新華村銀匠極為搶手。為了生計,不少手藝人和寸光偉一樣背井離鄉,足迹遍布西藏、甘肅、湖南、貴州等地。他們被稱為“小爐匠”。

鶴慶銀匠發現不少少數民族地區有制作銀飾的傳統,富有民族特色。他們博采衆長,把祖輩傳下來的手藝,與走南闖北學到的工藝相融合,創造出更實用更美觀的銀器。

在西藏待了近20年,李文彬系統地掌握了熔煉、鍛打、捶揲、錾刻、鎏金、掐絲等工藝。他還發明了對流焊接技術,不使用焊藥輔助劑,采用高溫預熱壺身,使接口處的金屬互相對流熔合為整體。

2008年,河南鄭州夢祥純銀首飾有限公司找到李文彬,請他攻克掐絲焊接技術,把銀絲焊接到碗上。這是國禮訂單,工藝難度極高。李文彬嘗試挑戰新技術,加班加點反複試驗,提前15天完成了任務。

“戶戶有手藝,家家有工廠”

李文彬深知外出學藝的不易,決定開辦工坊,讓村民在家門口邊學藝邊掙錢。

文彬工坊内,村民李興平正在銀器上認真錾刻。在李文彬的指導下,李興平從基礎活幹起,錾刻技藝突飛猛進。慢慢地,他把銀器制作當作樂趣,年收入4萬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工坊成立後,村裡不少人上門求學,李文彬重點關注貧困戶、殘障人士、孤兒等人群。據粗略統計,他直接帶徒120名,階梯式帶徒800餘名。

鶴慶縣勞動就業服務局陳冬平介紹,鶴慶縣認定了一批教育訓練機構,建立了多工種的教育訓練基地,通過送訓上門、校企聯訓,提升教育訓練品質。

“我們通過基地培育、協會建設、工藝美術大師培養和非遺項目申報保護等方式,打造集勞動密集型和傳統手工藝為一體的‘鶴慶銀匠’勞務品牌,走出了一條市場化運作、一體化服務、規模化輸出的勞務品牌新路子。”鶴慶縣人社局局長張四林介紹。

目前,鶴慶縣共有1500多戶加工戶從事銀手工藝品加工,帶動9000多人從業,銀器業年銷售達26億元,新華村已形成了“前店後坊”“一戶一藝”的生産銷售方式和“戶戶有手藝,家家有工廠”的生産格局。

品牌化有助于擴大就業

身為家族銀器制作的第五代傳人,寸煜堅子承父業,以企業管理運作模式帶動銀器工藝提質增效。他制定了規範的薪酬體系、價格體系,嚴格把控品質。

企業還建立了“寸銀匠”品牌。“把品牌做好後,能增加銷量,增加就業崗位,形成良性發展循環。”寸煜堅說,建立品牌還能推動工藝提升和創新,做出特色,保持手工藝的活力。

在鄭州習得車床加工技藝後,李文彬将機器引入到銀器制作中,提高了生産效率。

不過,李文彬認為機器隻能代替20%的工序,更多的還是需要由銀匠靈活的技藝來完成。“傳統手工藝有非遺技藝的沉澱,銀器上深深淺淺的錘印帶有人的呼吸,還有手藝人想表達的思想。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面對工業化的沖擊,李文彬認為,銀匠要有危機感,也要堅持手工技藝,精通某一工藝後,再攻克其他工序,不斷超越自己,越做越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