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大将因太過仁厚受批評,他的兒子卻成了技術骨幹,授少将銜

開國大将中在戰場上能力最強的是誰?這個問題幾乎不用遲疑就能回答:粟裕,隻能是他,一個敢于戰場冒險卻又算無遺策的人。但是如果說誰的革命資曆最老,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其實,這個問題同樣是沒有争議的:張雲逸,也隻能是他,這位參加了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的老前輩。而且張雲逸的兒子,也是人民解放軍的少将,是難得的技術型人才。一家将門虎子,在開國将領中也并不多見。

開國大将因太過仁厚受批評,他的兒子卻成了技術骨幹,授少将銜

将軍其人

張雲逸資格老,是因為他的出生得早。他出生于1892年, 比朱老總年齡還要大4歲。他是廣東文昌,1909年加入了中國同盟會。1910到1911年,他分别參加了廣州新軍起義、黃花崗起義和辛亥革命。從此時到1926年北伐戰争為止,張雲逸都是一名國民黨的軍人,當過軍閥陳炯明的營長,還在廣東揭陽當過縣長。

經過北伐戰争的洗禮,張雲逸漸漸地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于是在1926年加入了中國共産黨,随即便前往桂軍中進行士兵運動工作,并和鄧小平一起領到了百色起義。1931年,鄧小平、張雲逸率部向中央蘇區轉移,并且參加了曆次反圍剿、長征以及西征等戰鬥,出任過粵贛軍區司令員、紅軍總司令部和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由于他善于急行軍,是以被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頒授"轉戰千裡"錦旗。

開國大将因太過仁厚受批評,他的兒子卻成了技術骨幹,授少将銜

抗日戰争爆發後,張雲逸曾經一度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建立民族統一戰線上,和西安事變的發起者楊虎城将軍關系很好。新四軍建立前後,中央決定讓葉挺出任軍長。張雲逸遠赴澳門,将葉挺順利地接回國内,保證了新四軍的順利組建。此後,張雲逸在抗日和反摩擦的戰鬥中有着突出的表現,并開辟了蘇浙皖邊抗日根據地。

開國大将因太過仁厚受批評,他的兒子卻成了技術骨幹,授少将銜

解放戰争時期,張雲逸留在山東地區牽制國民黨軍隊,在1946年11月發起了平安戰役,殲敵一萬五。山東解放之後,他出任華東後方工作委員會書記,組織調配物資支援前線。在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和渡江戰役之中,山東的上百萬百姓受到了張雲逸的感召,推着小車為前線送物資,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畫面。陳毅老總那句:“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衆用小車推出來的。”既是對百姓的感謝,也是對張雲逸等在後方工作的将官的肯定。

失之于寬

長期從事統戰工作和後方工作,讓張雲逸和那些多在前線拼殺的将領有些不一樣。他為人寬厚,尤其是對老百姓和俘虜,即使對方有錯,他也總是不忍心責罰。這種寬仁長者的脾氣,後來讓張雲逸挨了批評。

那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張雲逸前往廣西任職。他的職務,是廣西省委書記、廣西省政府主席、廣西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身兼四職,還都是主要職位,可見中央對張雲逸的信任。他本身就是桂軍出身,熟悉廣西的風土人情。用他來治理這片土地,應該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開國大将因太過仁厚受批評,他的兒子卻成了技術骨幹,授少将銜

廣西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以民風彪悍著稱。宋朝時,這裡的少數民族起義就曾經讓當時的朝廷傷透腦筋。明朝時,悍匪與著名的狼土兵,簡直就是廣西人一黑一白的兩個面,在史書上留下了不少的記載。到了近代,桂西軍閥的強悍也是天下聞名,美國的史迪威将軍就曾經說過:“廣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彪悍的民風,很容易造成一個副産品:土匪!廣西的匪患也是古已有之。除了明朝的王陽明的斷藤峽剿匪後,廣西曾有過短暫的安甯之外,大部分時間群眾都是飽受土匪之苦。這幫人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一旦碰上正規軍剿匪就立刻躲入深山,讓人無可奈何。

開國大将因太過仁厚受批評,他的兒子卻成了技術骨幹,授少将銜

建國之後,廣西的匪患變得更加嚴重。廣西是桂系軍閥的老巢,他們在這裡經營了數十年,根基深厚。在國民黨主力軍隊崩潰後,“小諸葛”白崇禧不甘心失敗,一直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卷土重來。為此,他收編和武裝了大量的土匪武裝,委任了大批的“司令”,在地方上打家劫舍。數量最多時,這種土匪武裝達到了280多股,總人數達到千人以上的就有75股。他們連同為數不少的正規軍一起,布置在大瑤山、六萬大山和十萬大山中,希望用解放軍擅長的遊擊戰來拖垮解放軍。

