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作為青海蒙古大貴族的羅蔔藏丹津聚兵十餘萬人,屢屢進犯重鎮西甯,還劫持了蒙古親王,對朝廷派去調和的欽差大臣更是痛下殺手,初登基的雍正雷霆大怒,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将軍,還有嶽鐘琪為征西副将軍,率軍西征。

據傳嶽鐘琪為民族英雄嶽飛的二十一世孫,在康熙朝時他就有軍功在身,此次他率領六千精銳不到一年就平定了青海,被雍正封了個甘肅巡撫,督辦甘肅、青海軍政。
雍正三年,嚣張跋扈的年羹堯翻了車,川陝總督的位子也由嶽鐘琪接替,就此嶽鐘琪搖身一變,被封為了三等公,為了推行主子的新政,他在陝西和甘肅兩省實行了攤丁入畝的政策,又對四川烏蒙地區的土司實行土地歸流。
漢人出身的嶽鐘琪雖然對朝廷忠心耿耿,但因為掌管川陝甘三省的軍政大權,自然要提防一些來自朝廷内部的非議。
其實新皇帝心裡很清楚嶽鐘琪的謹慎,隻有一有風吹草動,他肯定會上奏,謹表忠心。
雍正五年,有人在成都宣揚嶽鐘琪要起兵造反,嶽鐘琪大怒,一番調查下,發現是湖廣人盧宗在散播流言蜚語,很快,雍正也下了朱批,以造謠惑衆,誣陷朝廷大臣等重罪,将盧宗斬首示衆。
不過這件事的風波并沒有平息,靖州秀才曾靜受到呂留良反清思想的影響,讓弟子張熙去給嶽鐘琪送信,信中他不僅痛斥雍正弑父篡位,還用上了嶽飛抗金的事迹,以此希望嶽鐘琪能掉轉槍頭,為漢人複仇。
嶽鐘琪表面同意,結果在得到相關口供後,直接下令逮捕了二人,還把他們押到了京城,這就有了文字獄之首的呂留良案,受波及者甚多。
為了洩憤,雍正下令将早已死去的呂留良剖棺戮屍,連呂家六十餘口人都被流放至關外,世代為奴,但對于曾靜和張熙這對師徒,雍正卻網開了一面,他編了一本《大義覺迷錄》,給曾靜一個閑職,賞了他一千兩白銀,同時嶽鐘琪告發有功,被雍正褒獎加封,仍委以重任。
到了雍正七年,準噶爾丹部落的首領準噶爾丹策零屢屢率部禍亂邊境,雍正令黑龍江将軍傅爾丹統領滿蒙騎兵組成北路大軍出師,又讓嶽鐘琪擔任甯遠大将軍,統領三省兵馬組成西路大軍征讨,為了讓嶽鐘琪盡心盡力做事,雍正加封了他一個少保頭銜。
噶爾丹策零得知朝廷派大軍圍剿他後,做了兩手準備,他一方面調兵遣将,一方面又派使者去京城議和,為表誠意,他願意交出欽犯羅蔔藏丹津。
就這樣,雍正召回了兩路主帥進京,暫停進攻,可噶爾丹策零卻不老實,派出了數萬人馬突襲嶽鐘琪所設的科舍圖嶺牧場,不僅搶走了大量的辎重和馬匹,還把糧草焚燒的一幹二淨,總兵樊廷率領兩千清軍奮起追擊,與敵寇激戰七個晝夜,終于将叛軍擊潰,奪回了部分辎重。
反觀護理大将軍印的紀成斌這邊,問題就有些嚴重了,他不僅閉城不出,還當了逃兵,更是在清軍敗敵後隐瞞了損失,将戰果誇大化,還恬不知恥的向朝廷邀功。
嶽鐘琪回歸軍營以後,開始重新部署了兵力,以求與敵人決一死戰,噶爾丹策零知道嶽鐘琪骁勇善戰,是以他故意留下了一小部分兵力在吐魯番一帶進行騷擾,把主力精銳近六萬人馬布置在清軍北路大軍的必經之路上,大敗傅爾丹,使傅爾丹部近乎全軍覆沒。
嶽鐘琪得知此事,率部奮起反擊,令敵軍敗走,不過不久後卻發生了糧草被劫一事,當時西路軍駐紮的吐魯番酷熱難耐,加上糧草不濟,飲水困難,軍中出現了士氣低落,軍心不穩的情況。
奏報抵達京城後,雍正心中有些不快,他翻看嶽鐘琪關于新疆作戰的彙報,越看越惱火,随即追查了科舍圖嶺之役的責任,将紀成斌貶為了沙洲副将。
後來,嶽鐘琪用出了圍魏救趙之計,分三路人馬進攻,打的叛軍潰不成軍,而西路軍也一度占據了新疆首府。
到了雍正十年,噶爾丹策零又派兵襲擊了哈密,因為嶽鐘琪用人不當的緣故,導緻叛軍劫持了大量物資安然撤退,雍正得知後大怒,開始對嶽鐘琪降職嚴責。
得知嶽鐘琪已經失寵,軍機大臣鄂爾泰開始乘機彈劾嶽鐘琪,就此,嶽鐘琪被降為了三等侯,削去了少保頭銜,但仍保留總督職位,至于紀成斌則被砍了頭。
嶽鐘琪傳回京城後,就被雍正下令拘禁,交給了兵部候議,在被關了整整兩年後,兵部還判決了斬決,但雍正念及當年嶽鐘琪平定西藏、青海的功勞,是以将斬立決改為了“斬監候”,說白了就是死緩,還罰了他七十萬兩白銀。
嶽鐘琪大難不死,在乾隆時期被釋放,後來因再立軍功,又恢複了往日太子少保和三等公的爵位,不過在乾隆十九年,嶽鐘琪抱着重病出征鎮壓陳琨時,病死于四川資曆,享年68歲。