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大将因太过仁厚受批评,他的儿子却成了技术骨干,授少将衔

开国大将中在战场上能力最强的是谁?这个问题几乎不用迟疑就能回答:粟裕,只能是他,一个敢于战场冒险却又算无遗策的人。但是如果说谁的革命资历最老,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其实,这个问题同样是没有争议的:张云逸,也只能是他,这位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的老前辈。而且张云逸的儿子,也是人民解放军的少将,是难得的技术型人才。一家将门虎子,在开国将领中也并不多见。

开国大将因太过仁厚受批评,他的儿子却成了技术骨干,授少将衔

将军其人

张云逸资格老,是因为他的出生得早。他出生于1892年, 比朱老总年龄还要大4岁。他是广东文昌,1909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10到1911年,他分别参加了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从此时到1926年北伐战争为止,张云逸都是一名国民党的军人,当过军阀陈炯明的营长,还在广东揭阳当过县长。

经过北伐战争的洗礼,张云逸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于是在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即便前往桂军中进行士兵运动工作,并和邓小平一起领到了百色起义。1931年,邓小平、张云逸率部向中央苏区转移,并且参加了历次反围剿、长征以及西征等战斗,出任过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由于他善于急行军,所以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授"转战千里"锦旗。

开国大将因太过仁厚受批评,他的儿子却成了技术骨干,授少将衔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云逸曾经一度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上,和西安事变的发起者杨虎城将军关系很好。新四军建立前后,中央决定让叶挺出任军长。张云逸远赴澳门,将叶挺顺利地接回国内,保证了新四军的顺利组建。此后,张云逸在抗日和反摩擦的战斗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并开辟了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

开国大将因太过仁厚受批评,他的儿子却成了技术骨干,授少将衔

解放战争时期,张云逸留在山东地区牵制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11月发起了平安战役,歼敌一万五。山东解放之后,他出任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组织调配物资支援前线。在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之中,山东的上百万百姓受到了张云逸的感召,推着小车为前线送物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画面。陈毅老总那句:“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既是对百姓的感谢,也是对张云逸等在后方工作的将官的肯定。

失之于宽

长期从事统战工作和后方工作,让张云逸和那些多在前线拼杀的将领有些不一样。他为人宽厚,尤其是对老百姓和俘虏,即使对方有错,他也总是不忍心责罚。这种宽仁长者的脾气,后来让张云逸挨了批评。

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张云逸前往广西任职。他的职务,是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身兼四职,还都是主要职位,可见中央对张云逸的信任。他本身就是桂军出身,熟悉广西的风土人情。用他来治理这片土地,应该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国大将因太过仁厚受批评,他的儿子却成了技术骨干,授少将衔

广西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以民风彪悍著称。宋朝时,这里的少数民族起义就曾经让当时的朝廷伤透脑筋。明朝时,悍匪与著名的狼土兵,简直就是广西人一黑一白的两个面,在史书上留下了不少的记载。到了近代,桂西军阀的强悍也是天下闻名,美国的史迪威将军就曾经说过:“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彪悍的民风,很容易造成一个副产品:土匪!广西的匪患也是古已有之。除了明朝的王阳明的断藤峡剿匪后,广西曾有过短暂的安宁之外,大部分时间民众都是饱受土匪之苦。这帮人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一旦碰上正规军剿匪就立刻躲入深山,让人无可奈何。

开国大将因太过仁厚受批评,他的儿子却成了技术骨干,授少将衔

建国之后,广西的匪患变得更加严重。广西是桂系军阀的老巢,他们在这里经营了数十年,根基深厚。在国民党主力军队崩溃后,“小诸葛”白崇禧不甘心失败,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卷土重来。为此,他收编和武装了大量的土匪武装,委任了大批的“司令”,在地方上打家劫舍。数量最多时,这种土匪武装达到了280多股,总人数达到千人以上的就有75股。他们连同为数不少的正规军一起,布置在大瑶山、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中,希望用解放军擅长的游击战来拖垮解放军。

张云逸来到广西后,将剿匪作为了首要任务。他和军区副司令李天佑齐心合力,指挥38军、39军、45军和49军,对广西境内的土匪进行了全面清剿。经过数月的打击,消灭了土匪4万多人,还有一些残匪逃进了大山之中。

此时,张云逸犯了一个后来让其追悔莫及的失误:他对逃走的土匪,并没有继续加大力度去打击,而是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招降。而只要是过来自首投降的土匪,一律宽大处理。比如一个叫钟祖培的匪首,曾经杀害了200多名干部群众。他被捕后,仅是教育一番,就被释放了。还有其他的一些匪首,被抓住后也仅仅是进行了口头教育。张云逸的这种政策,其实是想从心理上彻底征服对手,给他们一个改恶从善的机会。

开国大将因太过仁厚受批评,他的儿子却成了技术骨干,授少将衔

其实,张云逸的做法不能算错。明朝的剿匪名臣王阳明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新政府新国家,应该着眼于改造一个人,而不是简单地肉体消灭了事。反正土匪发展的基本盘已经被破坏,假以时日,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不可能。也确实,一部分人就此放下武器,不再作恶。但是也有不少人阳奉阴违,被释放后继续作恶。

但是,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了张云逸的构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38、39两个主力军被调往东北,随时入朝。同时,大量的物资装备也往东北方向倾斜。广西剿匪的兵力,立即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而土匪们抓住机会,钻出大山,开始大肆活动,残害百姓。全省约有102个县,其中的97个都受到了土匪的骚扰,500多名干部被杀,另有2800多万斤公粮被抢走。广西的匪患,一下子达到了顶点!

中央对这种情况极为不满,立刻调沙场宿将陈明仁率领第21兵团,开进广西,和广西军区共同剿匪。同时,也对张云逸的剿匪工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其过于宽大,没有了原则。张云逸于是改变了工作方法,和陈明仁携手合作,对土匪们进行了严厉的打击。那些死不悔改的匪首,也终于得到了严惩。到1952年年底,剿匪工作收效巨大,共有43万土匪或者被消灭,或者投降,广西境内的匪患至此平定。此时的张云逸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便辞去了在广西的公职,去广州休养了。此后张云逸不再负责具体的工作,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1955年,虽然张云逸的履历并不完美,但是仍然被授予大将军衔。

开国大将因太过仁厚受批评,他的儿子却成了技术骨干,授少将衔

子承父业

老一辈革命家隐去,他们的接班人必然会顶上去。这种家族式的传承,一度成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张云逸的儿子张光东将军,便属于此类人。他在1946年出生在山东,从小就对军事和战争有着浓厚的兴趣。可能是因为父亲的关系,张光东接触了一些当时别人并不熟悉的外军资料,开始立志成为一名技术型人才。

1965年,张光东考入了自己梦想的圣地——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在这里,他不断地钻研新的技术,逐渐成了一名专家。4年之后,张光东毕业,被分配到了四川山区的计算机研究所,开始了对计算机研究工作。这在当时,可绝对是个前沿领域。在这里,张光东也干了四年,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73年,张光东调回北京工作,得以在病床前陪父亲走完了最后的日子。

开国大将因太过仁厚受批评,他的儿子却成了技术骨干,授少将衔

二十世纪80年代初,解放军中掀起了一股革新的浪潮,无数技术型人才走进了军校。张光东也是在此时进入军校学习。在这里,张光东在这里严格要求自己,连那些正经从部队出来的人都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学成毕业后,张光东分配到部队的相关部门任职,一干就是几十年。因为突出的贡献,他也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张云逸、张光东这一对父子将军,为解放军中留下了一段佳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