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民黨退台後,仕途路線按醫院方式分成4科,“婦科”代表都有誰

國民黨退台後,仕途路線按醫院方式分成4科,“婦科“代表都有誰

國民黨退台初期的幾年,對台灣來說,無論内政“外交”都是一個多事年代。但對蔣介石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好兆頭。最重要的變化是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宣布“恢複”行使“總統”職權。此後,又趕上大約三四年“西線無戰事”,進而使台灣日趨穩定。

随着時局的穩定,蔣介石、宋美齡、蔣經國都在擴充個人勢力。從大陸逃到香港、海外,以及來台那些隐姓埋名的各路人馬,紛紛出來尋找一展身手的機會。他們根據以往身處國民黨鬥争之中得來的經驗,認為終南捷徑就是投奔草山(後改為陽明山),即蔣家門下。因為其他三大家族,孔宋家族不見了,陳氏家族,隻在“立法院”剩下一批幾十年不改選的C.C.系殘餘勢力。于是,有人做了一個非常巧妙而生動的比喻,即把台灣的仕途路線,按醫院方式分成四科,即内科、外科、婦科、兒科。若想過官瘾,舍此四科則無門。

國民黨退台後,仕途路線按醫院方式分成4科,“婦科”代表都有誰

内科領域十分廣泛,無疑是能治百病的首席大科,走内科路線無疑是指要千方百計接近蔣介石;外科是指走外國路線(指美國)的人而言;兒科則是指去巴結蔣經國的那些門下客;而走婦科路線的毫無疑問是說想依靠着宋美齡往上升的人們了。

從上述四科來看,唯有宋美齡沒握有實權。但是有人評論,幾十年來,宋美齡都一直維持着“中國最有實力的女人”的地位。在大陸期間且不論,隻看國民黨退台以後,她在蔣介石、蔣經國時代,雖沒有什麼職權名分,但始終都擁有頂峰實權人物才擁有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最主要的因素來自她是蔣介石的夫人。

事實上,從20世紀20年代蔣、宋聯姻開始,就已為宋美齡的這種實力鋪上了紅地毯。蔣介石生前,她的這種作用顯而不彰,但蔣介石死後,這個影響力不僅存在,而且近逼到權力核心。是以,引得許多人仍然要走婦科路線,且對她一直忠心耿耿。也有人把追随宋美齡的人們又叫作“夫人派”。

國民黨退台後,仕途路線按醫院方式分成4科,“婦科”代表都有誰

我們可舉幾人為例。

首先要介紹的重要人物就是在台灣素有“常青樹”之稱的沈昌煥。

此人曾任台灣“總統府”秘書長。自1952年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成立以來,沈昌煥就始終活躍于台灣政壇。當年,他是16位改造委員中的一位,後來,他又是國民黨12人小組中的一員,似乎,歲月無法改變他在國民黨權力核心中的重要地位。由38歲幹到70多歲,沈昌煥始終是權力變局中的要角。

沈昌煥是江蘇吳縣人,1933年畢業于上海光華大學政治系,1934年考入燕京大學研究院,攻讀國際政治。在此期間,沈昌煥練就了一口漂亮的英語,為他以後從事外交,打下了基礎。1936年,沈昌煥赴美國留學,就讀于密歇根大學,翌年學成,獲政治學碩士學位。1938年至1940年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期間,正式加入國民黨。他20幾歲即擔任中國遠征軍參議,後任宋美齡的英文秘書。為宋美齡所重用提拔。

國民黨退台後,仕途路線按醫院方式分成4科,“婦科”代表都有誰

1940年秋,他在重慶進入外交部任禮賓司交際科專員,開始了外交官生涯。 1945年後,沈昌煥開始擔任蔣介石的私人英文秘書。在那段時間裡,美國駐華特使馬歇爾每次同蔣介石會談,都由沈昌煥擔任翻譯。由于他口才好,反應快,是以這位年輕的翻譯官深得蔣介石夫婦的賞識,由此奠定了他與蔣家非同尋常的親密關系。

