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宗南打仗有個特點,從不用這個地方的人,說他們搞陰謀更合适

胡宗南打仗有個特點,從不用這個地方的人,說他們搞陰謀更合适

胡宗南本是浙江籍,從民國政壇的大腕級人物陳其美、蔣介石、張靜江、陳果夫等人開始,都是既有浙人的聰明機警、精明強幹、敢為天下先的個性,又具有器局狹窄、不能容人、好以地域劃圈拉派的氣質。為什麼胡宗南獨能器局“恢宏”,獨樹一幟,不以浙籍将領為貴,敢于重用各省将領?

其中緣由,就在于胡宗南對浙江人有個說法:即浙江人宜于經商,不宜于統兵打仗。胡宗南認為:“浙江省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生活容易,而且舒适安逸,人們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因而缺乏毅力,無吃苦耐勞的精神。”因而不适宜于帶兵打仗。對此,胡宗南在選兵任将過程中,有時甚至是對浙江籍軍人出任帶兵主官有意識地進行抑制。

胡宗南打仗有個特點,從不用這個地方的人,說他們搞陰謀更合适

1942年,胡宗南交代第七分校教育處少将處長劉钊銘(浙江諸暨人),從分校遴選4名團長。劉多少出于私心,選了4名大隊長,竟全部都是浙江籍。胡宗南不高興了。他看了劉钊銘送來的4名預選團長的履曆表,皺皺眉頭,沒有吭聲,好一會才婉轉地對劉說:“你再考慮考慮,可以多選幾個,等幾天再給我好了。”

接着,胡宗南利用與劉散步的機會,對劉闡述他的“幹部政策”:“今天大敵目前,作為一個軍事幹部,固然首先需要的是豐富碩滿的軍事學識,有高瞻遠矚的政治戰略見解。但除此之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沖勁。是以不是光需要文質彬彬、雲淡風輕的文人學士,也需要像黑旋風李逵、花和尚魯智深那樣的一些闖将。”

胡宗南打仗有個特點,從不用這個地方的人,說他們搞陰謀更合适

胡宗南表示自己曾經專題研究過太平軍的用人秘訣。他發現太平軍之是以興也,将為儒生,兵為農民,儒生與農民有真誠、質樸、剛毅、木讷的共同點。馮雲山扶持洪秀全,掌握了這個建軍原則,是以太平軍自上至下團結一緻,将與兵之間沒有隔閡,因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短短時間統一西南半壁河山。

馮雲山去世後,尤其到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不能繼續掌握馮雲山所創立的建軍原則,故雖有如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等一些優秀将領,和林鳳祥、李開芳等骁勇闖将,也就無濟于事了,結果徹底失敗。相反,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恰好掌握了馮雲山的建軍原則,于是戰勝了太平軍。

劉钊銘聽了胡的高談闊論,忽然想起一件事,向胡報告說,蔣介石的侍衛長俞濟時有個電報來,說他将從侍從室外調第三戰區任建國軍總司令,所屬部隊士兵都是江浙皖南淪陷地區的子弟,聽說七分校曾在該淪陷地區招考了一批學生,希望這批學生畢業後,派一部分到俞軍服務。這樣,官兵是同一地區的人,生活習慣接近,可以相處得融洽,以利團結。

胡宗南打仗有個特點,從不用這個地方的人,說他們搞陰謀更合适

胡宗南聽到這裡,用極為輕蔑的口吻笑問:“俞濟時也可以去帶兵?”劉大惑不解地問:“俞濟時怎麼不可以去帶兵?”胡宗南笑了笑說:“俞濟時是甯波人,甯波人隻能做生意帶不了兵。”劉大概覺得自己也是浙江人,對胡的這番話不敢苟同,故反駁說:“胡先生這話我覺得有些不合邏輯。”胡兩眼盯住劉問:“什麼叫邏輯?”劉說:“胡先生說俞濟時是甯波人,隻能做生意帶不了兵。那麼,委員長不是甯波人嗎?”胡一時為之語塞,當即使出他的慣伎,不置可否地哈哈大笑起來。随後才說:“領袖人物,應作别論。”

胡宗南的這一番見解固然可圈可點,亦未見得是真知灼見。但是,由此可以看出,胡對如何選拔帶兵将領,有他自己的看法與做法,而且這方面與蔣介石的一貫看法與做法大相徑庭。應當說,胡宗南形成的這些觀點,決不是得之偶然,而是經過長期研究太平軍與湘軍、淮軍興亡曆史之後,深思熟慮的結果。正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胡對于自己的浙江籍出身,也力圖通過艱苦的軍旅生活,不斷地磨砺自己的意志與筋骨,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努力洗刷身上的江南文人習氣,進而取得帶兵打仗的資格。

胡宗南打仗有個特點,從不用這個地方的人,說他們搞陰謀更合适

由此,我們也就能夠了解,胡宗南在松潘與甘南等大西北腹地,為什麼要用一種近于苦行僧的生活作風,限制及磨練自己了。

不過,胡宗南也不是對浙江籍一概拒絕。比如,在胡宗南的部隊中就有這樣一個現象:各級司令部中的幕僚與參謀人員,就有很多浙籍人,涉及到特工和機要部門的負責人,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浙江人,比如特務頭子劉大鈞、長官部機要處處長王微等。

胡宗南在各級幕僚機構中組建了一個“浙江系”的侍從班子,貫穿着他的狡詐機心。在胡認為:浙江人統兵打仗固然不行,但玩政治,弄權謀,都屬上乘。更因為地域觀念強,容易在政治鬥争中抱成一團,便于培植其對自己的忠誠。據此,胡把他們放在各級幕僚及機要人員的位置上,固然算不上是高官,但絕對是要職。

胡宗南打仗有個特點,從不用這個地方的人,說他們搞陰謀更合适

十來年中,胡軍在西北地區能夠自成一體,形成一個龐大的封閉式的封建軍事集團,與胡的這種統治與駕馭手法不無關系。

資料《西北王胡宗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