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國民黨“第一王牌軍”——整編第74師在山東孟良崮被包圍後全殲,三多萬精銳灰飛煙滅。事後,南京一片驚呼。蔣介石痛惜地說:“孟良崮的失敗,是我軍‘剿匪’以來最痛心最可惜的一件事。”
第74軍老軍長王耀武也跺着腳,哭着說:“對74師之失,有如喪父之痛。”

随後,蔣介石在南京為張靈甫舉行追悼大會,隆重哀悼。可是,南京高層衆人更關心的,不是已死的張靈甫,而是他為何戰敗的“深層原因”。
張靈甫之是以全軍毀滅,自然是因為被解放軍包圍在孟良崮山上,無法突圍而亡——“被圍而亡”,就是張靈甫滅亡最直接的原因。
孟良崮戰役結束後,中共新華社又發表《蔣介石政府已處在人民的包圍中》的評論——又是“包圍”!南京有人于是馬上聯想到兩千年前楚霸王垓下被圍的故事。結果,張靈甫被圍而死,令南京不少人大有當年項羽垓下被圍而亡之感。
于是,一個古代的曆史問題成為了南京高層人士之間的熱門話題:垓下在哪裡?
有人說:“項羽的垓下屬于古彭州,不就在現今的徐州附近嗎?”
另有人說:“垓下不是徐州,是安徽省靈璧縣東南。”
可是,更有人驚慌地說:“不管它是不是徐州,看來,中共打徐州,已經不是太遠的事了!”
這個說法,又引起衆多争論。
然而,多數人都沒料到,隻過了一年半,這個事情就變真了。1948年10月,淮海戰役打響,華野大軍很快開始對徐州又形成包圍之勢。徐州難保,國民黨杜聿明集團立即撤離,近30萬大軍在陳官莊一帶又陷入解放軍重重包圍之中而拔身不出,杜聿明也當了垓下的楚霸王和孟良崮的張靈甫!
南京岌岌可危,高層又是一派驚呼:“垓下就在徐州附近!曆史一再在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