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共青團
海南青年官方平台
今天,是我國第八個法定的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84年前的今天
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
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
30萬同胞慘遭殺戮
無數婦女遭到蹂躏殘害
無數兒童死于非命
三分之一建築被毀壞
大量财物遭掠奪
這是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
是人類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
過去的苦難
現在的使命
未來的夢想
此刻萦繞在每個中國人心中
不敢稍忘,不能稍忘
……
南京
是我國曆史文化名城
内有煙波浩渺,外有長江環繞
坐擁詩意江南,縱覽六朝風雲
▲9月21日在南京夫子廟景區拍攝的圓月。新華社發(蘇陽 攝)
然而
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
她曾遭受過的深重苦難
今天,我們用三個故事
叩開曆史厚重的大門
死戰不退:
有守軍綁了一身的手榴彈
向坦克車輪撲去
1937年12月
侵華日軍兵分多路攻占南京
連續使用大炮轟擊城牆
先後數次擊穿光華門
少量敵人沖進城門洞内潛伏了下來
卻屢次被擔任光華門防務的
教導總隊謝承瑞團
和第87師易安華259旅等部擊退
為了奪回城門、堵住城牆缺口
整排整連的中國官兵
前仆後繼
壯烈犧牲
12月13日淩晨
日軍登上光華門
當坦克車開進光華門時
光華門一戰,異常慘烈
根據《淞滬抗戰暨南京失守紀實》
“二五九旅旅長易安華、參謀主任鐘崇鑫
和旅部直屬部隊官兵全部陣亡……”
一封從南京發出的電報稱:
“我軍士氣悲壯,
人人抱必死之決心”
這些年紀輕輕、以身殉國的戰士們
有俠骨衷腸,也有萬般不舍
那年32歲的259旅參謀主任鐘崇鑫
剛剛步入婚姻的殿堂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
鐘崇鑫随部奔赴抗日戰場
夫妻兩人在常熟汽車站見了最後一面
分别時,他突然跑上來從背後抱住了她
流着淚道别:
“阿妹,我會回來的。”
然而,苦等的張淑英
七年後才得知夫妻的死訊
她查遍所有史料
從隻言片語中拼湊思念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腳下是國土,身後是同胞
侵略者“黑雲壓城”
英烈們唯有前仆後繼、萬死不辭
一個不會寫字的老婆婆說:
“不赢官司,誓不罷休!”
夏淑琴婆婆的噩夢
發生在南京淪陷的第一天
▲2020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參加公祭儀式。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日軍進攻南京前
夏家共有九口人
一家人租住在城南新路口5号的一個房子裡
12月13日上午
一隊日本兵約30人闖入家中
8歲的夏淑琴
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後刺了三刀
昏死過去
醒來時
身邊隻留下一地的屍體
僥幸存活的夏淑琴和妹妹
與親人的屍體一同生活了14天
才被人從死人堆裡“撿”出來
死裡逃生的夏淑琴
也成為那段悲慘曆史
最有力的見證人
▲2006年8月23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在新聞釋出會上激動萬分。當日,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在南京訴日本右翼侵犯名譽權案,南京市玄武區法院作出判決,原告夏淑琴勝訴。新華社記者韓瑜慶攝
1994年
65歲的夏淑琴踏上日本國土
成為戰後第一個
赴日控訴南京大屠殺暴行的幸存者
一個不會寫字的老婆婆
勇敢地向日本群眾展示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鐵證
盡管每一次講述的過程
都等同于将她内心的傷疤
無情地掀開
老人總是會哭泣:
“就在一個上午
一下子就沒了七口人啊。”
盡管鐵證如山
但仍有日本右翼公然抹黑
說夏淑琴是“假證人”
沒有讀過一天書的夏淑琴
選擇站出來
捍衛自己的名譽權
更要捍衛曆史真相!
▲2006年8月23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左)在法庭作陳述。新華社記者韓瑜慶攝
從2000年到2007年
夏淑琴先後在中國法院和日本法院
與日本右翼鬥争
兩次告赢了日本右翼
不僅給少數人企圖否認史實的行徑以有力回擊
也開辟了從法律層面上維護史實的路徑
▲2006年6月30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前排右四)在日本東京與支援者手持“不許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橫幅走向東京地方法院。新華社記者 吳谷豐 攝
如今的夏淑琴已年過九旬
卻仍然在為此盡自己的一份力
她說:
“既然我活了下來,
我就要為30萬遇難同胞說句公道話”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曆盡萬難
這位老人,要用公道告慰亡魂
讓真相昭示明天
“和平的花,紫金草……”
1939年春天
學生時代曾到過南京的山口誠太郎
作為日軍衛生材料廠廠長兼軍醫重返南京
繁華已被戰火摧毀
坍塌的城牆、無盡的廢墟
和累累白骨
讓他驚詫又不安
不久之後他被遣回日本
回國前,他在紫金山下采集了一些花種
這是一種
在戰争廢墟上倔強盛開的紫色野花
▲山口誠太郎的背影
1940年春天
山口家的院子裡開滿紫色小花
他寫了一篇短文
連同種子分發給親朋好友
他這樣寫道:
這是我從中國帶回來的
我給它取名叫紫金草
如果你喜歡的話
就撒在你的庭院裡吧……
此後20多年
為了讓紫金草開遍日本
山口每年都将新的種子裝滿麻袋
乘上火車,一路抛撒……
1966年
山口誠太郎已到彌留之際
去世前,他給兒子山口裕留下遺言:
“紫金草的事就交給你了。”
如今,在日本
從北海道到沖繩
都可以見到紫金草的影子
就連靖國神社旁
每年春天也開滿了這種紫色小花
1945年,大門高子出生
在出生後的第十天
她差點在美軍轟炸中死去
長大後,她成為一名國小老師
也是一名童話作家
偶然間,她在《朝日新聞》報紙上
看到了紫金草
才發現這熟視無睹的小花背後
有着這樣感人的故事
她與作曲家大西進深入采訪
創作出長達1小時的
合唱組曲《紫金草的故事》
後來還出版兒童讀物《紫色的大蘿蔔花》
從此,“和平之花”不僅開遍日本
也唱響各地
▲山口裕(左一)
“花的種子喲,來自大海的彼岸,
帶着期待喲,在這裡生根開花。
和平的花,紫金草……”
2009年4月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内
新落成了一座紫金草花園
裡面有一尊紫金草女孩
這個花園
是山口誠太郎的兒子山口裕
籌集了一千萬日元捐建的
開幕儀式上
《紫金草的故事》
由一支日本紫金草訪華團唱響
合唱的人群中
大門高子唱得尤為動情
在慘遭日軍長達6周的血腥屠城後
1938年春天,紫金草依然盛開
如同南京城一樣
浴火重生
又生生不息
▲這是2020年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曆經滄桑後的今天
千年金陵依然
巍峨莊嚴、秀美多姿
當年
發生在南京城下的傷痛
以及一個偉大民族的
英勇、堅韌和包容
将永遠被世人銘記
▲這是2020年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勿忘曆史,吾輩自強
來源丨新華社、人民日報等
編輯丨小敏 校審丨立軍
往期閱讀
(點選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