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普韋布洛文明的大地印記

作者:百年潮流
古普韋布洛文明的大地印記

地穴一般呈圓形,直徑3—5米。地穴的中間有一個火坑,用于生火取暖和照明。火坑的南邊有一通風口,火坑和通風口之間被一塊豎立着的導流闆所隔擋,以使外部的空氣以适中的速度均勻地進入地穴空間。火坑的北邊往往還有一個小圓坑,被稱為“源點”(sipapu),象征着普韋布洛人誕生的地方。

古普韋布洛文明的大地印記

查科的大地穴。上方中央是火坑,靠近牆壁的邊緣有階梯狀的石凳,地面和四周的牆壁上還有木樁的遺存,其上本來應該還有着木制的穹頂覆寫。大地穴中還有着下陷的矩形空穴,其功能并不清楚。有學者認為其上可能曾覆寫有木塊,在儀式中用作敲擊發出聲響的腳鼓。

建築是文明留存于大地上的豐碑。安第斯山麓上的馬丘比丘、中美洲叢林中的瑪雅金字塔、墨西哥高原上的太陽金字塔,都曆經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風霜儲存至今,讓我們仍能一睹這些業已消亡的文明鼎盛時的輝煌。是以,提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的美洲古文明,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南美洲的印加文明、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和以阿茲特克文明為代表的墨西哥谷諸文明。相較于這些遺留下大量壯觀建築的古文明,墨西哥以北的美國和加拿大的美洲古文明,則鮮少被人提及。我們對他們的印象,或是頭戴羽毛、在廣袤的美洲大草原上搭帳篷、過着遊牧生活的印第安人,或是用冰塊砌房子的愛斯基摩人。用布料、木材和獸皮搭起來的帳篷,早已腐朽風化,不留一絲痕迹。

這些北美洲古文明,就真的沒有在大地上留下任何他們生活過的印記麼?其實在他們當中,仍有一些已經擁有了娴熟的建築技術。他們用石頭和泥磚建造出的宏偉建築,曆經百年風雨仍屹立不倒,一直儲存到了現在。相較而言,很多未能留下壯觀建築遺迹的美洲古文明,則随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歐洲人的大肆入侵,永遠地湮滅在了曆史長河中。

古普韋布洛文明的大地印記

查科美麗城的大房和大地穴,是古普韋布洛文明遺留下來的最壯觀建築群。

美國規模最大的兩座考古遺址——梅薩維德遺址和查科遺址,便是在墨西哥以北的北美洲的古普韋布洛文明建造出的最宏偉的建築遺迹,從中可以一窺他們從繁盛到消亡的沉浮畫卷。

普韋布洛(Pueblo)在西班牙語中是“村莊”的意思。來到新大陸的西班牙探險家看到這些人留下的建築聚落遺迹時,用“普韋布洛”來指代他們和他們的文明。

古普韋布洛文明的核心區域位于美國的西南地區,在今天猶他、科羅拉多、新墨西哥、亞利桑那4州交界的“四角落”地區。其地理環境位于落基山最南端和低地沙漠之間的過渡地區。這一區域的植被以矮灌木和草地為主,生活在這種生境中的林鼠,有類似于松鼠一樣在巢穴中儲存東西的習性。于是林鼠巢穴便成為了“時間膠囊”,将古代當地的動植物材料封存了起來。通過分析林鼠巢穴堆積物,考古學家們得以還原當時的生态,并發現在過去的4000年間,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動植物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總體而言,這一地區的氣候條件雖算不上優渥,但也能支撐一定規模的農業生産。古普韋布洛人在這裡種植玉米、豆類等作物,維持生計,并不斷發展。但較為幹旱和不穩定的氣候條件、肥力容易耗盡的土壤、再生長緩慢的森林等,也限制了文明的發展,并為這一文明的消亡埋下了禍根。

這一區域周圍的山地中也有一些針葉樹林,為建築物的營造提供了木材。而遺留在遺址中的建築木材,則成為了确定建築物修建年代的關鍵證據。樹木每年都會長出新的年輪,年輪的寬窄則與當年的氣候,尤其是降水和溫度的變化相關,形成了一系列如同摩爾斯電碼一樣的寬窄序列。通過比對同區域一直生長至今的老樹年輪和遺址中建築木材的年輪,我們就能确定建築物的修建年代。