有人說,沈昌煥因任英文秘書而官運亨通。因為不論是蔣介石時期,還是蔣經國時期,英文秘書一直是有着相當重要地位的。衆所周知,國民黨退台以後,在國際上的處境可以說是越來越困難,争取美國的支援便成為優先處理的課題之一。 蔣介石鑒于大陸時期,他的私人代表或駐美使節(如宋子文等人)經常不能将其意見忠實地傳達給美國政府,是以,他不得不不厭其煩地親自和美駐台“大使”或來訪人士交換意見,在這種情況下,英文秘書不僅是擔任翻譯工作,往往要在重要決策上提供意見。

國民黨從大陸退台以後,沈昌煥的仕途更加一帆風順。1952年國民黨成立“中央改造委員會”,沈昌煥成為16位委員中最年輕的一位,并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委員。

國民黨退台後,仕途路線按醫院方式分成4科,“婦科”代表都有誰

要說“夫人派”的代表,不能不提到秦孝儀。

秦某人曾任過蔣介石的機要秘書,古文有相當不錯的功底。當年他在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受訓時的一篇古樸簡練的自傳,就為當時兼任院長的蔣介石所賞識,一下子提拔為“總統府”機要秘書,專門掌管蔣介石的文案。其後不到兩年即升任為國民黨中央的副秘書長,仍兼管蔣介石的中文文書業務。

當年任何達官顯貴要晉見蔣介石,不通過秦孝儀這一關是見不到人的。有人把這稱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由于蔣介石的器重和知遇,秦孝儀也同時獲得了宋美齡的歡心,所有有關宋美齡的中文文稿,也都經過秦孝儀之手。可以想象,在蔣介石伉俪雙雙欣賞的情況下,秦孝儀的“氣焰”該是多麼嚣張!

蔣介石去世之後,蔣經國在尊重上一代的情況下,仍然任用着秦孝儀,是以他風光依舊。他也依然極得宋美齡的倚重,自然仍是不可一世。據報道:滿朝文武,除了宋美齡和蔣經國之外,秦孝儀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的。 可以說秦孝儀依蔣家王朝為生,他對蔣家忠心耿耿,也為蔣家做了不少事情。

國民黨退台後,仕途路線按醫院方式分成4科,“婦科”代表都有誰

追随宋美齡的還有黃仁霖。

當年他是宋美齡創辦的“勵志社”的總幹事,确為宋美齡手下的一員大将。宋美齡對外的聯系,長時間由黃仁霖負責。據說,當年張學良要見蔣介石,需要先通過張群安排,而張學良要見宋美齡,則必須請黃仁霖先行聯絡。由此可見黃仁霖在宋美齡面前的分量之重。

在大部分時間,蔣介石稱黃仁霖為總幹事,因為他是“勵志社”的總幹事。宋美齡則常以英文叫他“上校”。後他已升到“中将”,宋美齡對她的稱呼依舊如此。黃仁霖非常喜歡這一稱呼,他認為這樣才能表示出與“第一夫人”之間的密切關系。黃仁霖對蔣介石夫婦絕對忠誠,隻要是蔣氏夫婦的指令,即使冒生命危險,他也會堅決執行。是以,在黃仁霖結束他長達25年“勵志社”職務時,蔣介石親書“忠誠精勤”四字橫幅,以資鼓勵。

1981年,黃仁霖受到了宋美齡的接見,并得到了最高的嘉許:“如此忠誠于領袖,老而彌堅者,生平所見,以君為第一人。”

國民黨退台後,仕途路線按醫院方式分成4科,“婦科”代表都有誰

對黃仁霖本人來說,最值得驕傲的就是他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的表現。當時他陪同蔣介石夫婦到了開羅,在開羅會議的協定即将簽字時,黃仁霖發現了檔案中對于澎湖列島的戰後歸屬問題竟隻字未提,顯然是一重大疏漏,馬上建議予以補正。這是黃仁霖為中國領土的完整做的一件好事,也是他最引以為豪的事情。

受到宋美齡看重的,還有國民黨婦工會、婦聯會等某些人物,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随着台灣的發展,外科和婦科效力終究敵不過内科和兒科,宋美齡為了表示支援蔣介石傳子“大計”,漸漸地退出了權力核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