張雲逸來到廣西後,将剿匪作為了首要任務。他和軍區副司令李天佑齊心合力,指揮38軍、39軍、45軍和49軍,對廣西境内的土匪進行了全面清剿。經過數月的打擊,消滅了土匪4萬多人,還有一些殘匪逃進了大山之中。

此時,張雲逸犯了一個後來讓其追悔莫及的失誤:他對逃走的土匪,并沒有繼續加大力度去打擊,而是利用各種管道進行招降。而隻要是過來自首投降的土匪,一律寬大處理。比如一個叫鐘祖培的匪首,曾經殺害了200多名幹部群衆。他被捕後,僅是教育一番,就被釋放了。還有其他的一些匪首,被抓住後也僅僅是進行了口頭教育。張雲逸的這種政策,其實是想從心理上徹底征服對手,給他們一個改惡從善的機會。

開國大将因太過仁厚受批評,他的兒子卻成了技術骨幹,授少将銜

其實,張雲逸的做法不能算錯。明朝的剿匪名臣王陽明說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新政府新國家,應該着眼于改造一個人,而不是簡單地肉體消滅了事。反正土匪發展的基本盤已經被破壞,假以時日,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是不可能。也确實,一部分人就此放下武器,不再作惡。但是也有不少人陽奉陰違,被釋放後繼續作惡。

但是,一個突如其來的事件打破了張雲逸的構想。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38、39兩個主力軍被調往東北,随時入朝。同時,大量的物資裝備也往東北方向傾斜。廣西剿匪的兵力,立即就顯得捉襟見肘了。而土匪們抓住機會,鑽出大山,開始大肆活動,殘害百姓。全省約有102個縣,其中的97個都受到了土匪的騷擾,500多名幹部被殺,另有2800多萬斤公糧被搶走。廣西的匪患,一下子達到了頂點!

中央對這種情況極為不滿,立刻調沙場宿将陳明仁率領第21兵團,開進廣西,和廣西軍區共同剿匪。同時,也對張雲逸的剿匪工作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認為其過于寬大,沒有了原則。張雲逸于是改變了工作方法,和陳明仁攜手合作,對土匪們進行了嚴厲的打擊。那些死不悔改的匪首,也終于得到了嚴懲。到1952年年底,剿匪工作收效巨大,共有43萬土匪或者被消滅,或者投降,廣西境内的匪患至此平定。此時的張雲逸年事已高,體弱多病,便辭去了在廣西的公職,去廣州休養了。此後張雲逸不再負責具體的工作,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1955年,雖然張雲逸的履曆并不完美,但是仍然被授予大将軍銜。

開國大将因太過仁厚受批評,他的兒子卻成了技術骨幹,授少将銜

子承父業

老一輩革命家隐去,他們的接班人必然會頂上去。這種家族式的傳承,一度成了我軍的優良傳統。張雲逸的兒子張光東将軍,便屬于此類人。他在1946年出生在山東,從小就對軍事和戰争有着濃厚的興趣。可能是因為父親的關系,張光東接觸了一些當時别人并不熟悉的外軍資料,開始立志成為一名技術型人才。

1965年,張光東考入了自己夢想的聖地——哈軍工飛彈工程系。在這裡,他不斷地鑽研新的技術,逐漸成了一名專家。4年之後,張光東畢業,被配置設定到了四川山區的計算機研究所,開始了對計算機研究工作。這在當時,可絕對是個前沿領域。在這裡,張光東也幹了四年,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1973年,張光東調回北京工作,得以在病床前陪父親走完了最後的日子。

開國大将因太過仁厚受批評,他的兒子卻成了技術骨幹,授少将銜

二十世紀80年代初,解放軍中掀起了一股革新的浪潮,無數技術型人才走進了軍校。張光東也是在此時進入軍校學習。在這裡,張光東在這裡嚴格要求自己,連那些正經從部隊出來的人都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學成畢業後,張光東配置設定到部隊的相關部門任職,一幹就是幾十年。因為突出的貢獻,他也被授予了少将軍銜。張雲逸、張光東這一對父子将軍,為解放軍中留下了一段佳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