古普韋布洛文明的發展、成熟和鼎盛時期大約在公元750—1350年間,并被劃分為了3個階段:普韋布洛I期(750—900年)、II期(900—1150年)和III期(1150—1350年)。

古普韋布洛遺址中,以梅薩維德遺址和查科遺址的規模為最大。梅薩維德遺址是普韋布洛I期和III期的代表,是美國最大規模的考古遺址,也是美國第一個世界遺産。而距其東南方200公裡左右、位于新墨西哥州西北部查科峽谷内的查科遺址,則是普韋布洛II期的代表,同樣也入選了世界遺産。這兩大遺址在不同的時期分别作為普韋布洛文明的中心,互為消長。其人口在兩者間反複遷移,并帶動了文化和建築技術的轉移和擴散。兩者的消長曆史,也能代表整個古普韋布洛文明的發展史。

古普韋布洛文明的大地印記

查科峽谷的植被以矮灌木和草地為主。

在古普韋布洛文明開始前,這一區域便早已有人類定居。跨越白令海峽、從亞洲來到美洲大陸的古印第安人,大約于公元前9500年到達這裡。古印第安人過着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直到約公元前1000年玉米從中美洲引入後,開始轉型為農耕文明,并定居于在地面上開挖出的穴屋(pit-house)中。由于出土了大量由絲蘭纖維編織成的籃子,這一時期被稱為“編籃者文明”。

在梅薩維德遺址發現的穴屋一般呈圓形,中間有生火取暖的火坑。生活區域的後方還有一個小空間,用作存儲食物和其他物品。穴屋的建造者首先在地面上挖出一個相對較淺的大坑,然後在坑上用木材搭建起支架和屋頂,最後用挖出的土覆寫支架和屋頂,形成一個冬暖夏涼的封閉穴屋。每個穴屋可以容納4—8人,由一整個家庭居住。到公元657年左右,大約有1000—1500人生活在梅薩維德,并且分散在不同的社群中。

半地下的穴屋雖然簡單易建,讓普韋布洛人從遊牧轉向定居,但也昏暗潮濕。公元750年标志着普韋布洛I期的開始。古普韋布洛人開始從半地下的穴屋轉移到在地面上營造的房屋中居住,并聚集在一起形成部落。穴屋的功能開始轉向社交和宗教儀式,并逐漸發展出普韋布洛建築最重要的結構——地穴(kiva)。地穴由地面挖掘而出,古普韋布洛人認為世界是一個碗,天空則是扣在碗上的籃子。地穴的結構也反映出了這一世界觀。

普韋布洛I期的大部分居民聚集在村莊中,每個村莊約有15—50個家庭,平均人口為200人。聚落的形成有助于提高人口對外敵和天災的抵禦能力。到公元860年,約有8000人居住在梅薩維德,這裡也成為了古普韋布洛文明的中心。

然而,難以預測的幹旱制約了梅薩維德的進一步發展,許多梅薩維德村莊在居住了不到40年後即被廢棄。到了公元880年,梅薩維德的人口開始明顯下降。很多地穴和穴屋在離開前都有燒毀的痕迹,似乎是外敵入侵的信号。但學者普遍認為,火燒居所是普韋布洛人離開前的儀式,和戰亂無關。他們為了尋找更穩定的水源,開始向南遷移,到達氣候宜居的查科峽谷附近定居。公元900年标志着普韋布洛II期的開始,查科開始逐漸取代梅薩維德,發展為普韋布洛文明的中心。

梅薩維德出現的地穴,在查科進一步發展成了直徑可達近20米的大地穴,人們在大地穴裡舉行儀式,讨論公共議題,并進行其它社交或經濟活動。普韋布洛II期的查科共建造了20多座大地穴。

普韋布洛的建築技術在查科達到了成熟,出現了數百間房屋相連形成的大型建築群,稱為大房(great house)。查科遺址有10多座擁有數百間房間的大房,其中規模最大的大房美麗城(Pueblo Bonito),于公元828—1126年間不斷營造,整體呈半圓形,占地12000平方米,由近800個房間組成,擁有4個大地穴和10多個小地穴。房間的平均大小為20平方米,但并非所有的房間都有人居住。很多空間狹小、缺乏通風結構的房間,應該隻是作為貯藏用。

到底有多少人口居住在美麗城中呢?答案則根據對其功能的猜測而各異。有學者認為美麗城是類似于城鎮的人口聚集地,大約有數百人曾經居住在這裡。有學者則認為查科附近的環境條件并不足以供給大量的人口,在這裡沒有發現大量人口生活過的痕迹。美麗城和查科的其他大房,很有可能僅僅是普韋布洛文明的儀式中心,并非城鎮,這裡最多可能僅有數十人居住在這裡。

對林鼠巢穴堆積物的分析表明,查科地區曾經有大量的松樹生長,但大房的大興土木使得鄰近地區的松樹被砍伐殆盡。樹木的消失導緻了水土流失的加劇,再加上從1130年開始持續50年的幹旱,導緻農業開始崩潰,查科變得越來越不适宜人類居住。環境惡化導緻資源匮乏,為了争奪資源,戰亂也變得頻繁起來,在某些遺址甚至發現了食人的證據。在查科發現的最後一根木梁,經年輪測定為1170年。到了1200年左右,查科就被徹底廢棄了。普韋布洛人離開了查科,他們中的很多人開始重新回到變得更适合居住的梅薩維德。

古普韋布洛文明的大地印記

梅薩維德崖壁上的崖宮,是古普韋布洛人建造出的最大規模的崖居。

1150年開始的普韋布洛III期,标志着查科的衰落和梅薩維德的複興。從查科遷移至此的普韋布洛人,帶來了查科發展成熟的建築技術。查科經典的大房建築,也開始出現在梅薩維德。建于山巅呈半圓形的太陽神廟,有着查科美麗城的影子。

普韋布洛III期梅薩維德最著名的建築成就,則是崖居(cliff dwelling)的營造。崖居建造于懸崖上的空穴内,由砂岩塊砌成,用土砂漿粘接加強。崖居除了生活空間,也有着普韋布洛文化最重要的圓形地穴,作為部落的社交和儀式場所。地穴的封閉平頂上方還可以用作廣場,開展社交活動。普韋布洛人在梅薩維德的崖壁上修建了600多座建築。崖宮(Cliff Palace)是梅薩維德乃至整個北美規模最大的崖居,建于1190—1260年間。崖宮共有23個地穴、150個房間,共約150—250人居住于此。數量衆多的地穴顯示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家族混居在這裡。崖居廣場周圍也有一些貯藏室,可能用來存放整個部落共享的物資和儀式性物品。崖宮内還有着高7.9米的塔,可能作瞭望和防禦用。

位于梅薩維德西南部的長房(Long House),則是梅薩維德規模第二大的崖居,建于1200年左右。崖居的最内側還有滲泉,為居民提供賴以生存的水源。根據梅薩維德發現的人類遺骸估算,當時的普韋布洛人平均身高男性為1.63米,女性則為1.52米,平均壽命為32—34歲。崖居位置隐蔽,不易被外人發現,有着濃厚的防禦色彩。普韋布洛人從平地轉移至崖居内生活,似乎也顯示當時戰亂正變得頻繁起來。

13世紀初期,約有22000人居住在梅薩維德。不幸的是,查科的悲劇再次在梅薩維德上演,13世紀長達69年的幹旱和1270年後變得異常寒冷的氣候,重創了這一地區的農業,梅薩維德再次變得不适宜人類居住。1250年後,為了争奪因氣候惡化而變得稀缺的食物資源,普韋布洛人内部的戰争開始變得頻繁。梅薩維德遺址中還發掘出大量的生活用品,一些考古學家認為這裡的居民可能是在戰争中倉皇離開的。梅薩維德發現的最後一根木梁,經年輪測定為1281年。約1285年左右,梅薩維德最後的居民離開了這裡,結束了此處長達700年的人類居住史。

1350年标志着普韋布洛III期的結束,也标志着古普韋布洛文明的終結。普韋布洛人為了生存遷移到了别處,雖未滅絕,卻再也沒有建造出超越梅薩維德和查科遺址規模的宏偉建築。古普韋布洛人在本不優渥的自然環境中發展農業和建築技術,從本來的遊牧生活轉型為農耕社會,為我們遺留下一大批精美壯觀的建築遺迹。然而,反複無常的氣候讓他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放棄自己的家園,背井離鄉,找尋新的伊甸園。在和氣候的反複鬥争中,古普韋布洛文明最終還是敗下陣來。這雖然是一個人未能勝天的悲劇故事,但古普韋布洛的後代仍然在其他地方生活了下來,他們的文化一直延續至今。關于梅薩維德和查科的傳說,依然在普韋布洛人的後裔中口口相傳。

(責編:劉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